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女陈依依:纵他有千副面孔
繁体版

第12章 小辈

    陈依依屏退了持剑家丁,朝着那坐在檀木椅上看戏的礼烈王走了过去。

    白虚压住了她的肩膀,听周围由动入静,那二皇子的呼吸骤变,便知她的想法,唤了她一声,又对那将一切当儿戏的王爷说道,“王爷玩够了吗?与我们需要动那么大干戈,还让三个家丁欺负我家小辈。”

    我家......小辈?

    陈依依听着,好像是在说自己,迈出去的脚又收了回来,眼里的杀意笼降了不少,站回到白虚的一侧。

    椅座上的王爷一股腾升而上的冷意刚到了头,听了白虚的话,瞬间笑了。

    “看医师的针法了得,一时兴起开个玩笑,没想到这位姑娘当真了,这小辈武功了得,前途无量啊。”他接了白虚的话,语末带了些许的讽刺。

    他的人,对阵下来,现在躺在地上嗷叫,十分狼狈。

    还说什么欺负,谁欺负谁还不知道呢。

    帘帐里的夫人应该是听到了外面的动静,说了句,“二郎,别胡来。”

    “放心。”礼烈王朝纱幔里说了一句,余光已见帘子损了几分。

    这水蓝衫的姑娘不仅武功可以,胆子也很大,做事有点不顾后果,她护着那医师,有点豁出去不要命的感觉。

    见其探索目光,陈依依眼里的冷意盛。

    礼烈王扬了扬唇,本就试探,也不是真的想要他们的性命,开口说,“你们退下吧。”座上的王爷挥挥手让家丁出了去,仿佛刚刚的试探就是场欢祝的武戏,他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握了握松麻的手,又恢复了吊儿郎当的模样。

    “姑娘叫什么名字。”他问,眼里转为笑意,里头莹光显现。

    陈依依并不理会他,不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警惕心十足。

    他问不到,便又对她身后的白衫之人,对上那白芒双眼的时候微愣了下,还是继续说道,“我的人都撤了,还不能表我诚意吗?我真的只是开个玩笑,你家小辈有点不懂礼节啊,本王问话,她竟然不答。”

    白虚沉眸,“她自小流浪,按了国姓承恩。我家小辈初见王侯,有所怯场,请见谅。”话里话外都给足了礼烈王颜面。

    “原来是陈姑娘啊......”礼烈王说了一句,梭巡了陈依依。

    她眉目带着微微魅意,配着一张鹅蛋脸庞,娇里头带着英气,连带看着他的眼神尽管狠绝,却让他微颤了下。

    他越看越上了头……

    “王爷,听你气息不稳,心脉突快忽慢,平日里也有那方面的隐病,不妨我也帮你看看。”白虚平静和缓而说,周围静只有一处气息嘈杂,“想必是刚刚我家小辈冲撞了,加重了你的病情,还请恕罪。”

    “我......”

    礼烈王的脸一下子青一片紫一片,家底被一下子爆了出来,脸上有些挂不住,便收了收。

    “二郎,怎么你也......要不也一并让神医看看吧。”帘幔里的人听到了,顾不得自己的伤口,赶紧关切道,本来这位爷就已经伤了身,神医一听气息竟然也就诊断出来了,不由得紧张了些。

    “我还好。”礼烈王只好说。

    “心气像是更乱了,恐有损心脉。”白虚听着那声嘈杂,蹙了眉。

    “二郎,你可不能有事啊。”里头的人捂了捂嘴又是要哭的声音,“让神医看看吧。”

    里头的可是心尖肉,爱妾-温氏,今日大费周章借了其表兄的府邸又请来圣手,便是为了她。美人一哭值千金,听见她的哭声,只好尴尬放了软说,“放心,我有分寸,以后再看,以后再看。”目光也不敢再在陈依依身上停留。

    “想进宫去看典籍是吧。我是可以安排,可你们是谁?”绝对不止江湖郎中这么简单。

    “王爷想必也已经知道了。”

    “针法了得,功法了得,有世外出尘之气。想瞒怎么能瞒得过,刚刚你们所用的药瓶都出卖了你们,你们是......”

    难道他猜到了?

    陈依依不知不觉又像刺猬一样警惕了起来。而白虚向前走了一步,身上带着凉意像春风拂过手臂。她不知道是紧张过了度,还是不想让白虚往前走去,手臂挽进了白虚的手肘内,贴在一侧。

    那热意又传了过来,怕热如白虚未能动。

    礼烈王站了起来,在屋内走着,拔下了刚刚陈依依射出的长针,捏在手上转了圈,“你们是神药谷的人。”

    白虚师兄在药谷待了三年,也算半个神药谷的人。

    陈依依转了头,去看药瓶子上面的图案,浅淡的印记,仔细一看是一朵绽放的莲花。

    那原来是神药谷的图式吗?

    这种需要动许多心眼,对于陈依依来说有些费劲,听了礼烈王的判断,不知道该怎么答礼烈王问题,她捏紧了锦衫。

    白虚未有太多的停顿,回答,“不便说。”而嘴边有温温一丝笑意,透着不同寻常。

    那笑容陈依依可懂了......

    是将忽悠病人的劲放到王爷身上了吧。

    而对面的礼烈王可却不懂,仔细品茗着。

    陈依依此刻内心惶恐,极力在面上保持镇定,而白虚脱口而出气定心闲,见招拆招。

    “那便不必说,十有八九是药王是收到了皇宫里的信息,才派了你们来的吧。”礼烈王自己猜,神药谷是隐世之地,药王是避世之人。新朝建国初期赐给了一片世外天地给神药谷,当时人就在传是药王救过皇帝的性命有功,而另一说法则传药王与皇帝一起打拼天下,而药王厌倦了纷争退世。不管哪一种,药王和皇帝的关系都匪浅,现在能让神药谷的人费心思的,必是皇宫里出了什么问题,以还当时之恩。

    白虚还是维持若有若无的笑,眼眸里还是一片无波,仿佛默认了他的话似的。

    你尽管猜,我都能应。

    “连神药谷都有如此大义,而某些人......”礼烈王忽而陷入了沉思。

    这些日子,他正在想谁能替自己去做这皇宫的眼呢,眼下这正有两个人,刚好可用。

    抬了眸,他说,“好,我安排你们入宫。”

    白虚大气也不喘,神色未变,“替神药谷谢过王爷。”

    “先别谢,我还有另外的事要你们做。”那头悠悠而说,看着眼前的两个人,摩挲了手上的扳指。

    从屋里出来,外头的家丁如狼地看着走出的两人,他们一个个脸有凶光,人数远不是陈依依所对付的那仅仅的三个,若是礼烈王再疑多几分,怕他们两个人今日将走不出这门口。

    回程还是那辆招摇的犊车,其中的两名家丁随行,跟在车尾。虽从头到尾都靠糊弄挺了过去,可这个王爷行事却还是谨慎。

    “师兄,这一路出来,我有件事想问,憋了很久了。”放下两边勾栏,陈依依坐到白虚的一侧,手里又将团扇拿了出来,低声地问,“你真会治那个地方的病症?”

    而白虚微微而笑,“不会。”手边又是那股热,缓缓传来。

    陈依依又更加低声,只剩气音,长发随扇子扬在了白虚的手背上,“你......是瞎整的?我要准备写遗言了吗?明天那个什么礼烈王的会让那两个家丁杀了我们泄愤吧。”打几个没问题,打一队吃不消。

    白虚听了她的话,从胸口交领处拿出了一本蓝色的册子。

    这本医术是落真观里的藏书,是旧朝一神医走遍大江南北看各种疑难杂症的手札。这些日子,他们都在恶补上头的知识。

    陈依依的目光随之而动,接了过来,翻开了中间那篇,正是不久前,她给白虚念过的。

    与那妇人的病,大同小异。

    “原来师兄,你是现学现卖啊。”陈依依过目而忘,没想到自己师兄听一遍就记住了。

    “只是碰巧。”他说。

    陈依依有点半信半疑,能这么碰巧地从一堆名帖里选了温家,又刚好碰巧知道温氏的病症,一桩桩都不是一个运气能解决的。

    师兄肯定隐瞒了什么。

    跟着白虚耳濡目染后,她凡事留个心眼了。

    车辆行进,周围又开始弥漫起兰花的香气来。

    白虚缓缓用手比划了个盒子的形状,轻淡而言,“二皇子是皇亲国戚,朝夕变化,不知道将来会如何。以后记得避开他。”今日礼烈王问起了她的名字,他想了想,还是得提点下。

    陈依依见他比划了个盒子,心领神会,递过了盛着冰块的盒。

    “今日我是担心师兄,而且他还说我没有礼节,他对你举刀举剑,他才没有礼节呢!他还说我!反正只要你是和我一起出的门,你的一根头发丝都不能丢。”陈依依说,知道他在说礼烈王的事,想起那画面,就捏紧了手中的书册。

    “还是不能莽撞,宫里人不比观里人简单。凡事多看人心,观气息,听语气......最重要的,”他嘴里放入了一块冰,顿了顿,可以感觉到一旁人的目光紧紧盯在他身上,很是虔诚和认真,“让别人去成为你的‘良医’,而不是自己成为‘刀剑’。”

    陈依依咀嚼了许久,好像隐隐能懂,又隐隐不懂,只能回答个“哦”。

    “师兄今天就成了良医了呗~嘿嘿。”竟然能成为妇人的圣手。

    啊。

    头上迎来了一扣。

    白虚拒绝这一良医。

    相处久了,陈依依也敢开师兄的玩笑了,被这么一扣非但没有不开心,反而笑嘻嘻的,“师兄,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你可别用术法哈,有我呢。”

    白虚收回了手,曲面进了掌心放在了膝盖上,微微思绪流动着,答了,“嗯。”

    陈依依忽然这么殷勤好像是自从自己吃了那九转回魂丹开始......

    嘴里的冰块嚼了个响。

    三个街道的距离,犊车很快就到了,这时外头已经掌了灯,三色构着一个绚烂的夜晚,书院的门口原先卖着葫芦瓢的换成了一个卖馄饨的,一下车便肉香扑鼻。

    “你们总算回来啦!怎么去了那么久。”

    书院的一个西厢宅院是白虚、陈依依和谷玉儿所住的地方,自己的师兄和师妹出去了三个时辰才回来,谷玉儿在屋里候着着急。

    他们前后进了屋子,不约而同地说,“进屋再说。”手里两碗馄饨塞给了谷玉儿。

    怎么出去一趟怎么默契,谷玉儿往他们身后又一瞧,院子门口还站了两个彪形大汉,“你们怎么还带回了两个人。”

    “师姐,进屋吃馄饨。”

    进了屋,关上门,陈依依将今日所发生的事情告诉谷玉儿。他们下山来找信盒,一边寻着机会进皇宫,一边又多次夜探深宫。皇宫守卫森严,宫殿宅邸多,尽管有内人可接应,还是很难探到皇帝的情况。而今日接了东巷温家的帖子,已经有了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