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十四年的我们
繁体版

第一百零二章 孤独一掷

    日军重机枪和迫击炮快成为摆设,不然我肯定会被送去和祖宗团聚。

    我们这个方向,日军明治三十八年式重机枪弹药告罄,用大正十年式掷弹筒把大正十年式手榴弹也打光了,刚才把十一式烟雾弹全打出来后,弹袋里只有现在不起作用的十式照明弹和十式信号弹。

    这个防守面的日军,让十几个轻伤员去死亡佯攻,接近烟雾后闹出动静,吸引中国军队火力,最后再决死一拼,为撤退争取时间,重伤员只能丢弃,暗伏下来打最后一波冷枪,多数的日军在军官带领下,去追随滨本大佐的步伐,寻活路。

    上当了,真的上当了,难怪太子爷气愤不已,可惜这里指挥不是太子爷,我们不敢冲出去追击,这时候没有统一命令,前面还有我们东北军兄弟的子弹在乱飞。

    窝火的我们窝在这个大弹坑惋惜,瞧着那些东北军兄弟把鬼子尸体杀的血肉横飞,好是英勇,好是得意。

    没人知道,这战场,本可以创造历史,缴获日军联队旗……

    ……

    大正十年式掷弹筒口径50毫米,重量很轻只有2.6公斤,射程为175米。它的设计目的主要是日本军方希望能够弥补中型迫击炮和单兵手榴弹之间的火力空档,同时能够大大增强步兵班的火力。没有瞄准器,纯粹靠士兵的手感,老辣的掷弹兵还是可以非常精准,神奇。

    大正十年式掷弹筒打的炮弹就是大正十年式手榴弹,拔掉大正十年式手榴弹安全销子之后不会引爆,因为它的引信击针和惯性体还有个软弹簧顶着,当发射时,击针会被忽然收冲击的惯性体带动,这会儿软弹簧就顶不住,然后击针点燃延迟发火引信。延时引信,长7-8秒,这是为了能让掷弹筒发射后有足够的滞空时间。当然,这对掷弹筒是利好的,常规步兵就不怎么喜欢这设定了,丢出去之后敌军都有足够的时间能丢回来。当然,他们也能握在手里等几秒再说,不过引信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引信会早炸,这时就很尴尬了。

    大正十年式掷弹筒的炮筒底部还有这么个刻度表,可以旋转调节,这时用来确定射程的。因为这货的另一面有个泄气阀,通过旋转刻度表可以调节泄气阀的开启大小,开口越大,射程越近。刻度上每个数字代表10米,最大射程就是220米,最小为60米,另外还有个小刻度盘,虽然射程也是60-220米,但很显然它的范围在开口较小的区域。

    日军大正十年式掷弹筒被我们叫做膝盖迫击炮,是因为那底板太适合顶大腿上,好合适,可是如果真有人把那带喜感的底座顶在大腿上发射的话,很容易腿骨骨裂,那条腿近期是别想用了,抱着大腿哭去吧。这样无脑去玩的都是傻叉,蠢货。

    大正十年式掷弹筒,底板顶在地面,用45度角发射,方向自己移方位,调节泄气阀确定距离,不是调节发射角度来确定远近的。

    ……

    李青山老五团和马占山近卫营所在阵地为日军主攻方向,拼死阻击。苑崇谷、徐宝珍、吴德霖、吴松林所部设置阵地也在对战,血战阻击,还有派遣过来围剿被围日军步兵大队的兵力,在日军飞机大炮重火力压制下伤亡惨重,顽强作战,现在日军重火力支援精准度不高,被围步兵大队弹药枯竭,中国军队可见胜利曙光。

    那个前沿副营长在呻吟,靠在简易工事让勤务兵包扎,身后沙袋噗噗扎心,旁边士兵突然向后软倒在他眼前,额头的弹孔象不瞑目的第三只眼,副营长眼角抽搐,嚎叫一声:“啊……马了个巴子,老子和你拼啦……”不顾脑袋伤势没包扎好,抓起沙袋上面的步枪跪那射击,绷带尾巴垂在胸前,叭一枪,空仓挂机。“马了个巴子啊……压弹……”把脚边驳壳枪抓起来一梭子打出去,丢下驳壳枪又接过步枪射击,拉枪栓射击。“啊……”的一声怪叫,坐在地上,手摸向脑袋,眼神再一次空洞,绷带被擦边打断数段,耳朵打烂半个,摸到一手鲜血,脸皮抽搐。

    勤务兵翻着白眼接着又去帮长官忙碌包扎,长官无数次英勇无畏,知根知底,知道真是难为长官了,不安的探头瞄一眼敌情,长官这算是又废了,遇上这个长官,操碎了心。“营长,营长……醒醒,醒醒啊,鬼子打烟雾弹了,看样子要摸过来……”下手重一点,把长官搞回来。

    “哎呦……轻点,轻点子……”副营长强打精神,沙袋后面露双眼睛去观察,皱着眉,道:“马了个巴子,鬼子这是欺负老子……”苦瓜脸,大声命令喊:“弟兄们,都给老子狠狠的打,顶住啊,顶住……”引来不少子弹,不安缩头坐下来,去给驳壳枪压一排子弹,抽掉桥夹,把枪口探出,一梭子打出去。

    勤务兵忙着给几把步枪压子弹,在牺牲的战友身上拿手榴弹,旋开后盖摆到自己和长官脚下。这一小段垒了沙袋,算是好位置,很多士兵散在周边,用弹坑掩护,用自己挖的单兵掩体,很多单兵掩体里士兵已经生死未知。勤务兵也感觉长官委屈,围攻的部队里都是进攻日军,就他们在的方向被日军不停的攻打,不是两旁友军支援的交叉火力,不要说去进攻,早被日军从这里突围,这个方位刚好是日军最佳突围方向。

    滨本大佐率部突围,日军飞机扫射辅助,也给突围指引方向,爆发最后的凶猛火力,士兵陆续集结到位,在轻重机枪掩护下,战术动作突进,掷弹筒把最后的大正十年式手榴弹打出去,打掉中方火力点,随即烟雾弹打了出去,士兵快速战术匍匐前进,前进到100米最佳冲锋位置,等待烟雾弹释放的烟雾弥散开来,等待这里阻击的中国军队出现火力空挡。

    日军士兵们把弹仓里余弹咔咔退掉,空仓挂机,压进一排5颗子弹进弹仓,抽掉桥夹,推枪机上膛,趴在地上等待命令,随着指挥官军刀向前一指,三五人一个战斗小组,互为掩护,挺着刺刀沉默的冲进烟雾里,沉默的向着烟雾后面的中国军队冲锋。

    滨本喜三郎知道接应部队就在不远,到最后孤独一掷的时候了,向中国军队撞了过去,带领残部向飞机指引的方向前进,不管怎么样,都要把联队旗送出去,当然,自己能出去那是最好的。

    日军冲破中国军队包围,在中国军队的轻重机枪火力网里决死前进,队伍被一层层剥离,尾部被追击的中国军队不断撕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