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剧
繁体版

第六章

    第十一回旧恨折花柳

    匆匆夜去替娥眉,一曲歌同易水悲。

    不解巫山风力猛,侯门再出岂容易。

    奸官当道,任它南京城外如何残壁荒园,流民满地,而朱紫半朝,呼朋引党,饮酒作乐,趋奉富贵,莫不快哉!

    相府,石刻雄狮,朱红大门,好不狐假虎威。不比以往的门庭若市,今日这大门前只停了三三两两的官家马车,显得冷清了许多。

    相府万玉园中,筵席精设,上座之人细眉精目,正举了玉杯,凯凯而谈。“今日,本相在这万玉园中设席,会些亲戚故旧,二位不是外客,不必拘谨。”

    下方左侧首位一人立时接了话,“相爷府体尊严,岂敢冒昧。”如此趋迎之奉,不是阮圆海是谁。

    马士英轻啄清茶,含笑道,“这就见外了,杨妹丈以为呢?”

    与阮圆海相对而坐的杨龙友恭敬地答,“如今亲不敌贵,自是要讲究一番了。”说罢便不言语,只专心品茗。

    阮圆海暗暗冷笑,对着上座又开了口,“不知相府连日宴客,都是那几位年翁?”

    马士英漫不经心,官场得意还是自精目中流露而出,“总是吾党,但不如两公风雅。”边说边示意身旁管家将客册递了下去。

    阮圆海粗粗一扫,拍手叫好,“个个都是老师提拔,如今皆成大僚,老师相为国吐握,不啻(chi)周公啊!”

    “岂敢,岂敢!”精目微眯,“二位不比他人,也是时候破格提升了。”

    阮圆海大喜,急忙步出席列,跪倒在地,“多谢相爷提拔!”

    杨龙友步出席列,却只俯身行礼,“谢相爷提拔!”

    “快快请起,入座。我们今日只促膝长谈。”如此说道,马士英却端坐不动,受了这大礼。要比收买人心、玩弄权术,何人比得了他!转头吩咐管家,“去长班传几名歌妓来伺候。”

    管家弯了腰,恭敬地问询。“老爷,是要旧院的,还是珠市的?”

    马士英闻言大笑,“这你就要请教多情的杨妹丈了。”

    杨龙友倒不见愧色,“小弟物色已多,总无佳者,只有那旧院李香君倒还唱得出。只是她早已嫁作人妇,搬离了旧院。”

    “哦,那倒是可惜了。”

    阮圆海暗思那却奁之耻,侯子又避无所踪,只能从这李香君下手,便状似无意地开口,“前日田仰用三百金要娶做妾的,想必是她吧?”

    杨龙友皱眉,却不知阮圆海意欲何为,只得回道。“正是。”

    “那田仰为何没娶了她去?”阮圆海挑眉,接着再问。

    “她虽说生长在旧院,却没沾了旧院恶气,梳栊之时便嫁了侯方域为妻,她现下也算不得旧院的人了。”若不是当日应了田仰的请求,也不至招来如今的麻烦。杨龙友语气不善,想着必须解释一番。

    阮圆海正欲逼问,马士英开了口。“她既然嫁了,如此也罢。管家,你便去旧院随便传几个歌妓罢。”

    “是,老爷。”管家躬身退下。

    阮圆海只得作罢,眼珠一转,计上心头,却不动声色,暗自得意。明面无计可施,他可以来阴的,谅那李香君一小小女子也无处可逃。

    杨龙友瞧着阮圆海神色,心下不安,皱皱眉,却没说什么。

    入夜,悬月无声,丝丝乌云掩映下,祸事暗起。

    深巷冷风寂寂,偶尔一两声犬吠,给幽黑的夜添一抹突兀,暗里抬着一青色官轿的一行人背脊发凉,急急加快了步伐。

    穿过影影绰绰的门户,巷子尽头处,忽闻一阵粗暴的敲门声,尤为刺耳。

    青色官轿停下,内走出一中年男子。看着横在小巷中的红色小轿,再看那些正敲门的奴仆,男子顿时眉眼一厉。“何人在此?”

    奴仆们闻声回头,靠门的一年轻小厮突然越过众人,径直走向中年男子。“小的见过杨老爷。”

    杨龙友皱眉,小厮甚是眼生。“你是何人?在此敲门作甚?”

    小厮一脸机灵状,眼神闪烁,“回禀杨老爷,小人等是奉相爷之命前来将那李香君送与田仰老爷处的,故在此敲门。”

    杨龙友暗惊,方才筵席之上相爷未有针对香君之意,现下居然要强娶于田仰!一念及此,面上波澜不惊。“既是如此,本老爷素与那香君之母交好,待我进去劝解劝解,尔等便在此候着罢。”

    小厮面露喜色,自家老爷只差来硬娶香君,这厢正愁不知那谁是香君,现下可好。“多谢杨老爷!”

    杨龙友不理,径直来到门前。围着的奴仆早已退开了去,那小厮见机朝门内喊话。“杨老爷在此,还不快快开门!”

    守门之人在内早已听得真切,忙开了门。这杨老爷是常客,他自不敢怠慢。

    内厅,烛火通明。

    李贞丽一脸惶色,见竟是杨龙友,三步并两步奔上前。一双丹凤眼霎时泪光盈盈,弱柳娇态毕现。“杨老爷!”

    杨龙友伸手拥过李贞丽,美人垂泪,本便惹人怜爱,况是风情妩媚的李贞丽,顿时心软成了一汪水,叠声的柔声安抚。

    李贞丽到底是见惯了风尘,长睫沾泪,颤颤开口。“杨老爷,这究竟是发生了何事?”

    杨龙友面上一沉,“外面的人说是奉了相爷之命,替那田仰强娶香君过门的。”

    李贞丽花容一白,“田仰?!前日不是已拒,如何又来歪缠?而且他们怎知香儿近日在我这里?”

    “此事怕是有人从中作梗,今日相爷请宴,席间曾问及香君,被我掩盖而过,却不知何人挑唆,竟让相爷下了这等命令。”

    “那该如何是好?”

    “相府要人,不去也得去了。”杨龙友无奈,“香君何处,快些让她出来罢。”

    李贞丽暗暗咬牙,明白杨龙友不能相护。“杨老爷稍待,妾这便去唤香儿。”说罢携了落桃出了内厅,往后院妆楼而去。

    媚香楼已升起烛火。

    李贞丽嘱了落桃守在门外,推门而进。

    “香儿,快,快收拾细软!”

    刚披上外衫的香君,细眉蹙起。“丽姨,生了何事?”

    方才泪水涟涟的娇容早已不在,李贞丽满脸焦急。“那马士英差了恶仆前来强娶你嫁于田仰,快!你且从后门逃走,杨老爷暂且拖住了他们。”媚眼扫过怔愣的青叶,冷声一喝。“愣着作甚!快些收拾细软!”

    青叶猛然回神,奔进内室。

    杏眼怒气横溢,“我已嫁给朝宗,又怎会嫁于他人,那马士英痴人说梦!”长袖一拂,桌上青瓷小盏跌于地上,四分五裂。

    李贞丽眼眶微红,“丽姨知晓,丽姨知晓。所以你快些从后门逃走,只要你不在,他们便也无法。”

    二人说话间,青叶手脚麻利地收好一些银钱并衣物包好出来。

    不待香君多说,李贞丽一把拉过她往门口走去。“走!再晚怕是来不及了。”

    四人急步下楼,落桃守在楼下,李贞丽带了香君二人直奔后门。

    后门外是一条通往大街的小巷,将二人送出门外,李贞丽郑重叮嘱,“切记,万不可再回侯府,不···不,不可再回这南京城!”

    香君聪慧,自是明了这话中深意,“丽姨,那您······”

    李贞丽竭力压住几欲夺眶而出的泪,保养极好的玉手抚上香君的墨丝,爱怜不已。“莫要忧心我,杨老爷与我交情不浅,他必定会护着我的。倒是你,定要好好照顾自己。”

    一旁青叶忍不住哭声,“丽娘放心,青叶会好好照顾夫人的。”

    李贞丽点头,推开臂上的素手。“快走!”

    香君强忍泪意,知事情紧迫,退后一步,跪倒在地。“丽姨,您保重!”

    平日清脆的嗓音酸涩暗哑,李贞丽心头一颤,终是哭出声来。“快走!”

    香君起身,深深看一眼视她如己出的妇人,咬牙拉着青叶融入黑得无边无际的夜。

    三更半夜,红灯满路。

    巷子深处的红色小轿迎了它的主人,往来处归去。只余一盏孤灯在门檐下摇曳,映着杨龙友的影子雾蒙飘渺。

    “贞丽从良,香君守节,雪了阮兄之恨,全了马舅之威。李代桃僵,一举四得,倒也是桩美事了。”

    一声喟叹,不知说与谁听。

    第十二回庸朝忠心尽

    百里云间军心乖,敌国萧墙祸难测。

    南朝正赏春灯夜,黄河北上杀将才。

    两日后,官道上,一辆普通的马车不疾不徐地向扬州城而来。

    驾车的男子,五官平凡,似普通车夫一般。细看之下,那平凡的脸上一双眼却是精光炯炯,透露出一丝不平凡。

    马车内,作少年打扮的一人倚着车壁,绝艳的脸上带着丝丝忧郁,眉心微蹙,细眉下的杏眼却清亮无比。

    “夫人···”靠帘前的青衣少年,担忧地唤了声。

    被唤作夫人的少年唇角勾起,漾出一抹无奈的笑。“青叶,说过多少次了,要喊我公子。”

    “啊···是,公子···”

    少年移开眼,看向窗外的荒败之景。“青叶,此次出行,我们是为避祸,自是不能再用以前的身份。恩···”清脆的嗓音微微停顿,“以后我便唤你‘青竹’可好?”

    “但凭公子吩咐。”青叶喏喏开口,眼中的担忧不减。

    少年眯了眯杏眼,“青竹,莫要担心了。出城之际,既然无人搜查,现下自是安全了。”

    “真的?”

    “怎得?不信你家公子?”少年故意板起脸,语气严肃。

    “我当然相信公子了!”青竹急急辩驳。

    少年挥了挥手,疲惫地合上了眼。“好了,出去陪着你的阿一罢,我累了。”

    “公子!”青竹小脸一红,看着少年眼下的青影,眸中滑过疼惜之意。不再言语,拉起车帘,钻了出去。

    身后的少年却睁开了眼,无人之际,浓浓的担忧显露出来。那晚自旧院逃出后,她与青竹藏身于莫愁湖畔的竹屋。本待天明时分悄悄出城。孰知,竟有人找上门来。还是许久不曾见的相识之人。

    “阿一会些拳脚功夫,可护你主仆二人无恙。”那冷面刺猬如是说。

    他送,她便也收了。毕竟未知的路途不**稳。

    “丽姨···”少年唇形微动,吐出两个字。杏眼中泪光盈盈。

    本不愿深想,只是眼下,无人追及,只有一个可能。丽姨,替了她。

    置于膝上的素手紧扣,纤指骨节泛白。动作间,触到袖中的硬物。

    少年微怔,平复了情绪,才从袖中摸出宫扇。

    宫扇上血迹斑斑,许是那晚出逃时磕磕绊绊留下的。

    杏眼黯然,手指抚过扇面,朝宗留下的订盟之物,凭白污了。

    未知的一切。

    这乱世红尘便是她以后的栖身之所了。

    朝宗,你可能听到,我仍会等你。

    河南睢州城外。

    军帐满布,防河主将高杰率兵已于此处驻扎多日。

    大大小小的军帐间,兵士穿梭,巡察甚谨。其间一袭蓝色身影随意走着,往中军帐而去,显眼至极。

    中军帐前,士兵见到此人忙入内禀告。

    蓝色身影并不停顿,直入帐内。

    “哈哈···先生来了!快,奉茶!”主将高杰大笑着自帅座上走下。

    “不必。”侯方域挥手阻拦,“在下来只是想知那许定国的入城之邀,元帅可应了?”

    高杰粗犷的眉间几不可察地闪过不耐,挥手命侍候的士兵退下,方才开口。“那许定国拥兵十万,夸胜争强。昨日校场点卯,一个个老弱不堪。欺君糜响,本当军法从事,本帅责骂几声,倒也算从轻发落了。今日那厮却托病不来,倒请本帅入城饮酒,定是惧怕本帅重责于他了。”

    侯方域脸色黑沉,“元帅这可算应了?”

    高杰双手背后,嚣张不已,“当然应了,本帅难道还怕他不成!睢州城外,四面皆水,只有单桥小路,也算是可守之邦。明日叫那许定国让出营房,留本帅歇马,他若依了便罢,若不依,本帅便夺他印牌,另委别将,倒也容易。”

    “万万不可!昨日校场一骂,争端已起。自古强龙不压地头蛇,许定国在唇齿肘臂之间,早晚生心,如何防备?”侯方域声厉严色,儒雅之气早已不在,俊脸肃穆,少见的上位者风范。

    高杰一时被那肃穆之气所摄,回过神来怒不可遏,“书生之见!我高杰威名盖世,便是黄、刘三镇也甘拜下风。那许定国不过走狗小将,有何本领,还需本帅防备着他!”

    侯方域冷笑,“尔命休矣!”,拂袖出了中军帐。

    帐外,候着的秣艾急忙跟上。

    “秣艾,收拾行装。”

    秣艾一愣,“公子,这是何意?”

    “归乡!”语气沉硬,竟是丝毫没有回转。

    “···是,公子。”

    弘光元年正月初十,睢州城守将许定国邀防河主帅高杰入城赴宴,夜半伏兵四起,杀高杰于帐下。防河三十万兵马殁。许定国以众降清,清封为平南侯。

    洛阳城北,金谷园中,花木枯败。

    听雪小筑内,熏烟袅袅,驱散了冬末空气中的最后一丝寒气。

    “啪!”棋落声响,白子已成围城之势。

    侯方域指间夹着黑子,思索着破围之计,口中却道,“父亲,您可觉得我做错了?”

    手持白子的老者抬抬眼皮,端过一旁的热茶小啜一口,满意地眯了眯眼。“何为错,何为对。世人眼中的错,对你来说许是对。你眼中的对,世人看来许是错。观念不同,立场不同罢了。”

    侯方域轻笑,“父亲,在这乱世‘百无一用是书生’真是对极了!”

    老者眼都不抬,从容接道,“那说得是你。”

    “······”

    侯方域被堵得哑口无言,半晌,自嘲一笑。前半生倾力朝堂,后半生自那汪泥潭中抽身而退,隐居洛阳,悠哉度日。父亲这份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脸色的气魄,他怕是学不会了。

    “父亲,我还须出门一趟。”寻到突破,从容落子。

    “恩。”老者紧盯棋盘,敷衍地应了一声。

    侯方域摇摇头,起身。

    “回来后准备接手生意。”

    跨出门槛的背影一僵,落荒而逃。

    老者摸着花白的胡须,呵呵一乐,复又埋头于棋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