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着唐诗骑运河:10岁娃的家课
繁体版

第25章 插播:2023年5月“纵横四明”

    周末两天没有更新,因为带孩子去参加四明山的骑游大会了。从每天整理之前笔记写旧时游记,这周末的感觉,像是穿越到两年后偷看成果似得。哈哈,是happyending啦。

    这两年孩子蓬勃成长,而我一年前身体出了点情况,娘俩的体能对比,已经不是“读着唐诗骑运河”时的情况了。我再也不可能扮演“千里走单骑”的领骑人了,孩子“单飞”很久了,她现在的年龄,能满足交通法规定的上路最低年龄了。

    余姚组织“纵横四明”,出于安全考虑,要求青少年参赛必须家长陪同。所以,咱再体弱也得报名,对吧,得满足有“监护”的组织要求。嘿嘿,实际操作是,前一天晚上给孩子开工前会,除了说明路线概况,最主要是做风险提示,以及如何应对和处理的办法。

    最后小结一下:“老妈就骑在你后面(虽然不知道落了多远),你就勇敢往前吧。”

    我们报名的是56公里的C组,排在后面出发,最早出发的是A组的173公里。通知是全体6:50前集合,但当天早上我俩先吃了宾馆7:00开始的早饭,正好避开开幕式的领导讲话。

    从宾馆到出发点1.6公里的路上,有一位A组号码牌的骑手,飞速超过我俩。嗯,他是得快一点,A组差不多该出发了。还不到二十秒呢,我俩又看见了他:蹲在路边拆轮子呢,应该是爆胎了。嗯……出师未捷的现场版,又好笑又同情。

    我们到达时,刚好看见A组出发的场面,真的是百舸争流千帆竞啊。社会学原理不骗人的,在这样的群体中,就是会受到很大的感染,就是会带动热情、让人想去冲一冲。

    在C组准备出发的时候,我最后检查了一下孩子的装备,跟她说:“从现在开始,你对自己的安全和前进负全责了。”孩子淡定的表示明白了,两眼就只向前看了。

    一出发,我就落后孩子两米,然后就是不断的“我望着你远去”。受人群感染,其实我的速度是比平时快的。原本估算,我能在前5公里跟住孩子的,但其实不到两分钟,就彻底看不见孩子在哪里了,一丝影子都找不到了。

    事后孩子跟我说,出发时交警的四辆摩托车开道,机动车避让,可壮观了。她第一次骑车霸占机动车道,有点紧张。可惜我跟不上、看不见这名场面。除了最初的1.5分钟我还努力站起来搜寻孩子的身影,剩下的时间,就只能是先管好自己了。

    我按自己的节奏骑,爬了好几个山坡,到20公里处的景点,有两对小情侣在拍照,我也停下来休息。查看定位,发现孩子已经在我前面6公里了,还跟协会的另两位小伙子的位置几乎是一样的,而且三个点一直在同步移动。得了,我基本安心了。

    我继续前行,不断被各色选手超过,大部分都是身材很好的青年人。我淡定的想,咱不能比,咱安全完赛,还能保证开车回家就很棒。

    此时,一辆皮卡车用不符合常理的超慢速度,与我并行了两三秒,然后副驾上的人冲我比了个大拇指,喊了声加油,皮卡就加速开走了。我才意识到,这是赛会安排的“收容”车,刚才应该是在观察我的状态。

    来到赛会的补给点,停下喝水看定位,发现协会的俩小伙子比我家娃落后了7公里。嗯?之前还以为协会队友跟孩子在一起呢,啥情况?

    恰巧此时,孩子微信我,她刚刚到终点了,很开心的拿到了赛会证书,完赛成绩2小时15分钟。我又惊又喜,56公里山路,这个成绩对孩子来说非常棒了,完全是成年人的体能了。喔喔,重点是她安全到终点了。

    等我晃晃悠悠完赛的时候,孩子已经在宾馆睡了一觉了。叫醒她,一边准备退房,一边问情况。孩子说,她一直跟着人群骑的,最前面的一波人没多久就骑远了,看不见跟不上。一路上时不时超过她、又时不时被她超过的,差不多就是同样的那些人,也是差不多前后到终点的人。

    此时,我才确切的意识到,孩子的体能是被拉到她的极限了,属于刚好能赶上、能控制,再多一份就容易出状况了。这就是在群体中才能有的体验,被拉动的、被带动的提高,和千里走单骑完全不一样的。

    我非常欣慰,她在其中的分寸拿捏极好,刚好达到自己的极限,又没有过度强求(通常骑友们喜欢“拉爆”别人的竞争感)。至于接下来两三天的疲劳感,缓缓就好了。

    孩子略有郁闷,因为C组中协会队友第一个到达的(成年男子),比她快了7分钟,她问咋就没看见呢?一路上,她一个协会队友都没看见。我算给她听,7分钟等于2~3公里,那么前面你肯定看不见。

    但话反过来说,看起来貌似超前你很多的人,其实也就只比你快7分钟。(我忍了忍,没提学习成绩,哈哈。)

    其实吧,工作生活也一样,前面永远有很多超过自己的人,后面也一样有很多人。我亲爱的宝贝啊,你找到自己的速度就好。

    余姚诗词选读:

    这次参加的“纵横四明”,在余姚市。这里是明朝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王守仁(号阳明)的故居,我们住的宾馆就在以他命名的阳明路上。

    就选一首王阳明同志在神童时期写的诗吧,咱也算是来感受一下余姚的气场。

    蔽月山房

    明代·王守仁

    山近月远觉月小,

    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

    当见山高月更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