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着唐诗骑运河:10岁娃的家课
繁体版

第33章 菏泽:萧萧班马鸣,落日大野中

    骑行日期:2020年7月30日

    路程概述:

    长途跋涉的第22天,实际骑行61公里。从郓城县出发,到达HZ市。(下图)

    旅程记事:

    上午准备从宾馆出发,按惯例检查车辆状态,发现有一个轮胎瘪了。特意配的防爆外胎,到今天内胎终于还是破了。回想前一天的骑行情况,不记得有啥异常了。不管了,好在是平安到宾馆的,早起发现,总比路上爆胎的好。

    出发前,我信誓旦旦的想,摆地摊的修车大爷会的技能,总归难不倒我。实际操作起来,修车大爷几分钟的活儿,我愣是干了一小时。被宾馆服务员着看,略显狼狈。嗯,好消息是,驮了一路的两个备胎,总算能减少一个的重量的。

    出发后觉得哪里不太对,仔细观察,发现换过内胎的前轮左右晃动的厉害,不是在一个平面上转动。在骑协的群里紧急请教,按提示拍了好几个角度的照片,才确定是轮轴连接时,安装定位不到位。

    吓出一身冷汗,车速快、或颠簸厉害的话,前轮是会飞出去的。按指导重新装了一遍,装好再次拍照,通过远程的质保认证后,才敢重新上路。

    今天路程过半的时候,220国道上一个特别大的景区标牌,生怕人看不见似得。嗯,好吧,这名字,值得大大的标记。(下图)

    再往前,看到一个极其普通平淡的宾馆,但是挂出来的名字可大气了。(下图:伏羲园)

    再往前没多远,遇到一个像是景区的路口,直接把这两位人文始祖给抬到了天上,要他们跟太阳比肩。(下图:尧天舜日)

    菏泽,看名字大致能猜到以前这里水流丰沛、有湖泊星罗棋布。仔细一查,不得了啊,菏泽本身就很大,是上古九泽之一。而现在HZ市下辖的两区九县,算起来囊括了上古九泽中四个大泽的遗址,包括菏泽、雷泽(鄄城县)、大野泽(巨野县)、孟渚泽(曹县、单县)。

    按华夏文明的传说,伏羲出生在雷泽,舜也在雷泽打渔,尧受封祁地后,定都陶唐(HZ市定陶区)。因此,在220国道上,看到这么个景区牌,就很自然了。(下图:伏羲桑梓,尧舜故里)

    这用词还特精确,古代在屋子周围种桑树和梓树,“桑梓父母所植”,后借指家乡。而“故里”就不一定是出生地了。

    或许是因为华夏文明起源的重要人物在这里,这里的人做事,大概很容易志存高远的吧?路上看到的商业广告牌,好些个以“天下”为名的。随手拍下的照片,这个名字更大。(下图:C位的是天宇,后排背景的小店中,还有一个叫“天能”的)。

    相比之下,我就逊多了,别说“天下”了,连路上遇到的伏羲和尧舜的景区,一个都没进去。梦想是要靠体能和时间支撑的,上午换轮胎就耗了很久,下午还遇到了说下就下的大雨。

    干巴巴的一条220国道,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好在找到一个立交桥的桥下躲雨。

    最先靠边停在这个桥洞下的,是辆敞篷大货车,堆叠的纸板上没有塑料布。在我们后面进桥洞躲雨的,是一对电三轮的母子。眼看桥洞宽度不够了,大货车往前挪了一米多,让最后进来的母子也能靠边躲雨。

    电三轮的母亲找我聊天,聊了几句,就拿出她的雨披,抱歉说只有1个,给我家娃穿吧。前面可能还要下雨,等这阵雨停了,她们母子离家很近了。

    尧舜故里的人们都这么善良的啊?我赶紧解释说,带了雨衣的,停下来主要是因为非机动车道没有隔离,车流量太大,雨天骑行实在不安全。

    雨停后与这对母子告别,我们也安全到达了HZ市区的宾馆。来一碗当地特色的羊肉汤,慰劳咱娘俩一天的奔波。(下图)

    后记:

    菏泽是中国上古九大泽之首,我却没看到湖泊的痕迹;巨野泽缩小后的一部分,曾经是梁山水泊,如今也荡然无存。偏偏这一片土地,风起云涌的人物特别多,明天单开一个专辑。

    诗词选读:

    HZ市的地域,在最初分属不同的国或州郡,在南北朝的后期才是曹州。而在隋之后,又分属不同的州或市。勉强找到能对应到具体地点的这一首。

    曹州道中二首其一

    宋代·晁补之

    天旱久不雨,四郊多狂风。

    萧萧班马鸣,落日大野中。

    君子守宫廷,至乐圣所同。

    喟予不逢辰,足迹道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