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四方
繁体版

第一百七十六章 谁能活下来

    “你说的倒是轻巧,可是我们只要爬云梯,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参与了攻城。上面的城卫军又不是稻草人,怎么会装作看不见。他们一旦看见我们攻城,就会朝着我们射箭,不会有半点犹豫的。之前那些黑甲军就朝着我们射箭,也没见他们饶过我们。”

    这么条理清晰的话,一般人说不出来。说这话的人,虽然穿着也很寒酸,可是看那气质却分明是读过书的人。这种人如果在淮国,自然是宝贝。可是在这里,却是必杀之人。不把这些明事理的人杀光,就无法完全控制这些抓来的百姓。

    郑基一挥手,就有亲兵上去抓住这人,然后砍下他的头。此人的头被悬挂起来,其余的百姓顿时不敢说话。看到他们都老实了,郑基就接着说道:“危险自然是有的,可是总比像这样直接被一刀砍了要强吧?

    你们只是在我们前面爬云梯就够了,能够爬上去的自然能够得到城卫军的庇佑,就有了一条活路。不肯爬云梯的人,就只有死路一条。你们只要稍微动脑想一下,自然知道哪一条路更好。

    反正两条路我已经摆在你们面前了,怎么选择就是你们的事情了。我给你们半柱香的时间,半柱香以后就会攻城,到时候你们就再也没有选择的机会了。”

    郑基说完以后,就让人点了半柱香。就在他准备离去的时候,有人跪在地上喊道:“将军,你给的两条路都是死路,给我们一条活路吧。我死了不要紧,可是不能一家老小都死在这里。求您行行好,只让我们这些男人去,女人和孩子就放她们走吧。”

    看到这个跪在自己面前的汉子,郑基摇摇头:“这场仗注定是要打下去的,听话的人才有可能活命,不听话的人只有死路一条。这一次我不杀你,你们一家在这半柱香的时间里好好团聚吧。至于谁能活下来,不是你能求来的,也不是我能决定的。谁能活下来,得看天意。”

    郑基离开以后,百姓待着的地方传来一阵阵哭声。可是百姓哭得再惨,也不会让上面的大人物有半分不忍。在中军大帐端坐的淮恒侯跟身边候着的齐英才说道:“可以开始攻城了。”

    齐英才得令以后,立刻去传令:“国君有令,开始攻城。”

    随着一声令下,攻城车推了出来,跟在攻城车后面出来的士卒也开始小步前进。然后他们的速度越来越快,直到变成冲刺。

    这些人跑到城下,然后将云梯架起来放到城墙边上。之后他们没有爬云梯,而是就地想办法加固云梯,避免被城上的城卫军给推开。

    攻城车对着城门进行撞击,然后城头上就开始往下泼金汁。不过因为距离稍远,金汁落下来的时候已经凉了。虽然能够让已有的伤口感染,却没有办法去灼伤这些士卒。

    没有办法,只能用羽箭进行射杀。可是羽箭射不穿攻城车,甚至礌石和滚木也无可奈何。城卫军不可能干等着城门被撞开,他们冒着从土山上射过来的箭雨。将装着火油的坛子扔下去,然后用火箭点燃探子破碎以后撒出来的火油。

    攻城车着火以后,渐渐地就无法再提供足够的掩护。然后礌石被抛下去把攻城车砸碎,剩下推车的士卒就会受到箭雨的侵袭,很快就被射杀殆尽。城门外只留下一地碎屑和死掉的淮军尸体,城门总算是保住了。

    远远看到此景,淮恒侯摇摇头:“守城的城卫军能够冒着箭雨来将城门守住,看来他们士气未失,眼下还不是大举进攻的时候。那些君子国的百姓怎么样了,能参战否?”

    “属下已经派郑基去动员他们了,这些百姓得知能够为国君做事欣喜异常,自然没有不愿意的道理。”

    听到齐英才的话,淮恒侯摇摇头:“你莫要哄骗寡人,寡人不是君襄公这种藏在深宫当中的懦弱之君。寡人在民间游历过,知道这些普通百姓的心思。他们或许不会对君襄公有多少感情,可是也不会对我淮恒侯就有什么钦佩之情。

    所以能战与否,你只管讲来。如若用上他们以后又惹出来乱子,这可是失察之罪。平日里或许这种罪过算不得什么大事,可是今日不行。今日是两军开战之际,容不得半点马虎。”

    “末将不敢延误军机,那些百姓虽然未必情愿。但是在眼下的处境下,他们除了攀爬云梯以外,没有别的活路。我军当然不会指望他们能够拿下城头,只不过是让他们分担掉一部分羽箭,减少我们的损失而已。

    城头上的城卫军不射杀他们,我们的士卒就能跟在他们身后爬上君子城。如果他们射杀这些百姓,就会浪费掉很多羽箭。更何况城卫军不是打过很多仗的老兵,只是守卫都城的门面军队。看上去威武,实则都是些软蛋。这些百姓当中或许就有他们的亲戚朋友,亲手射杀自己的熟人,总归会让他们的心理受到很大的压力。时间一长,他们自己就会没了斗志。

    到时候城卫军的士气耗尽,就是我选锋军一句破城之时。”

    “好,你心里既然已有成型的规划,我也就放心了。如果不是逼得没办法,我是不想这么做的。经此一仗,就算胜了,我淮军恐怕也再也没有以前的盛名了。”

    齐英才一贯心细,看到淮恒侯很惆怅,就跟着叹气:“国君的仁慈,我们都是晓得的。只是没办法,一将功成万骨枯,想要成就霸业就要有牺牲。经此一役,对国君的威名损耗很大,确实是无法像以前一样,再行王道之风。可是以王道能取得的天下,以霸道一样能取得。国君既然已经有中州霸主之名,就该让他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霸道。”

    “好,说得有理。”淮恒侯紧皱着的眉头舒展开来,“以霸道取得天下,哈哈,我淮国兵威远播于天下,本来就该以霸道来取天下。你去做事吧,我等你破城的好消息。”

    “得令。”

    齐英才出了中军大帐,却前面亲自指挥。他让副将给郑基传令,让他发动手下的百姓攻城。郑基看到了令旗,就回到关押百姓的地方。此时半柱香还未燃尽,可是已经没有时间等了。

    “去攻城吧,为自己求一条活路。”

    百姓没有办法,虽然明知此去是送死,却依然站了起来。毕竟送死的路上还能活一会,好过现在白白被杀。更何况万一自己运气好,能够爬上城头而不死呢。

    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但是终归还是可能的。谁都想成为那个幸运儿,谁都觉得自己有机会。看到大多数人都走了,刚才求饶的那个男人却依然坐在地上。郑基觉得这个男的有些可怜,却依然不会心软:“杀了。”

    命令一下,就有亲兵冲上去,一刀砍断了男人的脑袋。他的妻儿还没哭成声,就同样被砍成两段。郑基回头去看战场,这时候那些百姓已经接近云梯了。

    这些百姓虽然都是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不过到底也在战场上待了几天,多少已经有了躲避弓箭的意识。他们佝偻着身子来到云梯前,然后开始你拥我挤的向上爬,似乎早爬上去的人真能更容易的活下来。在淮军的呵斥上,才分散开免得被城卫军一网打尽。

    淮军身上披甲,百姓却都是衣衫褴褛,两者很好区分。可是要想不伤到百姓却又射杀跟在他们身后的淮军,就有些难以办到了。

    云梯上通常都是两三个百姓在前,然后跟着一个淮军。之后又是两三个百姓,然后再跟上一个淮军。他们排成队列往上爬,让城头上的人根本就不好区分。

    从城头上射下来的羽箭因为士卒的迟疑而变得有些稀疏,就在此时,大将军姬行发话了:“国君刚才说的话还犹在耳边,此乃国战,决定的不止是君子城中的百万人命,甚至决定了整个君子国的国运。为了君子国,就不能没有牺牲。传我军令,但凡是城外的人,无论是否我君子国的人,都是敌人。只要他们向君子城发动攻击,就一律射杀。如有违抗军令者,无论官位大小或者爵位高低,统统杀无赦。”

    军令是残酷的,没有任何人肯违抗。所以当大将军的军令到达以后,城头上的羽箭再次变得密集起来,射的下面的人纷纷坠下云梯。这一刻无论是淮军还是百姓,性命都是同样的脆弱。

    当第一波爬上云梯的人都攻击落地以后,形势没有刚才那么危急。为了节省羽箭,城头上就停止射击,改为往下浇滚烫的金汁。

    金汁已经在锅中煮了很久,早就沸腾起来。这会一被浇到人的身上,中招的人立刻鬼哭狼嚎起来。他们捂着自己的伤口嚎叫,不敢继续往上爬,甚至直接抓不住云梯,从上面直愣愣的一头栽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