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着唐诗骑运河:10岁娃的家课
繁体版

第27章 聊城(续):鸿雁自南人自北

    日期:2020年7月26日

    聊城记事:

    昨天跨过黄河到达聊城,千里走单骑的第二阶段就完成了,也是沿京杭运河的骑行的最北站。从台儿庄到聊城,京杭运河的山东段算是走全了。今天在这里休息一天,明天就转道隋唐运河的永济渠路线了。

    停在这里休息,纯粹是因为体能消耗。虽然十多天前在淮安参观中国运河博物馆(总督漕运府)时,得知聊城是“山东运河第一城”,但其实并不了解。

    于是早上睡到自然醒,叫了滴滴却不知道去哪里,就问司机有什么推荐的。司机还挺逗,问我们大老远出来旅游,为啥会选根本不出名的聊城?然后忒实在的说,那就去最古旧的古楼吧,那个是真古迹,不造假。

    路上看到很漂亮的河道,古色古香的。司机说,嗨,翻修古运河费老钱了,水才清澈的,围着古楼的周边都是后来造的,不能算推荐景点。我……好吧,这么漂亮的仿古,他可真够谦虚的。(下图:东昌府,新建仿古)

    进入仿古的东昌府城,来到司机说的真古迹的古楼前,我瞬间被惊艳到了。妈呀,六百多年前的楼能建成这样,超过现在10层楼的高度,还挺雄伟,肯定在大多数水平之上啊。(下图:古楼全身照)

    而且这古楼还忒结实,允许游客随便买票进入参观。司机兄弟啊,你知道有多少古楼属于危险建筑,都不让进的嘛。我不懂建筑,但顺着古砖石的台阶爬上楼走一圈,也能肯定这楼肯定差不了。

    细细看文字介绍,明朝刚建立的时候,这里需要抗击元朝的残余军队,所以修建了砖头的城墙。城墙修好后,还剩下好几根超大的木材,就用来建造了这座高九丈九尺的更鼓楼,目的是“严更漏、料敌望远、报时、报警”,配合砖头城墙,军事用途明确。

    至于名字?打仗的时候谁在乎那玩意儿,这不有剩余的木头才建的嘛,那就叫“余木楼”好了。您可别真当是谁家剩下不要的木材,这“余木”高达10米多,一个人环抱不过来的。喏,就是下图中贴对联的柱子。这室内层高,可比现在三层复式还阔绰呢。(下图,上层阁楼是鲁班的塑像)

    我到处找文字说明,才知道在古建筑史上,这“余木楼”是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的三大名楼。注意,所谓“名”,仅限于“建筑”史上。

    这么雄伟的楼,给起这么个名字、留下这段记录的人,多半跟我一样是工科生思维。满脑子都是要用最少的资源、建造效能最好的工程,愣是没想过宣传、名声,更没有找上级领导题个名诗、或找朝廷要个御赐碑文之类的。他压根儿没想到,自己有一个青史留名的机会。

    登上楼顶、远眺千年时光:没有脍炙人口的诗词流传、旅游广告词也不好写,这座楼还是硬核的活着,活成了建筑史上的三大名楼,并且是唯一原身站着的楼(非重建)。

    一般人谁关心建筑知识啊,《岳阳楼记》是中学课文,黄鹤楼的名诗顺口能说不少,其他两座楼出名,靠的可是文化名人带来的流量。

    “余木楼”建成122年后,明朝就有人对此抱不平,想改变默默无闻的局面,将其更名为“光岳楼”,“取其近鲁有光于岱岳也”。用现在的话来说,自身不出名,想蹭泰山的流量。

    呵呵,从泰山到这里,现在的高速公路几乎是直线的140公里,放在五百年前的田野路,马车或步行得多久啊?谁爬了泰山后,能“顺便”拐弯来看这座楼啊?而且改名字的这位李赞,本人也不出名,他的“题光岳楼诗”也没能拉来流量。

    从城楼上石刻看,后续还有不少来过当地官员或文化人试图为它扬名,但都不成功。清朝康熙四次登楼、乾隆六次登楼,留下的题诗和匾额也没能带来流量。

    上午开车拉我们过来的当地司机,推荐这里也就是一句“真古楼,不造假”,算不算跟造楼人的思维一脉相承?

    心满意足的逛完了出来,再叫了辆车,问第二位司机,推荐哪里景点?这位说,带孩子出来,就看看真古迹吧,除了余木楼,聊城也就山陕会馆了。

    嗯,有了前面的经验,山陕会馆果然也很惊喜。这里是以前山西和陕西商人集资建的,是做生意和抱团的地方,面积大约8个篮球场那么大,精美的建筑,充分体现了运河繁荣的商业程度。不废话,直接上图。

    横梁的浮雕,极尽奢华。(下图:是个很特殊的镂刻工艺)

    此外,第一次知道,“永垂不朽”还有契约永远有效的意思。因为会馆大门侧面的石壁,最大的四个字就是这个,后面的小字刻的是会馆拥有这块土地的地契,政府盖过章的。

    理解,商人希望和需要的,就是契约有效。此外,他们还把关羽请到正堂坐着。这塑像与平时常见的红脸关公不同,乃是一皇帝像,因为(建会馆时)关羽已经封圣封帝了。据说,在这房间里做成的生意,都是有仁有义的。(下图:关帝像)

    商人还希望什么呢?他们刻在了会馆往来道路的栏杆上。字体是九叠篆,每个字都有七层。很花,我们费了老半天劲儿才看出来。(下图:天下太平)

    (下图:福自天来)

    聊城,闻名不如见面,惊喜连连的城市。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