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季汉阿斗
繁体版

第九十一章 新动向

    刘禅本想着欲擒故纵,让游楚看到汉室与过去的不同,留下来做他的凉州刺史。却没想到,这家伙揣着明白装糊涂,竟然真的捧着金子走了。

    不过,他走时,给刘禅留了一句话:刘家学会了反思,定能再造社稷。曹叡弃守关中,就是亡国的开始!

    虽然赔了一箱金子,但能到这句评语,他也觉得物有所值。毕竟游楚在魏国士族阶层,还是有些影响力的,他的心灰意冷就是魏士族阶层瓦解的开始。

    十天时间匆匆而过,姜维不负期望,顺利拿下新丰,损兵万余,斩敌七千,俘虏八千六百五十三人,魏将邓艾只等带领残部,登船遁入黄河,仓皇逃走。

    姜维用事实证明了,将是兵的胆,屯田兵的战力又高过府兵,完全没必要劳师动众,耗资耗粮从川中征调兵马。

    是以,刘禅颁布军令,着大都督府从各都尉征集府兵六万,与五万屯田兵一到,由丞相诸葛亮,太尉徐庶统一调拨充实各处。

    刘禅对曹魏这次的攻势,就一句批示,消磨敌军锐气,伺机再行反攻。大都督府需要做好防御之后,主动出击的准备,尤其是军需方面的储备。

    诸葛亮、徐庶二臣拱手领命后,大都督府长史杨仪,也呈上来一分奏疏,是冯翊郡太守-马谡的奏疏,他刚刚从夏阳巡视归来。

    “马幼常闲不住了?”

    是的,杨仪这么看。大都督府给他的命令是就地防御,但这家伙闲不住了,郡里的政务不怎么管,见天往夏阳跑,总说魏军要打过来。

    杨仪奉丞相的指令,已经下过三道斥责文书了。但这家伙就是屡教不改,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这家伙是尝着甜头了,街亭一战斩杀张郃,一战封候,总惦记着再升一升。

    但不管魏军,还是朝廷,都没有在那里动手的准备。他就是再急,再上奏疏又有什么用!可朝廷有制,凡事涉及军情的奏疏、急报,必须第一次时间送抵御前,若天子不在,则送丞相、太尉。

    刘禅看了看内容,淡淡一笑,随手递给黄皓,让他把奏疏拿下去传阅。

    “这个马幼常啊!原来也是儒雅之辈,这才几年啊,怎么变得这么粗了,奏疏连修辞都不用了?”

    “近朱者赤,他跟刘琰能学出什么好来!”

    诸葛亮莞尔一笑:“也是,威硕性子直率,为人豪爽,的确是位良师益友。”

    这话,诸葛亮说的是客气的。刘琰就是个坐不住的,作为追随刘备几十年的老臣,现在管着半个雍州,也是每天往下面跑。美其名曰,跟陛下学的,谁说都没用。

    刘禅双手拄着沙盘,眼神落在夏阳城,其地位于关中平原东北隅,距离长安四百二十里,东隔黄河与河津、乡宁、万荣相望,北依宜川,西邻黄龙,南接合阳,却是用武之地。

    对面的西河城连带军港,是进入并州的必经之地。并州,并州,好地方,是河北四州的门户。马谡的这道奏疏,是照着刘禅的心窝上捅的,弄得他痒痒的!

    “相父,太尉,你们打你们的,朕打朕的,怎么样!”

    诸葛亮和徐庶相觑一眼,尽皆摇头,他俩都觉得不怎么样。天子就该干点天子的事,在宫里批批奏疏,主持一下国务,不行吗?非得舞弄刀枪?

    他这一动,可是天雷滚滚,不管是敌还是我,都不得消停啊!就说前次的南阳之战,诸葛亮在中军帐,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要说前次,陛下是为了替汉室争取一线生机,汉室需要全力以赴,他也就捏着鼻子认了。但现在,这个办法的风险还是太高了,稍有不慎就是社稷倾覆。

    诸葛亮和徐庶都知道,陛下是想藏匿身份,潜在军中指挥。可这样,能消除隐患,完全规避风险吗?不能!所以,这事没商量,不行!

    而且,马超、魏延等臣工也以为,天子不可白龙鱼服。打仗的事,还是交给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天子,总不至于强臣子们的差事吧!

    呵呵!笑着指了指马超、魏延:“朕为什么立太子啊,就是知道你们会这么说。朕啊,现在就是盼着他快点长大,他能坐朝了,朕就自由了!”

    可话说回来,这仗,等不到他长大,改打就得打。步步蚕食,吃掉一个座城,就是一座城。魏国的底盘再大,城池也是有数的吧!

    这仗不能照着一辈子打,大汉的百姓已经很苦了,早一点打完,早点恢复民生。他这个皇帝,该顶上去就得顶上去。先帝征战一生,打了一辈子,有什么问题了?

    “盯着朕有什么用?你们得盯着敌人!”

    “而且,前线少了你们几个,魏军不会起疑吗?”

    谋划并州的事,他也能因为马谡的一封奏疏轻易下决定。抬手吩咐黄皓,诏冯翊郡太守-马谡进京。先议一议,然后再说。

    另外,南阳这一块,李恢对阵司马懿,防守有余进攻不足。就按照丞相的意思,由太尉徐庶来统领,李恢副之,就跟着这次的新兵一起到任。

    再令李严坐镇永安,陈到坐镇三郡。他那个便宜岳丈,干惯了偷袭闷棍的勾当,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提防。

    摆手示意散议后,刘禅特地把吴懿留了下来,还让人去准备膳食,他要跟国丈好好喝两杯。

    “陛下,这!”

    “坐,咱们边吃边说!”

    马上要打仗了,吴懿肯定也是要上阵的。上阵之前,去看看闺女,看看外孙也是应该的。刘禅给他特旨,宴后就让内侍带他去。

    吴懿有些受宠若惊,闺女,他自然是想,可嫁到宫里的,吴家不止一个。他那个妹妹,大汉的东宫太后,可不是个省油的灯。

    莫不是他那个妹妹,又闹出什么事来了?

    一想到这个,吴懿赶紧拜服于地:“陛下,您是了解臣的。臣跟她。”

    刘禅无奈的笑了笑,摆手让吴懿起来:“子远公,朕的国丈,你想哪儿去了,朕是再给你行方便,知道吗?”

    虽然刘禅不喜欢吴贵人,但她毕竟生了个皇子,对汉室是有功的。刘禅都听了她唠叨好几次了,不给点方便,耳朵就要起茧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