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着唐诗骑运河:10岁娃的家课
繁体版

第28章 专辑4:乾隆南下VS南水北调

    从扬州/镇江出发,一直到聊城,共计骑行794公里,单纯骑车的用时是60小时。这一段路线基本是沿着京杭运河走的,此时,千里走单骑的计划完成了三分之二。

    近800公里的路线,跨越了长江、淮河、黄河三大水系,途经的几个淡水湖,都是国家饮用水保护水源,包括高邮湖、洪泽湖、骆马湖、微山湖和昭阳湖。(详见下图)

    最初从扬州/镇江出发,没觉得京杭运河有什么呀,特别是高邮湖那段,运河就是湖,湖就是运河,湖堤就是运河的河沿。恰逢长江下游汛期,直观感觉是,湖堤的防洪功能不错。没太觉得这是掏空了隋朝的全国性的工程。

    往北出了高邮湖,从宝应县到淮安城的这一段,运河有人工的痕迹了,与纯自然河道有区别了。这一段运河,是连通高邮湖与淮河的,史称邗沟。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运河,版权属于吴王夫差。原来运河最初的目的为了运兵去齐国打仗,提高战争的机动性,而不是经济目的。

    但是运河的淮杨段,感觉是保存最好、当前仍在实际发挥运输功能的一段了。虽然运输的货物都是低价值高重量的沙子,但一直在用的运河,还是不一样的,看着就鲜活。

    过来淮安到枣庄这一段,能看出来都是人工河道了,与地图标记的黄河古河道是大致平行的。从中国运河历史博物馆的地图看,这段运河就是是古黄河。从明清的运河地图看,就叫“会通河”了。

    有趣的是,会通河“会通”的是项羽和韩信……南边是淮阴侯韩信,北边的宿迁是项羽的老家。而京杭运河再向北连通的微山湖,旁边就是沛县,是沛公刘邦的出处。

    搞了半天,荡气回肠、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楚汉争霸,三位男主角都来自江苏北边这么窄窄的一条线上。如果换成外出做生意的商人,妥妥的苏北同乡会啊。不知有没有精通周易风水的大师算出来过,这可是藏龙卧虎的风水宝地呢。

    会通河走到微山湖这里,湖的西边是沛县,东边是台儿庄。既然叫“庄”,最初真的就是一个村庄。在明朝万历以前,京杭运河从苏北到山东,走的是黄河古道,没台儿庄啥事儿。而黄河时常泛滥,漕运堵得受不了,万历年间下决心“开泇口河以远河势”,硬生生在黄河旁边,新挖出了一条人工河,从淮安挖到了台儿庄村口(微山湖)。

    嚯,好家伙,国家工程送红利都送到家门口了,这地位一下子从村庄提高到了“镇守鲁南、拱卫徐州的战略要地和汇通南北、商贾辐辏的水旱码头”,时也命也。不清楚抗日战争的台儿庄大战选在这里打,是不是也与此有关,但确定的是,繁华的古城在这一战役中全部化为废墟。时也命也。

    从台儿庄到聊城,京杭运河的山东境内,就是纯粹的人工河道了。虽然也有与自然河流的交汇,但没有在南边与自然水系融为一体的感觉,孤独独行的时候多。聊城,也是因运河而获益的城市,同时,在朱元璋刚刚建立元朝的时候,这里还是与元的军队战斗的前线呢(余木楼,参见前一章“聊城:鸿雁自南人自北”)。

    说来有趣,从南向北骑行,从商业到战争。京杭运河在山东的这一段,每到一处,或多或少都能看到战争相关的建筑痕迹(抗日烈士纪念碑当然也算)。顺着运河六下江南的乾隆,他看到的是什么呢?这个不清楚,但确定的是,他为此写了很多诗。

    在聊城光岳楼(余木楼),乾隆前后住了四个晚上,题的几首诗,都没能给古楼提高知名度;在台儿庄留下来“天下第一庄”的美誉题词;在宿迁的皂河镇,五次入住的行宫,名字改为了龙王庙,正殿一楼入住并接受供奉的是大禹。(下图:最高处的匾额是龙王庙,正门对联是:“惟德动天九州泽披,其功在水四海安澜”,里面是大禹坐像。)。

    同样是在宿迁,为了一道美食,乾隆写了一首黄狗猪头肉的诗。这道菜我也吃了,据说是古法制作,很油很腻,再配上诗,更吃不下了,呵呵。(下图:黄狗猪头肉,酥鲜嫩烂香,宫中亦未有,海内应无双。)

    同样是宿迁,听当地人介绍,在皂河镇的乾隆行宫旁边两百米,有一道祖传了很久的sa汤,值得一吃。我们娘俩找过去时,发现拆迁到新区了,招牌上说是央视认证的非文化遗产。

    喝汤时舌头都鲜丢了。老板说,平时都是当地人来吃的,我俩去时已经过饭点了。老板抱歉说,汤熬得有点久了,稍微粘了些,欠了点爽口感。嗯,果然,人民群众的眼睛才是雪亮滴。

    这次骑行的794公里运河,连通了三大水系、五大饮用水源的淡水湖。乾隆是顺着运河南下的,而现在是要水运到北方去。南水北调的东线,就是京杭大运河,只需要建几个泵站,给往北去的水提供动力。我们沿线遇到了两个泵站,分别宿迁皂河镇的“亚洲第1泵”,还有宝应泵站(下图)。

    换句话说,古时候修运河是要沟通南北,而南北沟通的内容,不论从古至今变化了多少,运河依然承载着沟通的职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前看地图或读文章,没觉得怎么样啊,实地走一遍,才感觉古人能干成京杭大运河,真挺牛掰的。得有全国一盘棋的胸怀,得有集权的统治能量,得有超前发展的眼光。

    运河唐诗选读:

    汴河怀古

    (备注:汴河,此处指通济渠,连通淮河与洛水的运河)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