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四方
繁体版

第一百九十四章 阳谋

    住【MM.mm.】,!

    淮恒候可以讥讽一下君襄公,可是别人即使也知道君襄公为人懦弱,却不能说出来。百度MM,更多好看。因为毕竟人家也是一国之君,如果这样说出来并嘲讽一番,岂不是让同为国君的淮恒候感到难堪。

    “此行军中所来的诸位将领当中,你们三人是最为出色的。现在对君子国接下来的军事打击该如何进行,寡人想问一下你们的意见。”

    淮恒候虽然在诸侯之中有霸道之名,但是通常对待臣民还算宽厚。所以那些在军中曾经立过功劳得老将,虽然有些能力已经渐渐不行,却还占据着高位。

    但是淮恒候又是一个现实的人,所以不会在军事上受到那些老将的拖累。所以军中但凡有能力的年轻人都会受到重用,因此郑基即使只是临时提拔为都统,却能连续两次担当组织攻城的前线指挥。

    包括这一次组织临时军议,齐英才只是拉来了郑基和跟其他老将相对年轻一些的尤克里。他并没有喊其余人,淮恒候也没有喊来其余人的意思。

    这些年轻人只要能够证明自己的能力,在一场大战之后往往就能取代那些老将担当高职。尤克里就是这样上位的,现在郑基其实在走他的老路。

    军议是一件大事,因此越是位高权重者发言越是谨慎,不会随意开口。看到别人都不说话,职位最低年龄也最小的只好首先说明自己的想法。

    在君子国的大殿上,郑基表现得很嚣张。但是在淮军大营之中,他的表现又极为谦卑。明明已经得到淮恒候的赐座,可是说话的时候还是先站起来,然后才说道:“末将的意见,还是打击那些勤王军,并且从中招降纳叛。然后截断君子城和其余城池的联系,让他变成一座孤城。”

    “郑基,这是你在君子国大殿上吓唬君子国君臣的话。如今真的要这么实施,岂不是一开始就把自己的战略暴露在敌人面前。”

    听到齐英才的疑问,郑基严肃的答道:“谋略有两种,一为阴谋一为阳谋。这一次我想的就是阳谋,君子国明知我军要怎么做,却又无法打破我军的人部署。

    所以围城到最后,君子城内的军民会彻底失去斗志。最后一定会不战而降,这才符合君襄公一贯的为人。”

    “哈哈,好,说得好。懦弱是君襄公的本性,虽然他一时色厉内荏,但是终归还是会回归本性。”淮恒候评价完君襄公以后,又跟营中另外两位大将问道,“你们两人,觉得郑爱卿的阳谋,是否可行”

    尤克里的资历到底要低一些,此时只好先说自己的意见:“我觉得郑基的计划,但是也有成功的可能。难点在于我军能否获得足够的补给,和兵力的支援。补给可以从君子国劫掠,但是伤亡士卒的补充主要还是得从淮国得来。

    虽然郑基的计划当中提到可以招降纳叛,但是那些叛军只可以用来当炮灰,主要力量还得是我们这些淮国来的士卒。百度MM,更多好看。

    毕竟以往的选锋军里面都是各国士卒混编,因为人员太混杂,反而可以上下一心。但是现在选锋军的士卒全是淮军,贸然编入大量的君子国败军,反而可能会在军中激起无法调和的矛盾。”

    君襄公点头称赞:“尤爱卿的话不无道理,军中伤亡士卒太多,的确会影响士气。我军的主体还是淮军,起码要保持一万五千人的兵力。英才,你说一下吧。”

    齐英才听到君襄公点名,就说起自己的看法:“我的看法略有不同,淮军的士卒自然是要补充的,可是君子国的士卒还是要吸收。wojun只是让他们打乱编制,单独五个成一支新军。在新军当中安插能够值得信任的以前在选锋军当中当过将军的想降将当主帅,然后让这支新军去攻城掠地。

    选锋军只是起一个督战的作用,并且还要确保君子城被围困成一个密不透风的铁桶。

    我军刚才的遭遇战实在是杀得太狠,君子国五千多厢军差不多全数被杀。

    虽然此站让选锋军的士卒发泄了心中的暴力,释放了他们的恐惧。但是长此以往,我只怕他们会愈发的暴力,从而丧失应有的军纪。”

    “英才不愧是老将,想的更为长远。我们确实不能放纵军队暴力化,否则曾经纪律严明的选锋军,就再也重复以往的威名。”君襄公想了一下,然后下了军令,“立刻派使者回国,让国内再选派五千选锋军,走来时的小路秘密进入君子国。

    下次再遭遇君子国的军队,能逼降者,就不许全部屠戮。

    在劫掠村镇和打下城池以后,有官家仓库者,只取官库。如果没有官库只能从民间劫掠,也只取粮草,不可肆意杀戮和掠夺民财。”

    淮恒候说完以后,又补充道:“当然最后一条,执行的时候未免会打些折扣。毕竟下面的士卒很多都靠打仗时候的劫掠来补贴家用,完全限制他们,会让士卒寒心。

    只要不是任意放火和随意杀戮,些许抢夺浮财和殴打百姓。只要不是太过分,就当他们一马。太过分的也尽量使用军棍,不可轻易砍头。

    毕竟我军现在军力匮乏,杀几个人示众即可。全杀了未免会损失太大,那就得不偿失了。”

    淮恒候定下的基调,众人只有拍手称赞的的份。淮军虽然刚刚经历一场大败,但是紧接着的一场屠戮,让他们的失败情绪得以减弱。所以现在有新的军令传达下去以后,士卒行动的干劲仍然很足。

    远处黑甲军留下的哨探有很多,将他们的情况尽收眼底。他们快马回报君子城,本来已经退朝的大殿上又变得人声鼎沸。

    姜铁心看到人们乱哄哄的交头接耳,顾不得违制的可能,走上前去跟君姬小声说道:“现在大殿上人多嘴杂,但凡定下点什么谋划,片刻之间就会传遍整个君子城。

    这些消息如果传播出去,一来可能会造成军民不必要的恐慌。二来这么大的君子城里,怎么可能没有淮军的探子。

    万一有重要的军议内容被泄露出去,对君子国的存亡可是会有莫大的影响。”

    君姬也晓得这件事情的轻重,所以马上找来一个在一边当摆设的小黄门,跟他耳语了几句。然后这个小黄门又去跟统领他们的大黄门耳语,大黄门又去跟君襄公耳语。

    走完这一套流程以后,君襄公清清嗓子,然后对大殿上的大臣下旨:“二品以及二品以下文武大臣,还有贵人当中无三品以上军职在身者,一律退出大殿各回府衙办公。”

    在黑甲军将一支厢军被淮军杀得全军覆没的消息出来以后,君子城内就已经有些风声鹤唳的架势。刚刚一场大胜树立起来的信心,转瞬间就开始坍塌。

    这会君襄公让他们退朝,所有不在留下行列的人都磨磨蹭蹭的不愿意走。君襄公脾气再好,也是有限度的,当时就拍桌子喊到:“你们想干什么,想干什么”

    一天君襄公还在位,他就是至高无上的诸侯。即使他以后可能被淮恒候给吞并,也不耽误他现在的地位。如果哪个臣子对他不恭敬,然后这名声还传了出去,恐怕以后就只能去做草寇了。

    因为这种当面对国君大不敬可是很犯忌讳的事情,就是淮恒候招降纳叛也不会要这种人。毕竟谁要是招揽了这种人,对他自身的名气也会有极大的损耗。

    因为这两点,所以君襄公一发火,所有无关人等很快就退场了。君襄公的暴怒倒是有一半是装出来的,他当国君这么多年,城府还是有一些的。这会看到无关人等走了,他皱着眉头跟尉迟泰说道:“现在在场的都是君子国的国之栋梁,别的不说,大家利益一致,保密起码没问题。这些贵人就不说了,在场的文物大员都应位极人臣。我就不信投到淮恒侯那里,还能让大家的官位比现在更高”

    这话说的实在是有些诛心,所以谁也不敢搭腔。只有被君襄公点到名字的尉迟泰硬着头皮汇报之前探听到的内容:“国君,这一次我们的处境的确有变坏的迹象。早上被选锋军屠杀的确实是厢军,而且就是离着君子城不远的安山郡的人马。他们离着君子城虽然近,却一直不敢直接过来跟淮军起冲突。不知道怎么得到了淮军大败的消息,本来可能只是想打秋风的几个淮军的首级以便来君子城领赏。谁知道他们跟淮军的战斗力相差太大,才一个照面就被人家全数给杀了一个精光。

    五千多人的厢军,数目已经不算少。虽然绝大多数人都已经死了,可是好歹还活下来几个。事情的经过就是从这些没死的厢军那里打探到的,他们的身份已经得到证明,想来是不会有什么大的疏漏的。

    另外我手下的探马在远距离观察淮军的动向的时候,发现这些淮军败而不乱,甚至军中还有歌声传出。他们营中有十几骑人马,朝着他们来的时候那条小路进发,似乎是打算回淮国招来援兵。

    另外在饭后,淮军又有多路探马从营中出来,八成是去打探那些勤王军的动向。所以那个郑基虽然嚣张,可是他在朝堂上说的话很有可能是真的,淮军真是那么打算的。”

    听罢这些消息,君襄公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就挥挥手让众大臣先说。姬行身为大将军,就首先说道:“那个郑基虽然因为狂妄而在无意中泄露了天机,可是这些事情对我们完全无用。我们倒是知道他们想干什么,却无力去阻止。”

    姜铁心笑道:“你太小看那个郑基了,他根本就不是无意,而是有意这么做的。为的就是让我们害怕,这是阳谋,很厉害的阳谋。让人根本就无法防备。”

    在场的人都是位极人臣的大人物,没有一个是傻的。所以姜铁心只是说出阳谋这两个字,顿时所有人就明白了。可是明白归明白,就像姬行说的那样,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去抵御这种阳谋。

    看到众人的沉默,君襄公说道:“大家也不要愣在这了,还是多想想办法吧。大将军,你先说说看。”

    姬行其实现在也没有什么办法,不过谁让他是大将军呢,总得在这种事情上先表态。所以他还是跟君襄公说道:“既然是公开的阳谋,那咱们就索性按照他们的谋划来想应对的办法。我觉得普通的勤王兵马倒是没有多要紧,他们毕竟都是一些谨小慎微的主。他们如果真的勇猛无畏,早就在君子城被围攻最危急的时候就已经出来了。可是那时候根本就没有来帮忙的,所以这些人根本就没什么用处。就算是被淮恒侯给招降纳叛,对我们的影响也不大。

    而且越是这些厢军,他们的兵将因为战斗力弱,从来都不会被选锋军所看上。因此他们跟选锋军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也就不会主动去投靠选锋军。他们为了自保实力,多半也会躲着选锋军。那一路被灭的厢军,如果不是想去捡便宜,其实也不会被选锋军所碰到。

    所以我觉得咱们现在需要提防的反而是神武军,因为神武军不但主将跟选锋军有关系,就连下面的将官和老兵,多半也是选锋军出身。如果神武军真的像郑基那样被选锋军所招降,那麻烦可就大了。”

    君襄公叹了口气:“其实寡人对卫明忧还是信任有加的,否则也不会把他从淮恒侯那里要来,然后让他担当神武军的主帅。可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管卫明忧是否有反叛之心,他都因为郑基的阳谋变得让人不敢再报以百分之百的信任。所以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寡人解除疑虑”

    姬行可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干站在那里。君襄公也没指望别人,干脆就直接问姜铁心:“铁心,你可有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