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 陪王伴驾(三)

    隆庆帝溺爱地摸着朱翊钧的头,说道:“昨日,朕将你的事迹当做故事,讲给了太子听,哪料到太子听完之后,对军中事务大有兴趣。

    他多次央求朕带他到军中巡游。朕身体不适,又想你比他也大不了几年,便想让你带他到军中巡视一番,一来历练历练其心志,二来也让他熟悉军中事务,这三来嘛......”

    说到这里,隆庆帝却有些犹豫,看向了皇后李氏,说道:“皇后,这一节,你与沈牧说说吧!”

    “臣妾遵旨......”皇后看向了沈牧,继续说到:“这三来,是沈将军年轻有为,是我大明的股肱之臣,皇上他对你十分看重,希望将来你能尽力辅佐太子,保我大明江山永固。”

    “嗯,太子总有一天是要登基的,朕担心朝中老臣倚老卖老,欺凌少主。虽然有冯保,皇后的庇护,但他们介于身份难以直接参与朝政。而你却是外臣,本身就在朝堂之中,朕要你联合内廷、后宫合力弹压非分之臣,庇佑幼主。”

    这一番话,好似临终托孤一般。沈牧虽早已知道隆庆帝是个短命的皇帝,但这些话依旧让他震惊不已。

    沈牧慌忙起身,跪在了地上,说道:“皇上,皇上正值春秋鼎盛,为何要如此安排,太子在皇上的庇佑下,必将成一代明主。”

    隆庆帝神色暗淡,说道:“朕已患肺痨之疾多年,如今已经病入膏肓,恐怕时日无多,故此才着手为太子挑选心腹重臣,以备不时之需。”

    在座的几人都是隆庆的至亲,虽然早已知晓,但此刻再次听隆庆帝提起,不免悲伤难以自控,泪水不自觉地在眼眶中打转。

    太子朱祤钧年幼,已经哭了出来,他‘噗通’跪在了地上,哽咽道:“父皇......父皇......”

    隆庆帝也难免伤感,但他一代帝王,早已看透了生死:“钧儿,不要悲伤,人固有一死。只要对得起列祖列宗,九泉之下,父皇也了无遗憾了。”

    隆庆帝俯身扶起了跪在地上的太子,并为其拭去面颊上的泪水,安抚了几句,朱祤钧的心情才慢慢平复了下来。

    此情此景,沈牧哪里敢多言,只是跪在地上一言不发。隆庆帝安抚好了太子,又对沈牧说:“沈牧,昨日兵部尚书谭纶已经奏报朕,让你去接管昌平州的五千兵马,司礼监也批了红。你打算何时前往?”

    “末将本打算今日前往,但接到了皇上的圣旨,便延期前往。”

    “这次前去调兵,你就带着太子一起去吧!带上昌平的五千兵马,你就直接回大同镇吧,准备应对俺答和议前的反扑。但是不要泄露了钧儿太子的身份,就把他当做你的兄弟便好。”

    沈牧哪里敢违背,只得领了圣谕,即日便要带着太子前去顺天府昌平州点兵调将。

    离开了乾清宫,沈牧思绪纷杂,他虽然早已知道隆庆帝是个短命的帝王,但眼睁睁地看着如此仁厚之主即将离世,却无能为力,心中着实悲凉。

    沈牧先去了陶然亭,唐幼卿是他的发妻,自是要前去告别一番。钟金儿与杜采薇也对沈牧情深意切,三女强烈要求要跟随前往调兵。

    “夫君,幼卿自幼跟随父兄习武,不敢说身怀绝技,但于危难之间,自信能保夫君周全。你就让我一同前往吧,做个贴身的护卫也好。”

    “沈公子,此处诺大个院子,只有我三姐妹独处,着实是无聊至极。金儿也愿与你前往昌平州调兵。”

    “沈公子,你为奴家赎身,奴家自愿以身相许。夫唱妇随,奴家本该随夫前往。”

    几日的相处,唐幼卿也早已知道二女对沈牧的心意,便趁机撮合道:“夫君,金儿妹妹深明大义,足智多谋,于你也是十分重要的助力。而采薇妹妹才艺无双,忠贞不二,她既然已经委身于夫君,必然金刚不能夺其志。夫君,你不可有负于二人。”

    沈牧看向二女,又看向唐幼卿,怜惜道:“幼卿,难道你就不怕我宠爱她人,冷落了你?”

    “夫君,你是英雄好汉,大丈夫三妻四妾,实属平常。幼卿自小深受‘女经’的训诫,不是善妒的泼妇,怎能因一己之私,败坏了夫家的名声。”

    听幼卿如此地善解人意,沈牧不由得上前紧紧抱住了唐幼卿。心中十分的感激、慰藉。钟金儿和杜采薇却微微低着头,心中却焦急如焚,不知沈牧到底是作何感想。

    沈牧松开了唐幼卿,看到二女的样子,钟金儿倾国倾城,杜采薇娇媚如花。二女如此绝艳之色,沈牧自然是十分动心,但他心知此时并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便叹了一口气说道:

    “幼卿,现在国事重大,不是谈这些的时候,”他又看向二女,继续说道:“二位姑娘,我沈牧何德何能,能得到二位的芳心。但现在实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待办完了国事,沈某人必定给二位姑娘一个答复。”

    唐幼卿有些无奈,她哪里知道沈牧暂时没有接纳二女,也有不愿冷落她的一层意思在其中。

    杜采薇虽心属沈牧,但身为女子,也不便多说。钟金儿却又低声说道:“那沈公子,你去昌平州调兵,还带我们一同前往吗?”

    三女一齐看向了沈牧,眼中渴望至极。沈牧心道:罢了罢了,就带三女一通前往吧!便说道:“既然如此,你们就随我一通前往吧,但军中无儿戏,须女扮男装才行。”

    三女齐声回道:“好......”

    沈牧无奈,只得交待三女暂时留在陶然亭,待一切准备完成后,再来相接。至于那太子朱祤钧也要一同前往的事,兹事体大,沈牧并没有相告。

    之后,沈牧便独自一人回到了城外驻军之所。调兵的事,本来手到擒来,但此行有朱祤钧参合其中,沈牧不得不加倍的小心。

    沈牧传下军令,着林清泉、沙如海前来相见,他令二人秣马厉兵,准备前往昌平的一切事宜。

    三日后,沈牧便带着兵符,率领着从威远带来的五百边军前往宣武门迎太子驾,而沙、林二位副参将到陶然亭迎接三女。双方到德胜门汇合,一同前往昌平州调动大军,随后便要直奔大同镇,准备应对即将来临的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