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 陪王伴驾(二)

    少年嬉笑玩闹,身后几位太监大呼小叫跟在他身后,万般的小心伺候。

    “太子爷,您慢点,别摔着......”

    “我的小主子,别跑了,哎呦,老奴这腿都快累断了......”

    沈牧心中暗道:这少年难道就是后来的万历皇帝朱翊钧不成。沈牧后世的记忆里,朱翊钧是个年少登基的天子,亲政后却惰于朝政,昏庸吝啬。

    沈牧见到朱翊钧,上前见礼,俯身拜道:“末将大同镇参将沈牧,拜见太子殿下。”

    朱翊钧见到有人见礼,便停下了嬉闹,走到沈牧的身前,说道:“哦,你就是父皇说的沈牧吗?”

    沈牧心中一动,隆庆帝竟然跟太子提起过自己。说道:“末将正是沈牧。”

    “我早听过父皇说你在军中屡立奇功,又说你是年少有为,还让我向你请教学习,沈将军,你愿意教我军中事务吗?将来父皇为我行了成年礼,我也要到军中,驱除鞑虏,为我大明立功。”

    沈牧听了这幼年太子的话,心中大为感慨,这朱翊钧年少志在报国,不像是个荒淫无度的昏君。也许是在成长过程中心性发生了改变,或者后世的十数记载不实。

    “太子殿下,您万金之躯,怎可轻身涉险。驱除鞑虏,自有末将之辈为君分忧解难,还请殿下以天下万民为重,保重龙体才好。”

    朱翊钧年纪虽有,却颇有天下共主的气势,他转过身去,背对着沈牧,语气颇为不满:“沈将军,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边关不平,何以抚慰天下万民。”

    沈牧万万没有想到,十几岁的少年,竟然能说出如此胸怀的话语来,这朱翊钧定是个圣明的君主。但这朱翊钧年纪尚幼,没什么城府,还需要正确的引导。

    沈牧道:“太子殿下,国之战事,不仅仅是排兵布阵,短兵相接,勇者胜而怯者败那么简单。兵法有云:人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事取胜的关键,不仅仅在于作战之勇猛,而更在于粮草之充沛,器械之精良。

    而举全国之力,资前方之战;用可用之才,率可战之兵,才是为政者的头等大事。当然,也只有圣明之君主,才能治天下而胜敌虏,则可成万世之功也。”

    朱翊钧若有所思:“沈将军,父皇说的没错,你确实是智勇双全。不像朝中的那些大臣,说的什么以华夏之礼仪,便可号令四海,简直是可笑。”

    正在说话间,后花园外传来冯保的高呼声:“皇上、皇后驾到......”沈牧和朱翊钧二人慌忙停下了交谈,齐齐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跪了下去。

    远处,隆庆皇帝走在中央,左边是一位雍容华贵,凤冠霞帔的女子,面容上略施脂粉,皮肤像少女般白皙,想来正是隆庆帝的正宫皇后李氏。右边跟着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三人在数十名锦衣护卫的拥护下,迈步走进了后花园,来到亭阁前。

    沈牧跪在地上,扣头行礼:“末将沈牧,参见皇上、皇后,吾皇万岁万万岁,娘娘千岁千千岁......”

    “儿臣,见过父皇,母后......”

    “沈牧,免礼平身吧......”隆庆帝还是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他在李皇后的搀扶下,迈步上了亭阁,端坐到了主位御椅上。

    皇后李氏和太子朱翊钧分别坐于隆庆帝左右,隆庆帝看了依旧站在亭阁外的沈牧一眼,又看了看身边的冯保,说道:“沈牧,冯保你二人也别站着了,入座吧!”

    皇上虽如是说,但沈牧也不敢坏了规矩,口中谢恩,他小心翼翼的站起身来,坐到了桌边。

    “大伴,过来,坐到我的身边吧。”

    “是,老奴这就来。”

    看来这朱翊钧对于大伴冯保,还是非常的依赖和信任。听到太子发话,冯保便从隆庆帝的身后转到了朱翊钧的身后,坐了下去。

    众人坐定,隆庆帝便命人端上了几样茶点,“沈牧,你尝尝,这是今年云南产的新茶,清凉止渴。朕于批阅奏折时,离不开此茶提神。”

    沈牧道了声是,便端起面前的青花瓷盖碗,一阵清香扑鼻,不由得暗赞好茶,果然是进贡的极品。

    皇后李氏见沈牧略显紧张,便说道:“沈将军,此间是皇上设的家宴,家宴之上无君臣之礼,不用太过拘谨。”

    皇后的声音温婉动听,她又指着桌上的一种白色透黄糕点,说道:“沈将军,这是本宫安排御膳房特意做的鸳鸯奶卷。以牛奶、米酒、白糖、山楂和芝麻混合熬制,又掺入西域吐蕃进贡的驼奶,你尝尝。

    说着,李皇后竟然起身,亲自为沈牧加了一块,递了过来。沈牧受宠若惊,连忙以瓷碗接了过来,连忙谢恩。

    沈牧接过鸳鸯奶卷,轻轻咬了一口,轻轻咬一口,淡淡的酒香混合着甜甜的奶味,口感既柔软细腻又清凉爽口。

    皇后看着沈牧,甚为欢喜,又指着另外一种精致的饼状点心,说道:“沈将军,你年纪轻轻,却常年在西北驻守,劳神费力。这藤萝饼,乃是以藤萝花混入河北的蜂蜜、华南的水稻粉,东北的鹿茸混合培制而成,是上好的滋养,沈将军正该尝尝。”

    说着,李皇后又亲自起身,为沈牧夹了一块藤萝饼。沈牧早已被这位皇后的热情所感动,他只得夹起了藤萝饼尝了一口,此饼表皮酥脆,吃起来酥脆绵软,有浓郁的藤萝花的清香味。

    隆庆帝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中,看沈牧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脸上笑容,温暖和煦,“沈牧,西北大局未定,还需尔等同心戮力呀!”

    沈牧听到皇上问话,赶紧站起了身,说道:“臣定当竭力而为,终结西北乱局,为君分忧!”

    “沈牧无需多礼,坐下来慢慢说吧。朕今日家宴叫你过来,还真有一事相托。”

    沈牧心中一惊,皇上有事相托与自己,传一道圣谕就行,哪里需要这么大的阵势,可见这件事异常的重大。他不由得想到了杜采薇,但仔细一想,绝无可能。如果皇上要召见杜采薇,怎么可能连同皇后,带着太子一起商议呢!应该是有其他的要事相托。

    沈牧慌忙说道:“末将不敢,皇上吩咐,哪敢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