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刚中状元,被曝科举舞弊?
繁体版

第115章 文试制度

    不过如何修改,也要有个限度,不至于造成什么严重的影响。

    朱元璋听了这话,心中一动,他突然意识到,若是自己能够扭转这个局面,或许会在后世的史书中留下特殊的印象,让自己的身份更上一层楼。

    就像当年的汉武帝,董仲舒,一统天下,他革新儒家,可以名垂青史,名垂青史。

    朱元璋再看向朱炫,此子说话虽有几分桀骜不驯,例如与儒家为敌,为天下所不齿,但却十分通情达理,眼界极高,所说之言,往往能切中要害,切中要害。

    “我以为,儒家之道,其精髓,当在‘六道’,‘六道’,‘礼’,‘射’,‘书’,‘算’!”

    “至于那些典籍,还有那些上古典籍,还有那些上古典籍,都可以留着。”

    “但我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朱炫博览群书,对儒家的了解并不多。

    他能说的,也就只有这么多了,而且,他还会将自己前世学到的一些东西,原原本本地转述给他。

    在他看来,儒家只需要保持六大功法,其余的都可以舍弃,但他也怕,一旦舍弃,儒家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朱炫可不希望自己的外公挨一顿臭骂。

    除了六大技能外,其余的都被他保留了下来。

    六种艺术,功不可没,但也有两种艺术,都与军事相关,儒家创立之初,就是以文治武为主,但后来却被唐朝、宋朝的一些酸文人,给歪曲了,所以才有了现在的样子。

    而且,经过篡改,这些东西都很适合当权者的需求,一直流传到了现在。

    历代君王都在使用。

    “六道皆存。”

    “剩下的,你自己看着办吧。”

    朱元璋想了想,感觉乖孙这是在给他下难题啊。

    他能感觉到,朱炫的本意是保留六种技艺,但又怕节外生枝,所以才会将剩下的都保留下来,至于剩下的,对大明来说,又有什么作用呢?这一点,还不好说。

    难以抉择。

    若是让他们留下六种技艺,恐怕会引起士子们的骚动。

    说不定还会引发一场反叛,那就麻烦大了。

    朱元璋叹了口气,说道:“好孙子,你这是在给我们下套呢!”

    朱炫说出了八种方法的坏处,让他心中一动,认为这些坏处,对大明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所以他需要改变。

    朱炫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不过,他的回答也不能全信,纵然朱元璋心狠手辣,也不可能将所有的士子都杀光,所以,他很难做出选择。

    若是不采取行动,那就还是老规矩。

    明知八字取人无用,也没有改变的意思,就是要让大明没落。

    朱元璋当然不希望大明没落,但如何改变,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我实力低微,无法为您提供多少帮助。”

    朱炫故作沉吟地说道:“我能猜出这么多,也是我最大的努力。”

    他终究只是一个小孩,没有人会对小孩苛求,让小孩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朱元璋哈哈大笑:“我的孙子,你能想这么多就不错了,我可从来没有想过,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帝王。”

    朱炫摇了摇头:“老祖宗也不错,身为一国之君,要考虑很多事情,不可能事无巨细都照顾到,难免会出现纰漏。”

    朱元璋对此深表赞同。

    陛下不是神,不可能无所不能,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对了,乖孙,你看这次的文试,该如何改革?”

    朱元璋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招贤纳士上。

    儒家思想,遭到了朱炫的强烈抗议。

    所谓八股取士,乃是儒家学说之一,却被朱炫毫不留情地斥责了一番。

    “我觉得,八字真言,还是不要用了。”

    “这六个科目,我们可以同时参加,虽然不需要每一个科目都掌握,但至少要会一门,还有一些科目,比如朝中的文臣,都要能读会写,能读会写。”

    “不过,对于年龄较大的人来说,箭术的要求可以稍微放宽一点。”

    “再加一道政事,考验的就是你对朝事的看法,以及你应该怎么去办,而不是像八股文一样,以此来看你有没有治理国家之才。”

    “我倒是有个主意,要不要增加一个杂科?”

    朱炫有些迟疑,要不要说出来。

    毕竟,这与朱元璋定下的户口系统,有很大的矛盾。

    “哪几门?”

    朱元璋问道:“怎么了?”

    朱炫说道:“所谓的杂学,就是医术,工匠,农艺等等,还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技能,都是由皇帝陛下制定的,所以皇帝陛下才会建立一套严密的户口登记系统,用来限制平民,让他们无法离开自己的岗位,而我所说的,正是皇帝陛下想要的。”

    朱元璋并不恼怒。

    朱炫虽然有些桀骜不驯,但也不是没有原因,“乖孙,你怎么会这样认为?”

    朱炫说道:“我认为,这门杂学,其实也是一门格物致知的学问,比如炼器师们,就是用炼器师们的炼器师们,用炼器师们的炼器师们,制作出了火药和火炮。”

    “异术,乃是大明文明的一种体现,与前代,乃至与唐、宋等文明比较,大明文明在许多领域,都有着长足的发展,唐、宋时代,莫说是枪械,就算是热武器,也不可能出现热武器。”

    “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有新的发展,甚至是新的农业。”

    “不过,光靠时间来提升,速度会很慢,还不如积极地去提升。”

    “鼓励发展,才能让大明更加昌盛,更加昌盛,更加强大。”

    朱炫将自己的计划,说了一遍,又补充了一句:“将这门课程,纳入到考试之中,等考试结束之后,表现好的话,就会被分配到六部之中,按照他们擅长的领域,进行积极的改革。”

    这一切,都是明代人无法想象的。

    说到这里,朱炫闭嘴了。

    等着老爷子的决定。

    若非朱璇的造船厂,若非读了《格物致知》之类的东西,朱元璋当真难以承受。

    不过有了厂子里的业绩做基础,朱元璋就更好理解了,他想了想,发现朱炫说的很有道理。

    “你孙子为我们做了这么多,告诉我们这么多,不就是为了改革吗?”

    朱元璋低头,望向朱炫,目光中带着一丝敬畏。

    终于,他知道这小子的意思了。

    朱炫点了点头,说道:“我很怀念我们的明朝,希望能过得更好,所以,我有了自己的想法,就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不过,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都要向你汇报,你觉得你会不会因此而惩罚我?”

    “当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