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剧
繁体版

第一章

    第一回无主春飘荡

    歌声歇处已斜阳,剩有残花隔院香。

    无数楼台无数草,清淡霸业两茫茫。

    明崇祯仲春时节,南京城西,莫愁湖畔,一片垂柳依依。斜阳晚照,酒香弥漫整个朱雀大街,愈发引得踏青的游人醉赏不已,流连不去。

    “公子!”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突兀地传出一声清稚的喊声。秣(mo)艾鼓鼓包子脸,盯着前方一道欣长的身影,奋力追了上去。

    “公子,你慢些!若是丢了你,秣艾回去如何向老爷交待?!”秣艾对着终于停下脚步的襕衫公子开始抱怨,离家前老爷可是千叮咛万嘱咐,定要照顾好公子。可公子倒好,这一路行来,完全不顾他的小胳膊小腿,摆明了就是以折磨他为对抗老爷的戏码!

    男子斜了一眼喘息不定的小厮,儒雅的俊颜上笑意愈发深了。摇着手中的宫扇,缓缓开口,“你是怕本公子丢了你吧!”

    一丝囧意自包子脸上滑过,“公子!”

    “好了好了。放心,本公子既然带你出来,便不会扔下你的。”儒雅的脸上笑意昂然,衬得那双琥珀色眼眸熠熠生辉。调转目光,投向了远处霞光满布的莫愁湖。

    “莫愁,莫愁···真是个好名字啊!”

    “恩,好名字。”秣艾随意附和着,抬头看一眼西沉的斜阳,小声提醒自家公子。“公子,天色渐晚,我们该去寻间客栈用晚膳了。”

    男子不以为意,“秣艾可知这‘莫愁’二字何解?”

    “公子,秣艾不知。”秣艾瘪嘴,暗暗揉了揉肚子。

    “呵呵,莫愁前路无知己,人生何处不相逢。人行于世,苦乐悲难总要亲历,才不枉走这一遭,是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

    “公子,秣艾只知,咱们再不快些,只怕今晚便要露宿街头了!”

    “啪!”男子颇为无奈,收起宫扇,转身便走,“走吧!找地方喂饱你。”

    “公子!”秣艾不满,还是紧紧跟了上去。

    此时,南京城西最大的客栈中,客朋满座。胖脸掌柜站在柜台后笑眯了眼,谁说乱世难活,他偏说这乱世好生财!自京上那位驾崩,朝廷混乱,多少人投奔来了这南京,散财买命。他更是从这些逃亡的人身上捞足了油水,如此生财有道,怎能不高兴!远远瞧见一主一仆,忙对小二使了个眼色。

    机灵的小二赶忙迎上,“二位爷,里面请,里面请!”

    秣艾瞧见小二脸上谄媚的笑,厌恶地撇嘴,跟着自家公子踏了进去。

    “住店,两间上房。”

    不待小二多问,男子直接抛出一句,堵了他的嘴。

    身后的秣艾更是迅速地掏出一锭银子扔在柜台上,“准备酒菜,送到房间来。”

    小二看到那明晃晃的一大锭银子瞬间怔愣,却很快回神,财神爷啊!

    “好嘞!您请!二位请!”

    “这边上楼,小心脚下!”

    “这位爷是初次来我们南京城吧,我们这南京城啊可是好地方啊!别的不说,就说那离着不远的莫愁湖。不知二位爷一路过来时可有看到,那莫愁湖啊······”

    看到自家公子蹙眉,秣艾立时来了劲,“咳咳,小二,我家公子舟车劳累,你快些将酒菜送上来,莫要耽搁我家公子歇息。”

    “啊···是,是!”

    小二也是个识趣的,见状不再多话,将他们带至客房,便立刻退了下去。

    用罢晚膳,秣艾无聊地坐在椅中直叹气,“公子,我们要在这呆多久?”

    半天不见回应,秣艾默默含泪,“公子!”

    凭窗而立的男子收回目光,勾了勾嘴角。

    “秣艾,明日你去寻一处寓所,最好是在莫愁湖畔的。”

    “啊?!公子···我们不回去了吗?”秣艾瞪大了眼。

    “暂时不回了。”

    “不住客栈了?”

    “你喜欢的话,便住着好了。”

    “当然不喜欢!”

    “那明日便去寻吧。”

    “哦。”

    直到回到自己房间,秣艾还有些回不过神,不对呀,哪里不对呢?蹭到床的瞬间,秣艾恍然大悟。重点不是住不住客栈,重点是为什么要暂居南京啊!鼓鼓包子脸,他又被公子绕进去了,当初离家时公子可不是这样跟老爷说的!

    时光苒苒。

    不知烟水西村舍,燕子今年宿傍谁?

    莫愁湖畔,曲径深处,一座竹舍怡然而卧。

    “公子,陈、吴两位公子约您往冶城道院,说是赏梅。”

    侯方域放下抵在唇边的翠笛,“秣艾,今日如何?”

    “还是无人肯送信。这些人,连银子也不赚了么?”

    “烽烟未靖,谁又肯舍了性命呢!如今只愿父亲心宽些了。”

    琥珀色眸中划过几不可察的嘲意,拂袖站起,凝着舍旁盈盈一波湖水,襕衫下的袍裾飞扬,兀自多了一抹萧寂之感。“莫愁···莫愁,教人怎生不愁!”

    “公子!”秣艾担忧。

    “走罢,难得的好天气。”

    冶城道院梅林的三角飞檐凉亭中,两位锦衣公子看着远远行来的襕衫男子,俱是眉梢微动。

    侯方域缓缓入亭,撩袍落座。“等久了。”

    “嗯。”

    紫衫公子淡淡颌首,无多余表情。一旁宽袖长袍裹身的公子却是不依。

    “哎,朝宗,怎的这么久,罚酒,罚酒!”

    说着拎起石桌上早已备好的青瓷小壶满了三杯,“呐,快点喝吧!”

    侯方域嘴角勾了勾,端起面前的酒杯利落地仰头。三杯下肚,面不改色。

    “哈哈哈···爽快!刺猬,这点你可比不上朝宗啊!”

    被称做刺猬的紫衫公子皱了皱剑眉,冷冷瞪了长袍公子一眼,并不开口反驳。

    长袍公子立时眯了眯桃花眼,一脸异样的满足。

    侯方域微不可见地摇头,“好了,定生。可有消息?”

    被点到名的长袍公子正了脸色,颇为严肃地开口,“李自成的军队连败官兵,如今渐逼京师。宁南侯还军襄阳,中原无人,大事已不可问。”

    “这天下终是要乱了么?”一句轻叹,飘入梅林。琥珀色眸子映着亭外粉白的红渐渐变深。

    陈定生、吴次尾相视一眼,难得默契地没有开口。

    “柳老还在茶馆?”

    “恩,柳老那里得到的消息最为有用。”

    “好好准备一下罢,复社不安生了。”

    “朝宗,溥(pu)老传来消息说要你避避风头。”

    捏着酒杯的手稍顿,伸手拂掉落在肩头的梅花瓣,“树欲静,风不止。该来的终是会来。”

    “朝宗···”陈定生不满,若是有心避祸,还怕逃不过么,他根本是没有避避的心思!恼火地瞪了一眼刺猬,劝劝!

    吴次尾被瞪得莫名其妙,动动喉咙,吐出两个字,“保重!”

    “呵呵···承你吉言。”清雅笑声荡开,端的是动听,连空气也仿佛愉悦起来。

    吴次尾微蹙的眉不自觉舒展。

    唯有陈定生一副如哽在喉的郁结表情。

    第二回烟波逢知己

    苏小帘前花满畦,莺酣燕懒隔春堤。

    朝飞暮卷云霞翠,烟波画船归何处。

    秦淮河岸,花灯绰约。

    长街尽头,一座妆楼怡然静卧,颇为闲雅。

    妆楼内,琴声袅袅。

    “姑娘!”

    细碎的脚步传来,丫鬟的声音有些急切。

    临窗而坐的女子恍若未闻,自顾地抚琴至一曲终了。

    素手轻抬,拢了丝帕细细擦拭紫檀琴木。

    身后的丫鬟终是按捺不住。

    “姑娘,不得了了,您快别擦了!”

    “何事?”红唇微启,虽只吐出两字,却仿若珠玉落盘般,清脆婉转。

    丫鬟稍稍定了定心,才将听到的事说出。“前楼里来了位老爷,丽娘慌忙迎了出去。听落桃姐姐说,好像是为了姑娘的梳栊之事。”

    擦琴的手顿了顿,复又像未听闻这个消息般继续拭着琴身。

    “姑娘!”丫鬟急了。

    “青叶,该来的总会来的。”女子无喜无怒,只眉间笼了一缕淡淡的愁,似轻却浓得化不开。“更衣罢。”

    “更衣?姑娘,为何?”

    “青叶,你又多话了。”

    语气没有责备,青叶却垂了头,她又忘了姑娘的话。在这楼里,多看、多听、多做,少说。否则,不知何时小命便会不保。暗暗吐气,乖巧地为姑娘穿戴起来。

    正穿戴间,门外响起落桃的声音。

    “姑娘,可寝了?”

    “落桃姐姐,姑娘刚练毕琴,未寝呢!”青叶机灵地回话。

    “丽娘请姑娘过去前楼,有贵客要见。”

    “晓得了,麻烦落桃姐姐了。”

    “恩,落桃退下了。”

    “姑娘,您看梳何发式好些?”梳齐三千青丝,青叶小心翼翼地问着眼前的人儿。

    “抛家髻,艳妆。”女子瞥了眼铜镜中的人,暗叹。

    青叶闻言瞪大了眼,却聪明地没问什么,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前楼正厅内。

    “杨老爷,今日可是为我那孩儿梳栊之事前来?”李贞丽一袭烟水长裙,年过三十,却依旧风韵十足,款款站着,软语问着身旁坐着的中年男子。

    “不错,正是为此事而来。”

    “杨老爷,您可要为我那孩儿寻一户好人家。我那孩儿自小命苦,这眼瞅长大了,我可不想将她交到一个浑小子手上,让她受苦。”丹凤眼斜挑,媚意横生,一番求情之语,李贞丽生生说得宛若夫妻间商量着要将女儿嫁于哪家一般。

    杨龙友面色却未有任何不愉。“那是自然。你那孩儿我也算看着长大的,自不会平白断了她的姻缘。”

    “呵呵,杨老爷这话我爱听。那我便先替孩儿谢谢您了。”李贞丽掩帕娇笑,霎那风情无限。

    “丽娘,姑娘到了。”

    “快进来。”

    落桃轻推厅门,侧身露出身后的女子。

    女子低着头,缓步而进,盈盈施礼。双蝶绣罗裙上系着的长带随着动作,迤迤下垂,端的是稳雅娴丽。

    杨龙友暗自点了点头。行如弱柳,面若艳李,温柔纤小“起罢。”

    “果真妙人!也该陪玳瑁之筵了。可有闺字?”

    “尚无。”女子垂了眼,情绪不明。

    李贞丽不愧是场中老手,最是会察言观色,“老爷不如便赏她二字罢。”

    “既如此···”杨龙友沉思,不经意瞥见四壁上所挂的数笔墨兰,“‘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就叫香君如何?”

    李贞丽抚掌,“妙,甚妙!孩儿还不快谢过老爷。”

    “多谢老爷赐字。”立着的女子福身,垂下的黑眸中滑过无人察觉的嘲讽。

    从此,她便是媚香楼中的香君了。

    “好了,香儿,你且先回房歇息罢。”

    “孩儿告退。”

    踏出厅的那一刻,身后清晰传来的谈话令退出的女子苦涩地勾了勾唇。

    “我看香君姿色第一,只是不知技艺如何?”

    “我那孩儿一向娇养惯了,不曾学习。只前日才请回位清客传她词曲。”

    “哦,是哪位?”

    “苏老苏昆生。”

    “他么?也是个名手。”

    ······

    秦淮河岸,大大小小的画舫泊着,一片奢靡。

    一艘素丽的小舫夹杂其间,毫不起眼。

    “姑娘,我们该回去了。”

    青叶一双大眼直愣愣地盯着伏案作画的白裙女子。

    女子螓首微抬,看着跃然宣纸上的雍容牡丹,满意地点头。

    “急甚。吩咐下去,画舫行远些,这里太过喧闹了。”

    青叶撇嘴,听话地退了出去。既然晚了,还不如让姑娘尽兴些呢!

    素丽画舫划开水面,悄然远去。

    青溪处,一乌篷小舟缓缓驶进。

    舟尾,一道欣长的身影伫立。宽大的襕衫鼓荡,仿欲乘风飘去。

    摇橹的小厮抹了把额顶细密的汗珠,包子脸一鼓一鼓。“公子,我们歇会可好?”

    舟尾的男子笑着点了点头。琥珀色眸子投注于脚下碧盈盈的水上,一时兴起,盘腿而坐。

    “秣艾,你可知此处是哪里?”

    小厮喘息不定,老实回答。“不知。”

    “你小子还真会挑地方啊。此处名为桃叶渡,是秦淮与青溪的合流处。相传,这名字源于一个女人。”

    “女人?!那个女人莫不是在这里投了河?”秣艾眨眼,来了兴趣。

    “自然不是。”侯方域抽了抽眉角,紧了紧手中的宫扇。

    “那是为何?”

    侯方域不再逗他,眯了眯眼眸,悠然道出。“桃叶渡,这桃叶便是一个女人的名字。据传,桃叶本是晋时王献之的爱妾,她曾在这里渡河北上,后人因此便称它作桃叶渡。”

    秣艾听毕,一阵唏嘘。突然想到什么,直直地瞧着自家公子,“公子,秣艾相信,您也一定可以找到您的桃叶!”表情认真,语气诚恳。

    侯方域笑而不语,对他偶尔的惊人言语见怪不怪。不过···桃叶么,他不需要。他寻的,只是一人,携手共生。

    “公子!有琴声!”秣艾咋呼,兴奋不已。

    “你这么吵,本公子可没听到什么琴声!”

    秣艾一蔫,默默坐好,不敢言语,生怕打扰了凝神侧听的公子。

    琴声悠远,渐高渐近。

    侯方域手腕翻转,一翠笛已抵至唇边。笛声幽扬,竟是半点不落。

    碧莹河水上,巍巍青山间,一琴一笛,音律和谐,缠绵悱恻。

    闯入此方天地的画舫愈驶愈近。

    琴声已弱,余音逝于一双覆在弦上的素手。

    画舫上的女子有些怔愣,随兴弹奏的曲子,竟然有人用笛和得如此完美。

    笛声低了下去,缓缓消散于空气中。

    舟尾处,不知何时站起的侯方域眸光锁住眼前的画舫,微微出神。

    “姑娘,慢些!”

    突兀的一声喊,惊了小舟。

    琥珀色双眸寻去,映入一抹白。

    四目相对,就那么自然而然地想起一句诗,“兰有国香,人服媚之。”侯方域张了张口,终是无言。

    画舫栏围旁,一身白裙的香君紧了紧袖中的手,欲开口请教,又觉太过唐突。一路急奔而出,只为目睹那和琴之人是何等风姿,却不料那人是一位浊世公子,宽大襕衫随风鼓荡,指间捏着一枚翠色欲滴的短笛,儒雅俊朗。

    两人相顾无言中,画舫与乌篷小舟错身而过。

    一横水,一船舷,终究是两个不相干的人。

    侯方域收回目光,轻叹一声,莫名的怅惘。

    “秣艾,回罢!”

    桃叶渡,渡人还是渡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