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一灰
繁体版

王家大户(上)3

    王才算是老实了几年,天天守着病美人媳妇,亲也亲不够,爱也爱不够。有时候,整晚上都能听见他打夯的声音,长工老光棍们都急得烟熏火燎的,睡不着直咽唾沫,王显偷偷地跟他说,让他小声点,王才嘿嘿一笑,不以为然。

    可惜让老爹给猜中了,果然是只种不收,一直没见王才媳妇肚子鼓起来,不过王才不在乎,大哥生那么多,孩子们跟他关系又都好,不行过继一个就行了。

    他依然不下地干活,有空拎个洋炮就进泡子,打不着什么,也能在苇塘里躺一天,晚上吃饭再回来。

    老爷子在世的时候,吃饭要在一个桌子上的,等老爷子过世了,哥仨一商量就分开开伙了。王贵没成亲时跟大哥大嫂,自己娶了媳妇也单出去做饭。王显的意思是勺子没有不碰锅沿的,别再出啥幺蛾子,让外人笑话。可是王才懒,王康氏又干不了活儿,每天还都是到一起吃饭。

    这一年年的,王贵也慢慢长了起来,是个大小伙子了,可就是不长进,整天跟一群半大小子玩,不是把这个弄哭了,就是把那个弄哭了。王显这么一看,也该给他找个媳妇管管他了,就四处托了媒人。半截塔(今万金塔镇一带)那里有家闺女挺大了该出阁了,比王贵大了三岁,一家人都还挺满意的,女大三,抱金砖么。过了彩礼就接回来了,也没有大操办,将近两百来里地,迎亲太招摇,要是遭了胡子就真糟了。

    老王家派了两辆大车,车老板都挑的长工里赶车最好的,老二王才拎着枪押车,去三天,住了一天,回来又三天,就把闺女给接回来了,长得是一般人,不漂亮也不丑。

    王贵心思也不在这儿,圆房还是人家姑娘主动圆的。第二天一早起来就跟一群半大小子去掏鸟窝了,弄得新媳妇哭笑不得。

    以前的女子在家里都有名字的,叫什么巧,什么玲的,但一出了嫁,就得随夫家的姓,中间是自己的姓,后面加个氏,大奶奶就是王冯氏,二奶奶是王康氏,三奶奶本家姓姜,就叫王姜氏。

    等两个兄弟的终身大事都办完了,王显也长出了口气,为啥呢?那个时候穷啊,娶个媳妇太难了,娶到家也养不起,光棍太多了。像他这样有几十亩地的在郎牡吐也算是独一份儿了,等孩子都有家有业,也就放心了。王显是一家之主,把这个家好好地撑起来了,至少在屯邻里也是数得过来,不过慢说在郞牡吐,就是在巴莱,太平山这一带,提起老王家谁不是挑大拇哥呢?有钱,有地,还有枪,也仁义!

    东北三省在中国的版图里一直都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古代属于蛮夷之地,到了满清,入了关,称了皇帝,按说该挺起腰板了吧。可是这皇帝就爱把一些犯人流放到这边,基本都是宁古塔(现黑龙江一带)。有些半路死了,有些半路跑了,跑了没抓住就在奉天府,吉林省一带安家,最开始满蒙通亲,为的是保留少数民族血统。可是满人越来越少,就有了几次著名的大迁徙,关里的汉人到了关外,开始了满汉和亲,久而久之,满族血统越来越少,都让汉民给合亲了,等到了清后期,满族人的地位也越来越下降,一个屯子里有个阿哥,格格也不新鲜。

    这里还有个特点,就是一般不打仗,都在大城市呢,什么哈尔滨,长春,奉天,所以外面的天是总变,今天闹义和拳,明天洋人又打BJ什么的,跟这块土地根本不挨边儿。老百姓就是这样,你闹腾你们的,我种我的地,娶亲嫁女,能不耽误就不耽误,实在不行,我就躲一躲。

    有一天,王才兴冲冲地从外面跑进来:“大哥,大清完了,现在都不让留辫子了。”

    王显慢吞吞地走出来:“吵吵啥?”

    “大哥,现在都让剪辫子呢!县城里的衙门也改了,不叫县大老爷,叫县长,你说有意思不?”

    “嗯,他让剪就剪,他让留咱就留,听他们的就是了,你别乍乍呼呼的,免得惹祸上身。咱们就是普通老百姓,啥是百姓,百姓就是姓百家姓,你让我姓啥,我就姓啥,管你大清还是大总统,咱就悄咪咪地过咱的小日子,听见没?”

    “噢,大哥。”王才的满腔热情一下子冷了下来,他知道,大哥说的对。

    王显的老丈人就是县大老爷,媳妇王冯氏就是大老爷的千金,虽说自己是一介草民,可是每年都要走动几次。

    对于这些形势,自己不懂,也有预判。可是自己绝对不能有过激的表现,一家之主那么好当呢?国事这东西跟老百姓根本不沾边儿,你一个小老百姓跟着掺和啥?他爱谁谁,咱们过日子就好了。他就怕这二兄弟心长草似的再跑了,给你出去当兵打仗去,那心可就操大了。老百姓过日子,图的就是一个稳。

    生活就是这样,日子太平久了,总要有一些波涛。改朝换代了,绺子却没有因为换了大总统就少。

    东北的绺子有很多,光农安县大大小小的绺子就有三百多号,什么腊月红,靠山虎……要说最有名儿的还属老北风,这老北风究竟是个人的外号儿?还是一个绺子的名儿,已经不重要了。

    从清末起一直到开辟,东北这片土地上要一提老北风的名号,都是非常吓人的。绺子大,马多,枪也多,只要是插了千的,基本上都给抢了。

    插千指的是让胡子里专门负责侦查,也就是踩盘子的人看好了后,直接在门上留张字条,告诉这家人,我看上你们家什么什么了,定个时间来取。算啦,既然说到这儿了,就把胡子的一些事情分工都说一嘴,后面遇到时就不再说了。炮手指的是绺子里枪法好的人,有炮手,二炮手等等。先生,指的是绺子里管账的人,大到粮草刀枪,小到柴米油盐都是门清的。先生一般都是大当家的心腹。翻跺,指的是军师,这家要怎么抢,这个仗要怎么打,翻跺说了算。花舌子,指跑腿的,负责来回送信,各个地方联络,大多数是跟别的绺子借人借枪什么的。书匠,当胡子的一般都不认识字,有些胡子是长年的,也有些是短期的,等在家里种完庄稼,一群人按照前一年约的地方集结,趁着庄稼没(读mo四声)人了开始劫道,等快收拾秋了就回家收庄稼,猫冬,临散伙之前再约好下一年碰头的地儿。像老北风这种大绺子是一年四季做买卖的,所以有些人需要往家里写个信、捎点钱什么的,书匠就帮忙给家里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