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着唐诗骑运河:10岁娃的家课
繁体版

第12章 邳州:岂曰非智勇

    骑行日期:2020年7月15日

    背景新闻:

    参考消息客户端:2019年9月12日《美国人感受到了“蒜你狠”“姜你军”》

    路程概述:长途跋涉的第8天,实际骑行57公里,从SQ市区出发,到达邳州市(县级市)。

    娃的日记:《选得岔路都是正道》(节选)

    7月15日星期三晴天

    上午,让人精神饱满,我们可劲儿踩着脚蹬上路了。骑着骑着,前边传来了老妈犹豫不决的声音:“大路、小路、大路、小路……哎呀,走哪个好呢?”原来省道平敞,但大卡车多;农村小道风景好,却可能道路不平。老妈纠结不代表我纠结,于是我毫不犹豫地选了小路。一阵惊喜,原来路面并不如我们想的那般不平,可谓是今天的开门红呀!

    (骆马湖二线公路,家长备注)

    ……

    啥子?修路?调头可是要多骑17公里的!还好有人告诉我们,可以推着自行车走右边绿化带的小土路(那是人家放我们一马,家长备注)。

    我聚精会神地盯着工程车,上边的沥青源源不断流了出来,工人先把沥青铺上,再用压路机压平,缺口处补上沥青,就大功告成啦。我和妈妈把车推出了工地就接着赶路去了。

    邳州记事:

    昨天就发现,骑电瓶车的人戴头盔的越来越少,等今天到了邳州就彻底没人戴了。话说如果我是邳州人,多半也不知道该不该带头盔。因为形似QQ的小汽车、载重上吨的卡车,可能都是电瓶车,我得看车牌才能区分。最神奇的是,配置是三个轮子的“卡车”,有拖拉机版的、摩托版的、电瓶版的,而且载重从一吨到五吨不等。甚至见到过拖拉机拉着一个超长平板载重车。

    如此一来,彻底模糊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界限。本来在南方,一直习惯了“车让人”,包括避让自行车,准确的说是机动车避让非机动车。

    这下好了,这些混血杂交后无法归类的车辆,到底谁该让谁呢?反正我一路靠眼缘骑过来的……直到进邳州县城时看到交通指示牌,才明白它们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农用车辆。

    有趣的是,进入邳州的地域,不知从哪段路开始,上述各种农用车辆都只装载同一种农产品:大蒜。当然,正规大卡车也是有的,运的居然也都是大蒜(偶尔一辆油罐车除外)。刚看到第一个大蒜收购点时,很兴奋的停车凑近了去看。(下图)

    看到了卖大蒜时分拣和过称的交易过程。听说这么个小店一天要收十几吨,惊讶了好一会儿。(下图)

    再向北骑,才发现之前停车观看的收购点是田间村头、深入农户、最小的那一类,后面大型的还有很多很多。大型大蒜集散仓储转运也非常多(只储运大蒜),目测仓储面积超过1万平米的,路过了十多个,明确标记了蒜业公司名字的大概有七八家。

    (备注:上图中你看见的车,都是三轮车)

    路上的储运点,目测大蒜的库容量都在60%以上,其中还夹杂了一个高大上的”邳州市农业科技产业园“,招牌上写着“山东大学科技合作”。下图的标语,大概算是政府对蒜业的光环加持了吧。

    (上图,照片中的宣传文字“共建文明蒜乡,共享美好生活”)

    而且这么多大蒜收购点的旁边,往往还配套有卖蒜种的。一路看下来,我学到了大蒜的主要品种名称叫“大青稞”,还分济南大青稞、河北大青稞、商洛大青稞等几个流派。比较有趣的一个流派是“太空二号”,好像是神五还是神六带到天上去旅游过的那一款。

    这前后70公里路程,简直就是大蒜行业的入门调研学习,一路上空气中的蒜味持续到了山东境内。记得前几年资金泛滥的时候,出现过“逗你玩“(大豆)、”算你狠“(大蒜),不知道我这次看到的大蒜行业能撑起多少资金的投机。但选择大蒜可能是有道理的吧,邳州在2019年是全国百强县第37名,而这一路我光看见大蒜了。

    喔,还有一个看不见、只能脑补的:“圯上受书”。张良就是在这里的圯桥,被黄石公送了一本《太公兵法》,从此走上了一路飙升的人生路。

    邳州唐诗选读:

    ——李白

    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

    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

    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

    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

    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

    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

    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

    (备注:下邳,邳州的古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