两宋风华
繁体版

第96章 兵起潞州

    忍字心头一把刀,赵匡胤只能看看再说,让子弹飞一会。

    对于潞州的刺头行为,是硬亦忧软亦忧,老赵在汴梁的皇位上忧心忡忡,过得并不开心。

    不过事情总要有个结果。

    很快,赵匡胤迎来了李筠的儿子李守节。

    看着李守节恭恭敬敬的跪拜在地上,赵匡胤心里面的气稍微顺畅一点,但是依旧阴阳怪气的来了一句。

    “太子,一路上跋山涉水、舟车劳累,只是、只是你跑这一趟干嘛呢?”

    李守节一听,赵匡胤这是恶心自己呢,叫自己为太子???你儿子才是太子,叫我太子是想要我命吗?

    李守节装作诚惶诚恐,不敢抬头,双手将北汉的书信举得高高的: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上这样称呼微臣,微臣只有以死谢罪了。臣死不足惜,但是若微臣一死了之,导致陛下被奸臣蒙蔽圣聪,微臣父亲忠义之心埋尘,这就是微臣不忠不孝了!微臣冒死前来,将北汉的书信呈于吾皇,就是要消除这中间的误会!”

    赵匡胤撇了撇嘴,接过近臣递过来的北汉给李筠的国书,仔细的看完。

    然后又看看跪在地上的李守节,缓和了口气。

    “爱卿忠心可嘉,平身吧!你父亲有如此忠诚,朕感到很欣慰。朕久闻你的才干,就在我身边任职吧,朕会再派使者去慰劳你父亲。”

    赵匡胤终是不放心,将李守节留在身边当皇城使,说的好听是京官,其实就是作为人质。

    这不足为奇,也在李筠父子的意料之中,李守节再次跪拜谢恩,就安心的留在汴梁城内,当然安心也谈不上,李守节另一个目的是留意都城的情势。

    几日调研后,李守节发现京城内外市井俨然,群众安居乐业,且各地节度使纷纷派使者来效忠宣誓,完全一副江山永固、太平盛世的模样。

    这形势,不是反的时候啊!李守节进一步坚定了不能反的决心,至少现在都不是起兵的时候,人心思定,老百姓盼望太平太久了。

    李守节派人连夜回潞州,把在京城的所见所闻和自己的想法告诉父亲,并将自己的手指咬出血,在信上面按了几下,血书一封,主要意思就是让父亲要重视自己的判断——当前不是造反的时候。

    可有的想法一旦产生,就根深蒂固,成功了叫坚定,失败了叫执拗。

    此时与北汉打的火热的、如打了鸡血的李筠一句话也听不进去,还是决定继续厉兵秣马,同时把朝廷派来慰问的使者也软禁了,好吃好喝好招待,就是不提返程的事情。

    你老赵不是把我的儿子留在开封吗,得了,你的使者也留在潞州吧!

    这叫来而不往非礼也!

    北宋的使者迟迟未归,但被李筠扣押的消息还是传到了京城。赵匡胤很生气,但决定姿态再高一点,就招来皇城使李守节:“你父亲不服我这个皇帝啊,看来是真的铁了心,你就再此抵罪吧?!”

    李守节慌忙跪倒在地:“臣经常劝谏父亲,让他安心的归顺朝廷,想来这中间应该有误会,还请陛下明察!”

    “朕早知道了!也罢,朕今天赦免你,你回去劝劝你父亲,给我带一句话——朕未为天子时,你父亲想怎么就怎么,朕今天顺应天命做了天子,你父亲就不能给我一点面子吗?朕虽是宽厚之人,但朕的宝剑也未尝不锋利!”

    李守节跪拜谢恩,惶惶而退,然后快马加鞭,连夜返回了潞州,未曾歇息,就去拜见父亲李筠,劝阻切勿用兵,归使谢罪。

    李筠看着没出息的儿子,大怒:“我意已决,不要再劝了,他的剑锋利,我的剑也未尝不锋利!你既然已经回了,我就更没有顾虑了,来人,把宋朝使者的头颅砍下,送给北汉皇帝,约定七日后同时出兵!”

    李守节知道势难再劝,就哭着退了出去。

    李守节退出了,李筠就开始行动了。

    一是派使者把大宋使者的人头送给了北汉,算是纳了投名状,并请求北汉一同出兵。

    二是派遣手下骁将詹珪,率领精锐骑兵突袭泽州。

    太原远,泽州近,先说泽州的事情。

    潞州与泽州互为表里,同是北宋西北边境的门户。

    虽然昭仪节度使名义上管辖着潞州、泽州等五个州,但各州县都有朝廷任命的官员,真要是李筠造反,别的州县未必会跟着李筠,至少泽州刺史张福就不会跟。

    对于李筠而言,泽州必须要拿下,只有同是占据了潞州、泽州,才有一战之力。

    而泽州刺史李福是必须要杀掉的对象,杀了李福,杀鸡儆猴,别的州县才会望风而降。

    兵贵神速,李筠派遣手下第一骁将詹珪带兵数百,奔袭泽州。

    詹珪这个人很勇猛,且擅长骑马,据说能一天骑马奔驰八百里路程。

    只用了半天的时间,詹珪就到了泽州城下。

    听闻老上级李筠派人来视察工作,泽州刺史李福完全没有防备,就带领几个侍卫骑马到城门迎接。

    看到詹珪等人,李福勒马上前,招呼詹珪等人入城。

    詹珪面对热情相迎的李福,冷笑一声,挥手就是一刀。

    事发突然,李福完全没有意识到,詹珪是来要自己命的,来不及招架,就被一刀劈落马下。

    李福的几个侍卫也随即投降,没有费片刻功夫,泽州就稳稳的落在詹珪的手中。

    出师大捷!消息传到潞州,李筠很开心,立马开始部署第二步,传檄天下,就是类似发布通告,揭露赵匡胤陈桥兵变的龌龊行径,揭露其不忠不义、欺负孤儿寡母的恶行。

    打人不打脸,这算是彻底撕破了脸面!

    好事成双,还有一个更让李筠开心的事情,去北汉的使者回来了。

    使者告诉李筠,北汉的皇帝刘钧高度认可和肯定李筠准备举起义旗的行为。

    刘钧对北宋赵匡胤的政权不予认可,并且封李筠为西平王,亲自带领人马,来支援潞州,目前大军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