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着唐诗骑运河:10岁娃的家课
繁体版

第10章 泗阳:劳者自为歌

    骑行日期:2020年7月13日

    背景新闻:

    人民日报:2020年7月13日《全国农村集体家底基本摸清》

    路程概述:长途跋涉的第6天,实际骑行41公里,从HA市区出发,到达泗阳县。

    娃的日记:(摘录)

    从南边一路骑过来,路两边的树,从柳树和榕树为主、变成了杨树为主。最明显的是,柳树的造型发生了变化:从苏杭“万条垂下绿丝绦”的长发、变成后来的齐肩短发,今天(在泗阳)则已是小平头了,看着都不像柳树了。

    泗阳记事:

    出了淮安往北,慢慢的,潜移默化的,就是北方的感觉了。比如,娃的日记就记录了柳树的变化。在泗阳还不算特别明显,但也有一些征兆了。

    这一天因为孩子需要赶作业,只安排了半天的骑行。午后入住酒店时,我要求给双人车找个合适的地方过夜,经理惊讶的张大了嘴,盯着我们娘俩看了好久。最后也没说啥,只是把房间升级了。

    虽然能看出受疫情影响宾馆生意并不好,但能把普通标间升级到他家最好的套房,我想总归还是有几分真心实意的。

    晚饭出来觅食,是在县城的经济开发区。号称商业街的绿化带上,种着蔬菜。应该是疫情防护需要吧,选饭店时犹犹豫豫的,最终找了一家敢把厨房亮给路人看的。

    虽然老板挺热情的,我还是用酒精擦了碗筷。突然意识到,平时习以为常的、整洁的乡村,并不是理所当然的。(下图,泗阳县开发区街道)

    以前带娃骑行,基本都在浙江境内,而且偏好骑乡村道路,绿悠悠的,贴近自然。村村有人气有活力,田间地头也都是干净整洁的。神奇的是,出了淮安向北后,骑行导航软件就再也没显示过乡村道路。

    后来才知道,原来浙江还有一个响亮的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

    嘿嘿,顺便给浙江宣传一下,这里骑行很美,有山有水有海,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千年人文绵延。在我看来,环浙的骑行体验,真不比环法差。

    2021年新闻回头看:

    人民日报客户端:2021年6月22日《浙江这百年》新闻视频(截图,图中文字为“2018年获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千万工程’造就美丽乡村奇迹”)

    农村的房子都是宅基地,不论南北,都算“全国农村集体家底”的吧?都是劳动人民,凑巧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兴来谁与晤,劳者自为歌”。

    泗阳唐诗选读:

    ——张九龄

    日暮荒亭上,悠悠旅思多。

    故乡临桂水,今夜渺星河。

    暗草霜华发,空亭雁影过。

    兴来谁与晤,劳者自为歌。

    (备注:淮阳是泗阳的古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