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刚中状元,被曝科举舞弊?
繁体版

第68章 意识形态的教化

    “《侠客录》、《风月》、《惜花传》。”吴贞回答。

    其中有几部,在大明的小说家中,也算得上是风靡之作。

    “你就是那本《惜花传》的作者?”

    朱松一听,顿时大吃一惊,道:“你用的是吴小郎君这个名字?”

    见朱松这样,朱炫就知道,这个吴贞肯定是一位畅销小说作者,而且他说的那些小说,主题很多,种类也很多。

    必须要更了解受众。

    这个吴小郎君,当真是个好苗子,一定要好好拉拢一下,毕竟,能够拜入罗贯中门下,自然不会是个省油的灯。

    “很高兴能知晓我的笔名。”

    吴贞轻轻颔首。

    朱松呵呵一笑,“我可是你的铁杆铁杆。”

    “粉丝”一字,也是朱炫这段时间给他提出来的。

    罗贯中和他的徒弟,一脸懵逼,不过从朱松的表情上,他们也大致明白了这两个字的含义。

    “这位前辈,还望前辈和弟子,能不能一起来?”朱松认真地说道。

    “若是您和您的徒弟,肯来我们这里,我每月会付给您五百两银子,若是您发现了一部畅销的作品,我会按照销量,给予您一定的佣金,畅销的作品,自然会有更高的收益。”

    朱炫再也按捺不住,问道:“不知二人有何高见?论文的审核就不用您操心了,由吴老师代劳就好,不过还请您多指点指点,让那些有资格审核论文的人,也能得到您的指点。”

    所有人都是一脸疑惑的看向朱炫。

    为什么,这孩子一副老头子的模样?

    朱松说道:“这是我的侄子,如今也是我父皇最疼爱的孙子。”

    怎么会有这么多皇室成员,参加大明书屋?

    罗贯中对朱元璋很不满,不过他也很兴奋,因为他知道,自己可以与大明皇室结盟。

    二十年时间,让他放下了心中的芥蒂,虽然有些不满,但已经没有那么排斥了。

    他必须要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着想。

    他不希望自己的后人,无法参加文试,这或许是一次翻身的机会。

    吴贞是个直来直去的人,他更在意的是自己现在能得到的好处,他问道:“王爷所言,可是当真?”

    朱松沉声道:“千真万确,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我要留在这里!”

    说到这里,吴贞的目光又落向罗贯中。

    这对他们来说,是一次赚钱,也是一次扬名立万的好机会。

    这样的机会,他可不愿意错过。

    而且,这两个皇子开出的价码,实在是让吴贞无法抗拒。

    “既然如此,就别走了!”

    罗贯中本来是冲着《天龙八部》的原创者来的,但并没有见过原创者,而是出于换人的心理,决定留下来。

    朱松也不客气,大声说道:“来人啊,安排住处,两位就在这里好好歇歇,等过些日子,还可以到这里来,我给两位讲解一下这座书店的具体情形。”

    有仆人走了过来,恭敬地将罗贯中和他的徒弟带到一边,让他们好好休息。

    朱炫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内,他就请到了两位小说圈的大咖,帮忙审核稿件。

    “小允炫,我们总算是找到审核人了。”

    朱松说道,“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告知进度,就说我们想要招募新的签约作家?”

    朱炫点头:“那行,你去把合约写下来,等皇爷爷看完,我们就可以直接签字了,二十皇叔,你可要努力了。”

    “不辛苦!”

    在赚钱这件事上,朱松一点都不觉得累,反而觉得很开心。

    朱炫接着说道:“我们先走一趟,将这份报章做完,然后再一同前往镇抚司。”

    镇国府。

    “两位大人,你们找我有何贵干?”

    蒋瓛一脸茫然。

    朱炫开口道:“有个事情,还请蒋统领费心,下一步,我们将推出一份名为‘府报’的刊物,在这份刊物上,我们不仅要刊登新闻,还要刊登各种风土人情,以及百姓生活方面的事情,所以,我们希望能请到我们的御林军帮助。”

    蒋瓛听懂了他的意思,说道:“小皇孙,您的意思是,要我们锦衣卫为您提供情报?”

    “没错!”

    朱炫应了一声。

    朱松接着说道:“只要不是绝密资料,蒋统领意下如何?”

    “好!”蒋瓛一口答应下来。

    锦衣卫一口就同意了,他们在大明书屋里,也有一定的股权,所以很高兴能帮上忙。

    现在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剩下的就是印刷和发行了,张武的小店,也被命名为大明出版社。

    在印刷报纸的同时,也可以印刷图书。

    如果他们付的起价钱,他们可以把别人的书印出来。

    朱炫这一走,就是整整一日。

    等他回了皇宫,时间已近黄昏,草草用了些晚餐,便重新埋头奋笔疾书,等到快完成时,便扔给侯显让他抄录,思来想去,还是找个时间,让侯显去会会罗贯中吧。

    第二日。

    朱炫并未离开皇宫,而是回到了大殿之中。

    或许是因为吕耀文的事情,朱炫在大本堂的时候,就从朱允炆的眼中,看出了一丝恨意,似乎对他恨之入骨。

    朱炫无奈地摊了摊手,回到座位上坐下。

    没过多久,朱松也到了。

    朱松虽然不用天天守在门口,但他还是发布了一个通告,说大明书屋将在整个应天府招募作家。

    吴贞迅速地进入工作状态。

    那些想要创作的人,在收到通知之前,还需要做好新作品的准备,培养签约作者,还需要一段时间。

    最起码也要再过些日子才行。

    “小允炫,我刚要去皇宫,张武那边传来了一个信息,蒋瓛昨天已经通知了张武,让他加班加点,今天就开始印制,希望能尽快将这一期的新闻出版出来。”

    这时,朱松走了过来。

    张武出手也太快了吧?

    朱炫说道:“这次试水,一共有几套?”

    “三万份!”

    朱松解释道:“这是一份很普通的报纸,里面有我们原本的典籍,也有我们从御林军那里得到的情报,也有我们的政治情报,这些都是我让国子监的学生们帮我做的。”

    朱炫点了点头:“差不多了吧。”

    有了这个先例,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份报纸就会趋于平稳。

    朱炫要在未来,将自己的新理念,都用在了报纸上,而他,则是要领导大明,发展自己的科学。

    可是,长期受儒学的熏陶,对于科学的进步,却是不利的。

    而在西方,则是经过了一次启蒙。

    “要不,我把启蒙思想,也带到大明去?”

    “等这份报纸安定下来,我还需要时不时地写点东西,让自己的思维摆脱那些被儒学所束缚的束缚,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