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
繁体版

25

    崇祯皇帝初政之时大量起复那些被魏王贬落的能臣干吏,并且事必躬亲,把自己忙到除了四个时辰睡觉外,都在皇极殿和一帮辅宰商讨解决天下层出不穷的事端,这些政务甚至把那些识穷天下的硕儒贤相也累得七荤八素的,更别说是一个才登基的新皇帝。甚至连周皇后都难得见他一面,象解除宫禁这样的小事则根本提不到台面上——一直等到来年之后,因商办亲政一年的典仪,才想到了下旨打开尘封的宫门,不再严禁内外的走动。

    那个时候的她已经不能算作少女了,在大明朝,一些女子在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成婚生子,另一些则在十六岁,或者也有十七八岁的——皇室的公主出阁的年龄则更早一些,这或者是因为永远有不少让皇帝忧烦的藩王需要用公主来摆平吧。像她这般年纪的女子,必定让父母愁白了头,但她的父皇在她幼年时便已逝去;接着遇上了一个嗜好玩乐的皇兄,完全的托付并信任着魏王,而魏王本身是章印太监,对这种事情根本生理性的想不到,于是就开始被担搁;而后继位的皇弟本身也不过是十六七岁的少年,又被烦难的国事所拖累,也完全的忽视,即便是想到了恐怕也无法顾及。

    这种种对她而言难说是好是坏,她天性渴望自由自在,不愿意受任何的綮绊,并且一度的天真无邪。但不管怎么说她总是一个公主,不可能永久的被人遗忘,也不可能永远的天真下去。

    她去东岳庙的时候,穿过了朝阳门,走过了朝日坛,同时也看见了锦衣卫所。经过的时候她匆匆走过,唯恐被熟识的侍卫认出,因此也不曾看见在门口晒着太阳打着嗑睡的小官吏们。但除了放生池中的乌龟还依然身手敏捷外,那已经不是她所熟悉的东岳庙:香火鼎盛,人声沸沸决不似当日的冷清;庙中也不再供奉着蟒袍玉带的魏王像,而是威严勇猛的东岳帝君,这古老了神像被刷上了闪亮的金粉,掩饰了内在的脆弱;走动的不是光脸皱皮状似内监的老头们,而是个个长髯飘逸、寿眉悬白、道骨仙风的道士,当然也不可能从中找到一个坐在庙门昏昏欲睡的年轻道士。

    她问了一些人,但无论是商贩还是老道们都一口咬定说东岳庙从来没有供奉过魏王,也从未有道士剃去过胡子,更不可能有她所说的那个人。众所周知,东岳庙是道家正一教在北方最大的丛林,长年伺奉东岳大帝,若不是年高有德的道人就决不会被接纳。无可奈何且无法选择,她只有相信而已,并匆匆的赶回了宫,从此不再走出宫门。

    从此后她表现得像一个真正的公主,不苟言笑,举止有度,处处体现了一个皇女的庸容华贵。这说明她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她和那些湮没在历史中的历朝公主并没有什么不同。或者说是皇族醇正高贵的血统在此刻起了作用,也或者是她迈过了一道坎,找到了真正的态度。她的眼中除了端庄贤淑外再也找不到其他的东西了,就好像她从未跨出过宫门,也好像是已经为公主的职责做好了准备。

    在这种状态下,她和威严耸立的皇宫融合成了一体,从此不再可分割;也和整个大明朝融合成了一体,纳入了历史的轨迹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