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者修道记
繁体版

第21章 北邑阴谋

    秦子羽虽怀悲悯之心,却帮不了这帮流落异乡的流民,见战极并无大德,只好痛饮一壶酒后离去了。

    战极思忖,羽林卫的行动并未让他参与,定是城主希望他远离前线,做好后勤的关照之意。

    八月份的时候,武玄城开始严加戒备,世家出入都要城主手令,三大世家都在管控之列。

    好在秦家此时大部已离开,只剩族长、大长老及一众武官子弟,留下守卫家业,与武玄城共存亡。

    族长真如他先前说的,要把这跟老骨头拼在守城上了。

    战极知他想尽世家大族的义务,承担守城重任,已经不打算活了,可还是觉得大可不必。

    秦家,有这帮年轻人呢!

    就在越国七座边城准备充分,等待沙厥人进攻时,意外发生了。

    越国细作深入敌营,探回了沙厥人的犯边计划,所有的细节都公之于众了。

    这突如其来的泄密让沙厥人停止了动作,最后只攻占了一座北邑城就草草收场。

    北邑城地处边陲,只作交易之用,并无战略价值,和七座边城不可相提并论。

    果然,在十月的时候,沙厥人的精锐部族都退兵了,只剩下一支部队留守北邑城,想要和越国和谈。

    和谈的消息传来,风向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沙厥人明显是不想打了。

    到十月中旬时,草原还传来消息,沙厥人和匈罗人发生了交战,可见两方势力亦是敌对。

    仿佛是去年的重演,大战终究还是没来,囤积居奇的商人又是把货物砸手里了,一时物价狂跌,想要脱手者不计其数。

    秦家族长这次也没那么淡定了,因为今年武玄城索要的物资极多,再次退回可是一个大难题。

    等到十一月的时候,所有边城都开始恢复,秦家也有子弟打算回到武玄城过年。

    就在越国为过年喜庆,人人夸赞细作功劳的时候,战极却感到了隐隐的不安。

    沙厥人只是被短暂压下去了,它的亡族之危近在眼前,虽然和扶余国联盟,也不过是回光返照,来年未必打得过匈罗人。

    而最让战极担心的是,沙厥人连年征战,其士兵以及战术一定是最新的,与这种强敌的交锋,越国士兵并未有大败的准备。

    伴随着十一月下旬的到来,战极的不安越来越强烈。

    战极可以确定,沙厥人还是要打仗,并未完全放弃,就算是冬季不利于作战也一定会有动作。

    关键是预判,战极每日里盯着地图看,甚至找来了包含整个草原的大地图,思索沙厥人可能的进攻方向。

    腊月初一,战极没去武备司,去了就得解决秦家物资没拉走的问题。

    他躲在家里看地图,尝试把自己当作沙厥人的可汗,设身处地的思考沙厥人的出路,吞并越国边境的方法。

    待中午吃完饭时,秦子羽登门拜访,来关心下焦头烂额的武阳族弟,他也听说了武备司的事,宽慰一下这个朋友。

    看到碗筷还没收拾,就顺嘴调侃起他来。

    这四十两一斤的米饭,能顶沙厥流民几个月的口粮啊!

    战极听闻,也想起沙厥流民,以及被染红的饮川河,想起羽林卫屠杀沙厥人的事来。

    战极本来陪着笑脸,可想着想着,一个天马行空的计划出现在了脑海中,这下他再也笑不起来了。

    他急步跑回房间,对着地图做出了一个大胆猜想:

    沙厥人的计划暴露,一定会更改计划,如果不走陆路,直接沿着水路入侵,可能会更有效,而原来的计划就成为了诱饵。

    沙厥人这次有扶余国的船只,未必不会合力入侵越国。

    战极看到水路时,立刻想起了刚救下林羽兄妹时,在大坎城客栈里小二的话:

    “大坎城旁的淝河水文特殊,初夏没水,冬天水大。”

    军用地图绘制于三年前,地震之后水文情况或有变化,而这些情况,地图上并无显示。

    七座边城的格局是前三后四,后边四座边城有大河串联,水路畅通。

    如若沙厥人用船搭载士兵,从后侧突袭,那前面三座城池形同虚设,有背腹受敌的危险。

    有了这样的想法后,战极冷汗不断,如果真的沿水路杀过来,恐怕金刚城首当其冲,秦家会遭遇灭顶之灾。

    金刚城本是最安全的城池,世家子弟都把它当作后方,秦家也不例外,但沿着水路杀过来,武玄城反而是更安全的。

    沙厥人的流民也多从水路过来,此番被驱赶,未必不会记恨在心,提供水路情况给本族军队。

    战极越想越心惊,及时稳住了情绪,不乱猜。他迅速穿上棉衣,也不再管秦子羽,快马来到外城的坊市。

    不用他人指引,他就轻车熟路的找到外城的大总管——吴刚,他是五位外城总管的老大,战极找他核对一事。

    这位长辈看战极急匆匆的,急忙给他递茶喝。

    战极顾不得礼节,一把把他拉到后厅,示意有重要的话说。

    吴刚虽然不悦,还是会意之后带他到隐秘院落,略带怒气的说:

    “武阳贤侄找我何事,城主府又有交代了吗?”

    战极这才赔礼,开口问道:

    “吴叔见谅,因为受族长之命,不敢耽搁,有话需要专门问您,请不要怪武阳无礼。”

    吴刚见秦武阳受命族长,也不再生气,摆手不再追究。

    战极这才说明来意:

    “族长让我问,最近三年里,有哪些水路在冬季水量增加,可以行驶大船?”

    吴刚听了,放下心来,依次说了水文奇怪的河流。

    战极听到后,脑子飞速旋转,快速拼凑记忆中的航路,证实水路入侵越国的可行性。

    等吴刚报完水路名字,战极已有结论,急忙行礼拜别,示意即刻就要回话。

    在回去的路上战极思忖,自己今日脸色未免可疑,就吃饱喝足之后才回去。

    第二日,战极易容成了一个魁梧汉子,用了他早就准备好的假身份,单骑出城。

    由于武玄城早就放弃了戒严,战极出去非常方便。

    出城之后,战极沿河道而上,依次探查水文情况,实地询问冬春两季的水流变化。

    果然,战极猜想完全成立,军队所用的地图有很大问题,很多河流的水量都异常。

    他探查时间超过三天,休息吃饭皆在马背上,大腿都已磨出血来,也不敢耽搁。

    等第五天,他一瘸一拐的回到武玄城时,他已经完全明白了沙厥人的算盘。

    北邑城的军队只是个幌子,真要打仗也一定是走水路,他们打下那里,只是为了里应外合。

    如果沙厥人的军队发动突袭,北邑城的军队趁势进攻,三座边城必破其一,到时沙厥骑兵可走陆路返回。

    可行性有了,就是不知道沙厥人怎么计划的。

    幸运的是,三长老也回来了。与其他人回来过年不同,三长老变卖了所有东西,和沙厥人的生意不做了。

    虽然秦家照常运行,但战极已经起疑,专门去拜见三长老了解最新情况。

    一年未见,秦武阳的身材愈发壮实,全身都散发着英武之气,让三长老眼前一亮,热情招待了这个后辈。

    经过细谈,战极才知道沙厥人仍在备战,从扶余人手里拿到了大批物资。

    战极见长辈看重,就趁机提出一个请求:

    他要看三叔带回来的账本。

    三长老此时,只觉得此子英气逼人,可得好好照顾。

    于是,三长老欣然应允,带战极到书房查看。

    战极一目十行,记忆又极佳,很快就发现最近三月里,账本的物资上多了“三环草”这种物资,这东西从没出现在以前的生意上。

    战极询问三长老之后才知道,“三环草”是防止马呕吐用的,其他商人都没资格做这个生意,挺不容易争抢到的。

    一瞬间,战极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这是为了马匹在海上颠簸准备的,沙厥人真的要走水路。

    三月之内,必有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