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剧
繁体版

第二章

    第三回无端陷奸险

    白门弱柳许谁攀,文酒笙歌俱等闲。

    惟有美人称妙计,凭君买黛画春山。

    石巢园,巧列的檐亭间,时不时地传出丝竹轻歌声。

    正厅,一管家模样的老仆匆匆奔了进去。

    “老爷,杨老爷来访。”

    “哦,快请去书房。”

    阮圆海窃喜,昨日文庙丁祭受了复社少年一场痛辱,正愁不知有何法子可以结识这班孟浪少年,可巧这杨龙友上门来访,他识人颇多,不定会有法子。相通这点,阮圆海掩饰神色,正了正衣冠,大步行向书房。

    “哈哈···杨兄,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杨龙友落座不久,便闻得外间呼声,忙站起身来。“圆兄,数日不见,可安好?”

    “哈哈哈,好,好。来,请坐,请坐。上茶!”

    “杨兄今日怎地想起光临寒舍了?”阮圆海抿口茶,无事不登三宝殿。

    “呵呵,今日无事,想着来圆兄这儿听听燕子新词,也顺道看看你这位故友。”

    “难得杨兄瞧得起阮某。来人,速速吩咐下去,戏伶快快准备在华亭唱着。今日老爷要与杨老爷不醉不归,听个尽兴。”

    “是。”管家应了,急急退下安排。

    一盏茶毕,二人互让着穿檐过湖往华亭而去。

    “杨兄,请。”

    “请了,阮兄。”

    华亭处,早有家僮摆好酒果。

    “圆兄,听闻你这《燕子笺(jian)》已授了梨园?”

    “不错,现下发刻,恐有错字,我才整日对阅,闭门不出。”

    “那我今日倒要好好领略了。”

    “哪里哪里。杨兄说笑了。”

    二人说话间落座,亭前戏台上的吹拉弹唱也恰时响起。一时丝竹箫笙,伶人歌喉,飘满华亭。

    一曲毕,杨龙友抚掌大笑。

    “圆兄,你这燕子新词实在妙啊!彼之曲词,堪称绝技啊!”

    阮圆海暗自得意,“杨兄,谬赞,谬赞!芜词俚曲,倒是让杨兄见笑了。”

    “圆兄过谦了,你比那复社才子也过之不及啊!”

    阮圆海眯了眯细眼,精光乍现。“杨兄,说起那复社才子,不知你可有结识之人?”

    杨龙友挑眉,“圆兄你此话何意?”

    “杨兄莫急!我是有意结识那班才子,别无它意,别无它意啊!”

    食指摩挲着盏沿,杨龙友缓缓开口。“复社才子我倒是不识。不过···”

    “不过?杨兄,你快别卖关子了。”

    “我认识的那位,虽不是复社之人,但听闻他与复社文人相熟。”

    “哦,敢问他是何人?”

    瞥一眼目露精光的阮圆海,杨龙友思量着说了出来,“侯方域。”

    “侯方域?可是那东林司徒之子侯方域?!”阮圆海不自觉拔高了声音。

    杨龙友皱眉,“正是他。”

    “不知杨兄可否替我引见一番?”

    “圆兄,那侯子可不是简单之人。”

    “多谢杨兄提醒,不过纳交名士之事,我阮胡子向来不含糊,还望杨兄纳荐!”

    杨龙友略微沉吟,横竖也要拜访那侯子,这顺水人情送了也罢!

    “好,我本也因私事须拜访那侯子。圆兄都这般说了,那我也不好推辞了。”

    “好!来,杨兄,请!”阮圆海喜上眉梢,端起酒盏极力相奉。

    “请。”

    “杨兄,冒昧了。不知杨兄找那侯子所为何事?”酒多必坏,这阮胡子多饮了些,倒是无遮无拦了。

    “也不算甚大事。受人所托,寻访一门亲事而已。”

    “哦?好事,好事啊!”

    “圆兄,你既要与那侯子相交,不如就从这件事入手如何?”

    “杨兄,此话怎讲?”

    “那侯子与复社陈定生、吴次尾二人乃文酒至交,三人的关系自然不言而喻。圆兄若是肯为这门亲事出些力,那来日与陈、吴二人交情之事自然好办。”

    阮圆海恍然大悟,“杨兄所言甚是,只一点,我该如何出力?”

    “不瞒圆兄,我替那侯子物色之人名唤香君,是旧院李贞丽的假女,色艺皆精。圆兄若是肯添些梳栊之资,结其欢心,事成之后,自少不了圆兄的好处。”

    “妙!妙!说来,这侯子原是敝年侄,这亲事应该料理的。好极,我明日便送三百金到尊府,但凭杨兄应处了!”

    “好说,事成之后,我自通晓于圆兄。”

    “那便有劳杨兄了。哈哈哈,来,喝酒,我们今日不醉不归!”

    ······

    春末,清雨纷纷。

    平康街旧院,入口处驶进一辆马车。

    马车兜兜转转,在暖翠楼前缓缓停住。

    “公子,到了。”

    秣艾一边放下脚蹬,一边好奇地左右打量,包子脸上大眼骨碌骨碌地乱转。

    车帘撩起,襕衫的袍裾露出,灵动地落地。侯方域凝着雕漆木门旁插的一枝带露柳黄,嘴角泛起浅浅的弧度,眸光莫名。约见此地,他倒要看看这杨龙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进去罢。”

    “哦,是。”秣陵收好脚蹬,紧紧跟上。

    楼内,出乎意料的简约清静。

    大厅正中的红木圆桌旁围坐的几人,听到动静,将视线投往走近的身影上。

    琥珀色双眸微动,呵,还有熟面孔呢!

    “侯世兄,你可来了。快请入座。”杨龙友站起身来,俨然主人姿态。

    “杨兄相邀,小弟岂有不来之理。”侯方域疏离有礼,浅笑应对。

    秣艾乖巧地站在自家公子身后,故作一脸正经。

    “呵呵,侯世兄客气了。来,我来引见。这位是苏昆生苏老,这位···”

    “柳老。”侯方域淡淡打断,与对面的老者颌首。

    “侯世兄与柳老认识?!”

    “小老儿与侯公子有过几次面缘。”两鬓斑白的柳敬亭老神在在,不欲多言。

    “哦,原来如此。”杨龙友不以为意,“侯世兄,今日清明佳节,这楼中姊妹共聚一处作盒子会。想来侯世兄闲居无事,便特意相邀来此一聚,同逢乐事。”

    “杨兄客气,只不知何为盒子会?”侯方域掩了眸色,故作兴趣请教。

    “每年今日,是为盒子会。赴会之时,楼中姊妹各携一副盒儿,装的都是鲜物异品。大家比较技艺,抚琴吹笙罢了。”

    “竟是如此有趣么!”眼眸扫过,侯方域不由生惑,“这不许子弟入会么?”

    苏昆生摇手,“不许,不许。最怕的就是子弟混闹,故锁住楼门,只许楼下赏鉴。”

    “哦···那赏鉴中意了,可有会面?”

    “若中了意,便把物事抛上楼去,楼上也便抛下果来。”

    正说着,楼上笙管芸响,琴声悠扬,犹如美玉玎珰,声声乱了人肠。

    几人不再言语,闭目凝听,渐入沉浸。

    起点中文

    第四回迷楼得良缘

    暖翠楼前粉黛香,六朝风致说平康。

    春宵花月休成谎,良缘到手难推让。

    侯方域微阖着眸,骨节分明的指不自觉地敲着瓷杯。下垂的眼中突地划过一道亮光,这琴声,莫名的熟悉。嘴角轻勾,看来今日是来对了!福至心灵,毫无征兆地抬手扯下扇坠抛上楼去。

    杨龙友神色微动,其他人却是没什么反应。

    独独秣艾瞪大了眼,嘴巴张开,表情甚是滑稽。

    箫停琴消,楼上一片安静。

    秣艾又是焦急又是期待,反观自家公子倒是一派镇定悠闲。

    杨龙友心内略急,正欲说些什么。

    “快看!”秣艾瞧见从楼上飞下的白色物事,喊了出来。

    待那物事落在桌上,众人才看了个清楚。

    “有趣,有趣。掷下果子来了。”柳敬亭抿着嘴打趣。

    苏昆生解了丝巾,将果子倾于盘内。“好奇怪,如今竟有樱桃了。这冰绡丝巾似是香君的。”

    “各位老爷,怠慢了!”

    这厢的猜测被打断,寻声看去,只见一姿态曼妙的妇人捧着茶壶娉娉婷婷而来,身后跟着一位白裙丽人,低头慢行,让人看不清眉眼。

    “呵呵,侯世兄见笑了。来,这是丽娘,这是香君。”来人行近,杨龙友笑着将李贞丽和香君指给侯方域。

    侯方域抬眼,对妇人轻轻颌首,将目光转向白裙女子。“姑娘,我们又见面了。”

    香君闻言抬头看去,一时怔住。

    桌旁的襕衫男子毫不避讳地看着她,琥珀色眸子中似有细碎的亮光在翻滚,那光太过璀璨,刺得她瞬间回神。垂了眼,暗暗皱眉,竟是他!

    “怎的,侯世兄识得香君么?”杨龙友适时地开口。

    习惯性地用宫扇敲着手心,侯方域凝着垂头不语的女子,浅浅笑开。“那倒不曾,只有过一面之缘。”

    “果然有缘。哈哈哈···”杨龙友喜不自禁,递给李贞丽一个眼神。

    李贞丽何等人物,当下便明白过来,这侯公子八成就是杨老爷寻的良人!笑盈盈地福身见礼,“见过侯公子。侯公子觉得我家香君如何?”

    侯方域眼眸深沉,“妙龄绝色。”

    李贞丽满意地掩帕而笑,“依我看,侯公子也是妙人一个,杨老爷您说可是?”

    “不错不错,侯世兄人中之龙,香君姿色天成,当真是般配,般配啊!”

    杨龙友一叠声的“般配”,教众人变了脸色。

    侯方域俊脸上的浅笑有一瞬的凝滞,却在下一秒,极好地掩饰而过。只那眼中流转的琥珀色更重,几欲滴落而出。

    立在李贞丽身后的香君身形微僵,垂下的眼中惊愣不已。脑中闪过方才丽姨将自己随身的冰绡丝巾裹了果子掷下楼来的情景,心中瞬间了然。

    杨龙友话说得明白,眼见侯方域没什么表示,不禁急上心头。

    李贞丽见气氛尴尬,索性开口原本讲来,“不瞒侯公子,我这孩儿已到了陪玳瑁之筵的年纪,可这如今的世道,想各位老爷比我这妇人明白得多,我不舍我这孩儿受苦受罪,只求为她觅个良人夫婿,我也安心了。不知我这孩儿可能入了您的眼?”

    敲着宫扇的手不自觉停下,侯方域抬眸,随意看一眼言辞恳切的李贞丽,转而看向因那一番话白了脸色的女子,不言。良久,温雅男声悦耳,传入静候女子的耳。

    “南国佳人佩,休教袖里藏。随郎团扇影,摇动一身香。”

    女子惊讶抬头,直直撞入琥珀色双眸。激烈碰撞,应声而碎,丢盔弃甲。心不可抑制地狂跳,似要挣脱躯体的束缚。藏在袖间的手死死捏着扇坠,纤指泛白。

    旁人不可窥见的微妙心思,被突如其来的笑声生生打断。

    “好诗,好诗!”紧绷的情绪放松,杨龙友大叹。看着一对璧人,抚掌大赞。“妙人,妙人啊!”

    “贞娘,才子佳人,难得聚会。我看,香君的梳栊之事就择定吉期罢,侯世兄以为如何?”

    侯方域依然浅笑,不置可否。“但凭吩咐。”

    苏昆生眯眼,细细思索。“三月十五日,是乃花月良辰。”

    “好,那便三月十五。我要快快准备了。”李贞丽娇笑,明亮的丹凤眼中满是欣慰,“来,落桃,烫酒。今日定要让诸位老爷喝个尽兴!”

    “是。”落桃远远应了,手脚麻利地上酒。

    小小的楼内立时推杯换盏,奉迎喜事。唯一袭白裙的女子神色不明。

    转眼已是十五月圆日。

    旧院喧闹,整条街妇孺幼孩尽知,媚香楼的香君要嫁了。

    心肠软的只叹贞丽家的丫头命好,年及梳栊,便嫁了世家公子,一嫁清门,出了她们这烟花之地。也有暗骂的、暗妒的,可恼她们却要终老于此。

    而媚香楼中,筵席大排,笙歌广列。相熟的清客、姊妹俱是齐聚楼内,向主人道贺。

    李贞丽深红长裙裹身,妆容精致,凤眼明媚。款款摆着腰肢穿行客座之间,笑得合不拢嘴。

    楼上,新娘的闺阁一片清冷。

    珠帘后,新娘依旧一身白裙,默默地拭着琴,娇颜郁郁。

    “姑娘,该梳洗了。”

    外间青叶又在催了。

    女子低叹一声,素手抹过琴弦,指尖微颤,呐呐张口,“娘亲,君儿会像您一样么?”

    一室静谧,无人回应。

    女子唇边绽开一抹苦笑,闭上眼眸,沉淀骚动不已的心。再睁眼,漂亮的杏眼中一波无痕,平静似水。

    “青叶,进来罢。”

    吉时至,妆扮妥当的新娘由丫鬟扶着下了楼。

    花轿起,鼓乐声声,绕着旧院三转,奔着新落成的侯府而去。

    嫁衣鲜红,刺着新娘的眼。耳边听着一直未歇的喜乐,思绪飘忽。

    媚香楼的香君嫁了。一场简单又精致的婚礼,成为旧院妇孺心底不可触摸的记忆,沸腾良久才凄凄安眠。

    月挂疏枝,酒宴已散。侯方域拖着略略沉重的步子推开新房的门。

    新娘安安静静地端坐床头,喜帕掩着丽容,半分不能窥视。

    眸光闪烁,拿过喜称挑落一方红,终得一睹芳颜。

    侯方域讶异,她竟只略施粉黛,不似寻常女子那般艳容以嫁。

    新娘捕捉到那双琥珀色眸中的怔愣,并无怒意,稍稍松了口气。

    “呵···”见她如此,侯方域弯了眼眸。压抑不住的笑流泻而出,在小小的喜房萦绕,像只小手,挠得香君的心痒意难耐,微红了面颊。

    侯方域不再逗她,端了桌上的合卺酒,坐在她身旁。

    “为何愿意嫁我?”声音温雅淡淡,却骇得香君额头一跳。

    抿了抿唇,涩然开口,“你是最好的选择。”不错,即使对他感觉不同,却也不足以成为嫁他的理由。丽姨为她择的良人,便是最合适她的,她别无选择。

    意料之中的答案,琥珀色眸中漾出笑,指腹摩挲着白瓷的杯壁。

    香君侧首,近在眼前的侧脸明明棱角冷峻,展现的却是醉人的温润。

    “那你又为何娶我?”他是她的惟一选择,她不是他的惟一选择,她知。

    侯方域讶然,没料到她竟是如此直接。

    漂亮的杏眼盯着他,清冷且坚定。侯方域败下阵来。

    “时候不早了,你早点歇息罢。”

    话题转得太快,待新娘回神,那抹欣长的身影已飘出门外。

    杏眼黯了黯,是逃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