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四方
繁体版

第一百七十五章 谁说女子不如男

    “父王说笑了,好像我是女儿身就做不出一番事业一样。谁说女子不如男,虽然女儿不是男儿身,照样不会让您老人家被淮恒侯所欺辱。”

    听到君姬的话,君襄公笑道:“还是乖女儿懂事,有你在,我就放心了。”

    姬放听到君襄公这么说,好像自己很无能似的,连忙表明自己的态度:“我也不是不能打啊,要是父王肯把兵权给我,我肯定能打的。起码比姬行要强得多,他虽然是宗室,却已经年纪颇大了。与其让城卫军在他手里窝窝囊囊的,还不如给我呢。”

    “胡说,莫要小看了他。姬行虽然没有打过什么大仗,却也是一个老将了。在宗室当中最知兵的就是他,我自然得依仗他。别的不说,就说眼下这些大将,谁能在危难之时最为忠心?如果别的时候,可能哪个都是忠臣。可是在必败之时,最靠得住的还得是自家人。其余人投靠淮恒侯,照样能保住自己的富贵。

    淮恒侯能容人,这也是他能够成就霸业的一个优势。可是他能够容忍别的将领,却容不下姬行。不是他的度量变小了,而是因为姬行他姓姬,是我君子国的宗室。他与我们血脉相连,这一点永远也无法改变。所以我不担心他会倒向淮恒侯,这就足够了。”

    “你看看,这可不是我自己不愿意去拼杀,是父王不准啊。姐姐,你说是吧?”

    君姬笑道:“对,是父王不准。父王只有你这么一个儿子,自然不会让你去冒险。你也别在这埋怨父王,还是去跟那些骑兵将领好好联络一下感情吧。等到出了城,在遇到接应的勤王大军之前,这是我们唯一的依靠。万万不能让将士们寒心,否则城破之时,就是我君子国绝嗣之时。”

    “姐姐,你可别在这吓父王,真会吓到父王的。好了,我这就去骑兵那里看看,让他们知道王恩浩荡。”

    看到姬放走了,君襄公再次叹气:“姬放确实不是一个合格的储君,可惜了,你要是男儿该有多好。姬放去做事,我是不放心的。他去笼络那些骑兵将领,说不定非但笼络不成,还会得罪人。你是不是提前预备一下,防止有什么不测?”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姬放既然是储君,自然没有必要低声求人。他去了就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又何来得罪人一说。等到破城之时,那些将领听话还好,不听话就都杀了。我手下的黑甲军虽然只有三百人,却都是敢战之人。就算是临时替代那些原有的将领,也是不碍事的。”

    “你早有准备就好,不过不到万不得已之时,还是不要行那凶险之事。毕竟临阵换将也是犯了大忌,如果惹来哗变,可就再也没有逃脱的办法了。”

    “父王所言有理,除非到了必要时刻,绾绾自然不会那么做。所以眼下还得再拖几天,让乞活军形成战力。”

    君襄公听到此处,又皱起眉头:“那个姜铁心确实有本事,可是越是有本事的人,反而越让人担心。他靠得住吗?”

    “这个姜铁心原本只是一个伍长,现在能够变成平淮伯和左偏牙将,可以说是一飞冲天。我们能够让他一飞冲天,就是对他有了知遇之恩,他自然会回报我们。

    其次他本是一个伍长,又没有参加过选锋军,跟淮恒侯没有半点联系。而且他的爵位是平淮伯,光是这个名字就足以让淮恒侯灭了他的九族。而且他之所以受封爵位和得封大将都是因为坏了淮恒侯百战十年的好事。这种人淮恒侯是不会放过的,破城之后除了我们一家子以外,他是平淮伯最想杀的人。

    所以就像父王不会觉得姬行会投降淮恒侯一样,姜铁心也是不会投降的。他想要继续富贵下去,就只能保住我们君子国。他这人能耐还是有一些的,我相信他的乞活军能够派上用场。”

    君襄公笑道:“想要富贵好说,只要能派上用场,寡人是绝对不会吝啬于赏赐的。”

    在君襄公跟君姬躲在城楼里对局势进行分析的时候,城下的淮军已经吃过了饭,开始三三两两的相互整理战甲。那些被他们抓来的百姓也跟着混了一顿稀饭和碎饼子,补充了一点因为背负土袋和挖坑堆土山所耗费的体力。

    等到他们吃饱喝足以后,上头的军令就已经传来:“全军预备,等待攻城。”

    选锋军是何等精锐,一旦动员起来,速度比一般的军队要快得多。才不过半盏茶的功夫,全军都已经披甲完毕。弓箭手取出羽箭,普通步兵一手拿刀,一手抓着云梯随时准备蚁附攻城。

    城头上的城卫军看到城下的动作,知道淮军攻城在即。立刻就通知姬行,姬行看到下面的场景,马上吼道:“快把金汁烧热,一会先用金汁。石和滚木也在后面候着,等到金汁用完了,就用它们给我砸。”

    金汁就是人的粪便熬制出来的东西,加热以后能够直接灼伤人的皮肤,让伤口无法愈合。中招的人多半用不了几天就会死掉,是守城的时候最为阴损的武器。

    按说君子城这么一个大城,城内堆积的人粪尿会有很多。可是君襄公偏偏是一个爱干净的人,最是看不惯城中乌烟瘴气的样子。上有所好,下面的人自然会按照他的喜好去做事。所以君子城比绝大多数的诸侯国都要干净的多,城中居民的粪尿都会有专人收走运到城外卖给农民肥田。

    所以一打仗人们才会发现最不该缺的金汁,尽然并没有存放多少。往日的粪尿都已经运走,只能靠这几日的积攒。可是这几日又偏偏大部分人都饿肚子,吃得少自然拉的也不多。想要多攒一些粪尿,都不是一时半会能攒出来的。

    出现短缺的不止是金汁,石和滚木也不多。好在前几日淮军被困在河对岸,所以还能捡回来一些石和滚木。可是因为对岸的淮军也会放假,只能晚上借着夜色干活。那些石和滚木有又都是很沉的东西,实在是不好搬运。所以能够运回来的不过是扔出去的三成,让军需官的头发都愁白了。

    这还只是大件的东西,像羽箭之类的东西更是没法补充。毕竟这些羽箭为了防止被对手捡去利用,都是事先做好手脚的。一旦射出去碰到硬点的东西,羽箭的箭杆就会受到损耗。有的会折断,没有折断的也承受不住下一次射出的力道。

    淮军没法捡回去用,城卫军也别想二次利用。所以他们只能眼看着羽箭射出去,然后自己的箭袋当中的羽箭数目越来越少。这让他们感到没有安全感,下一次射箭的时候也就愈发谨慎。

    这样倒是让他们的命中率有所提高,可是射箭不仅仅命中率很重要,箭雨的覆盖率也很重要。射出去的箭少了,给敌人的威慑就会不足,照样会无法压制住敌人。

    淮军整队完毕以后,齐英才就对郑基说道:“你这一次不用上战场,可是也不能闲着。你去指挥那些抓来的百姓,让他们也跟着攻城。我不要你的理由,只要看到你的成果。攻城的百姓,只要往上爬就够了,别的事情我也不指望他们做。”

    “是,将军。”

    为将者都是铁血的,做不到这一点的人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将官。郑基自然是合格的将官,他上一次有异议,也不是可怜这些百姓,更多的是从大局来考虑。

    既然现在上面的长官乃至淮恒侯已经顾不得此战牵涉百姓的不良影响,考虑的只是一战的成败。那么身为一个都统,郑基不能再考虑太多,只能按照长官的意思来行事。

    所以他接令以后,来到那些可怜的君子国百姓面前。对着他们大声说道:“你们上一次的表现很好,所以上面决定给你们一条生路。”

    百姓听到这话,各个都很高兴。本来一片死灰的脸色开始泛起红光,他们之前一直害怕淮军说话不算数。怕淮军填平护城河以后,会把他们这些人全都杀了。谁知道填平护城河以后,又要挖土山。只是干些活也就罢了,他们多半都是农民。干惯了农活,也不怕出力气干活。谁想到现在淮军竟然真的肯给一条活路,这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事。

    结果这些人没高兴多久,就听到郑基接着说道:“想要活命,其实并不难。只要你们爬上云梯,上了城头,自然就可以活。”

    “啥,还要我们攻城?”

    “我们只是农民,不会打仗啊。”

    “将军,行行好,就饶了我们吧。”

    七嘴八舌的讨饶声,让郑基的耳朵有些疼,他烦躁之余就吼道:“别在这叫嚷,乱了军纪可是要挨刀的。你们听我说,我们不是让你们去攻城。你们不用拿刀,甚至连棍子都不用拿。你们手里没有兵器,上面的城卫军不会拿你们怎么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