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在年代剧里的小市民
繁体版

第13章 吃饭、买书、买票

    因为周平安情知自己安排的这仨菜都比较耗费时间,所以,趁着等菜的功夫,就把从自家二叔那里得到的消息,大略的给老赵说了下。

    也让老赵明白了为啥胡建设会从原定的‘册籍员’,粮店的二把手,一夜之间变成了现在可有可无的‘付粮员’。

    说实话,胡建设能成为付粮员那都是周二叔给胡副局长留面子了,不给面子的话,就会在事实上成为在二粮店打杂的碎催。

    听完周平安语焉不详的解释,回想起周家二叔以往的工作作风,再看看这次轻易就被反转的事情,老赵暗暗咋舌,不由的在心底为老胡和小胡默哀三秒钟。

    “原以为还能在退休前看场龙争虎斗的大戏呢!”老赵不无遗憾的暗叹。

    同时,对眼前的周平安也更看重了几分。

    有知识,有文化,还有靠山,为人四海,做事还有分寸,着实是前途无量啊。说不得,等自己退休后,接自己班儿的老三还得仰仗人家呢。

    想到这里,赵主任脸上的笑容更加真切了许多。

    只不过老赵那满脸的老褶子,看的周平安,直在心里犯嘀咕。

    他还不知道,自己的地位,已经悄悄的被老赵给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

    饭店的上菜速度真的是慢的可以,他们爷俩干都聊了十多分钟了,不光一个菜没上,连酒都没给端上来。

    就这,周平安还不敢催人家,毕竟“不得无故殴打顾客”这副大字就明晃晃的挂在饭店的墙壁上。

    花钱吃饭还得看人家脸色,这特娘的也算是时代特色了!

    就这样,老赵和周平安爷俩就这么干巴巴的坐那儿,有的没的的扯了将近半个小时,终于在聊无可聊之前,服务员才把他们点的酒、菜端了上来。

    嗯,应该是看请吃饭的周平安穿着上不是一般人,觉得被请的老赵更不是一般人,所以,没让他们自己到厨房门口端菜去。

    见菜上桌,赵主任也顾不得絮叨了,更顾不得矜持,甩开膀子,咧开血盆大嘴,露出后獠牙就是一顿猛吃啊。

    一口饺子一口肉,噎着了喝口莲花白顺顺,“兹哈”一声,然后继续低头猛吃,形象的解释了什么叫做狼吞虎咽,什么叫风卷残云!

    周平安本来还想细嚼慢咽,细细品味一番的,可结果一看老赵这‘吃绝户’的架势,哪还敢装模作样呀,赶紧也跟着抢食吧。

    到最后,三大份的肉菜,被两人吃的干干净净的,连剩下的菜汤都被老赵蘸着饺子吃了。

    将最后一点儿红烧汁扒拉进嘴里之后,赵主任这才恋恋不舍的放下筷子,只见他一边哼哼唧唧的摸着肚子,一边对着光溜溜的盘子指指点点,做着点评,

    “今儿,这顿饭,我算是过瘾了”

    “这盘抓炒鱼片,属于清宫御膳房的四大抓炒代表之一,这菜讲究的是色泽金黄、外脆里嫩,明油亮芡,入口香脆,无骨无刺,有酸、甜、咸、鲜之味。不过,咱吃的这份,稍微差点儿火候。”

    “酸菜白肉是由白煮肉演化而来的一道传统京菜,蒜泥白肉可以说是它的同门兄弟,是咱老北京人在初夏时节吃的一道美味。不过,按说啊,砂锅白肉一定要是肥瘦相间的硬肋五花肉,这样煮出的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有肉香够滋润。今儿,这菜用的是后鞧肉,吃起来稍微有点儿柴、塞牙。”

    “要说最得我心意的就是这饺子,茴香馅儿的。这味儿地道!百吃不厌!”

    满嘴油光的老赵在点评的时候,也不忘吧唧着嘴儿,也不知从哪儿掏得一根小棍儿,歪眉斜眼的剔着牙。

    “你说也怪啊,这茴香饺子,不管是素的还是荤的,你说我怎么就吃不够呢?”

    老赵对于今儿中午的这顿大餐,可谓是心满意足,说来都让人唏嘘,他,堂堂二粮店的话事人,都有两年没吃过这么丰盛的饭菜了。

    对于老赵提出的关于茴香方面的疑问,周平安懒得回答。

    老四九城人对茴香饺子的无比钟爱,那都是众所周知的。有些老四九城人直呼它为“浑香”,浑身都香!他们认为,只有填充茴香馅料的饺子才能真正称得上是“四九城饺子”。

    要知道,在四九城,并不是每个人都爱喝豆汁儿,但是一定不会有人不爱吃“浑香”。

    此时,周平安也是吃的顶到嗓子眼了,不是他没出息,是这氛围在这摆着呢,身边人都在那狼吞虎咽,看的他也是食欲大开,一时间没控制住。

    再说了,凭借过人的身体素质,眼疾手快的周平安,可是消灭了大半的饭菜!

    其实以他现在的饭量来说,还能再吃上这么一份的,但是挡不住他吃的太快了啊,还没等这口饭菜进入肠胃消化呢,下一口就塞进嘴里了。

    一时之间,都被吃顶了的老赵和周平安,不约而同的都瘫坐在椅子上了。

    “来一根?”

    “行,来一根就来一根”

    俩人相对而坐,抽了两根烟之后,这才瞧见服务员看向他们两人的眼光有些不善,明显摆出了一副要过来赶人的架势,于是,赶紧收拾东西走人。

    毕竟,下个饭店再被人往出赶,太不体面了,还是主动点儿的好。

    就这么的,老赵和周平安扶着腰,慢慢的踱出饭店。

    扶着自行车,周平安对着老赵摆摆手,说道,“您先回去,我去买点东西,顺便消消食。”

    “行,去吧,早点儿回来。”老赵挥挥手,扶着自行车走了。

    饭店离潘家园不远,现在是中午一点钟左右,摆摊的是没有的,这是1965年,摆摊早就不允许了。

    但是这里有好多的门头房,要么是合营的,要么是国营的,和后世相比,里面的东西都是有保证的。

    周平安扶着自行车,慢慢溜达着,看到一个以古籍为主的商店,于是就停下脚步,停好自行车后,走了进去。

    店里的活计一点儿也不热情,抬头看了一眼进来的周平安,然后就继续懒洋洋的坐在一边。

    书架上的书是真的不少,各种雕版印刷的名著,名家收藏的典籍,周平安对这些东西兴趣不大,所以看看也就过去了。

    这时,他在角落里发现了一些手抄的书本,看起来也是有些年头了,被装在两个脏乎乎的大樟木箱子里。

    周平安弯腰随手拿起了一本,随便翻了翻,这一翻不要紧,顿时来了兴趣。

    这本书是一位跟随‘紫阳山人’修道的人,听道之后,写下的一些关于修行方面的心得体会。

    不懂的人看到了,只会觉得聱牙诘屈,晦涩难懂,但在懂行人的眼里,千金难求。

    而周平安恰巧就是一位稍微懂行的人,他就知道一位自号‘紫阳山人’的人。那就是被全真道尊为“南宗始祖”的张伯端、张平叔,号紫阳,敕封紫阳真人。

    张伯端是北宋内丹学的集大成者,早于全真教。他主张以内丹为修仙途径,而以“性命双修”为其内炼大旨。认为以人体为鼎炉,以人的身心中的精气为药物,以神为火候,通过内炼(炼神返虚),使精气凝聚不散,结成“金丹大药”。

    虽然这本书不是‘紫阳真人’的真迹,但是能跟随他修道的人也必定不会是位默默无闻之辈。

    压抑住心中的喜悦和激动,周平安微闭双目,用不甚熟练的‘神识’将大木箱里的书籍‘扫视’了一遍,确定都是差不多类型的书籍之后,睁开双眼,深吸一口气,慢慢吐出。

    然后,做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扬了扬手里的那本书籍,侧身看向坐在一旁的伙计,问道,“这些书,怎么卖?”

    “一本两毛”小伙计没有抬头,直接说道。

    “一共有多少本?”周平安又问。

    “啊?你打算都要啊,一共一百三十多本。算你一百本三十本吧”小伙计终于站了起来,往周平安跟前儿走来,边走边说。

    “行,我都要了。一百三十本,二十六块钱。这样,我给你二十八块钱,多出来的那两块钱,就当是我买这两个箱子的。今儿出来的急了,我也没拿个袋子。”

    周平安一边掏钱,一边和小伙计商量道。

    结果嘛,小伙计自然是同意的。毕竟,店里只会登记书籍的价钱,而不会登记箱子的价钱,对于小伙计来说,二块钱,都等于他一天半的工资了。

    和热情的小伙计,把两大箱子书抱出来,然后摞放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周平安也就没有继续逛下去。

    转过街角,后座上的两个箱子就变成了一个箱子,再转个街角,自行车的后边就又变的空荡荡了。不消说,两个箱子,都已经被周平安放到了板房空间当中。

    今天的收获让周平安感到很是满意,开始蹬着自行车往粮店儿方向驶去。他现在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研究下这些书的内容了。

    转了几个弯,大概就在大杂院和粮店中间的位置,一条胡同里,有个熟悉的身影,哦,是聋老太,她和一个头戴围巾的中年妇女正在小声的说些什么。、

    然后,就见聋老太偷摸的给了中年妇女一些东西,中年妇女收下东西后背过身查验了下,又转身给了聋老太几张一块的和五毛的钱。

    看来这就是聋老太倒卖粮票的地方了,周平安暗自把这个地址和那个带着墨绿色头巾的中年妇女记在了心里。

    一个孤寡老太太,绝对不是普通人家出身,看她平时的穿衣打扮,走路姿势和不自觉间表露出的气质、气势,明显就是个能‘做主儿’的人。

    这个聋老太到底和易中海是什么关系?

    还有她为什么会对非亲非故的何雨柱那么好?

    为什么会找个绝户给自己养老?就因为绝户没孩子,就会对她特别上心?

    易中海呢?不让何雨柱结婚,要结婚也必须得自己给他挑选对象,是不是也有想着让何雨柱绝户的目的?

    毕竟,一个能说会道的人,一个技术上屈指可数的八级钳工,见多识广的,是担心把别人的孩子养大了,再把他这个后爹给扔出去吗?

    想不明白的周平安摇摇头,后悔自己穿越前,没有把‘情满四合院’的剧情好好的多看几遍。

    结果弄得现在自己对大杂院里的‘好邻居们’都是一知半解的,烦人。

    沉浸在自己思绪里的周平安,连聋老太什么时候走的都没有发现。

    “老弟儿,需要点儿啥票?我看你站这儿老半天了。”

    一个穿着一身打着补丁的青色工装,用围巾挡在眼睛下方,三十来岁的男人,走到周平安的身前,轻声问道。

    和周平安说话的时候,也不忘左右转动脑袋,观察着周围的动静。身子还拧着一股劲,看的出来,一旦有个什么风吹草动的,这哥们儿,绝对跑到比兔子还快。

    “肉票、细粮票有吗?”周平安问道。

    肉票、细粮票则是准备万一再到饭店请客吃饭时用的。

    “有,有,有。我都有,来,这边说话,这地儿人多眼杂的。”说着,那人拉了周平安一把,先走进了旁边的胡同里边。

    “肉票八毛,细粮票三毛。”

    那卖票的一看周平安的脸色不虞,赶紧解释道,“您可千万别嫌贵,全四九城都是这个价,我一斤都赚不了您几分钱。”

    卖票的说的价格都是票据面额一斤的价格,好家伙,比买到实物的价格还贵。

    “有多少?”周平安问道。

    “肉票,半斤的有三张,三两的有五张,二两的十张。细粮票,总共有十三斤六两。”那人一边扒拉着放在斜挎包里的票据,一边在嘴里念叨。

    “算算吧,我都要了。”周平安说道,心想,反正平时吃的都是空间里物资,这些票,也只是为了以防万一而已。

    “都要啦?好,呵呵,肉票,加起来是四块钱,粮票,四块零八分。总共是,八块零八分钱。您给我八块钱就行。”那人说着将数好的一沓票递给周平安。

    “给,正好八块。”周平安也拿出了钱,递给对方。

    于是,一手交钱,一手交票,两人完成了这次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