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凡奇侠传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 恶役难民

    区时恭深感赞同,说道:“大哥分析得对,眼下这天下表面风平浪静,其实内部早已暗潮汹涌,只差一根导火索,一旦点燃,整个中原必将再次大乱,以屠傲骨为首的天凉王府和以旧臣为主的复朝会之间定有一战,到时咱万仙门也需表个态,到底是站哪一边。”

    全友真道:“掌门尚在闭关,支持哪一边由他定夺,咱们服从便是。”

    ……

    ……

    医师问道:“这名天凉王府的陆特使是何许人也,沧州刺史复朝会舵主薛仁之事能否再细细道来?”

    熊骄横抢先答道:“这陆辰年,是前些日子天凉王府新近的一个谋士,他向天凉王献策,由他到各门派中招安,他到沧州时,一同和黑虎寨头领黑虎前来拜访我万仙门,以重金利诱我们加入天凉王势力,但我们掌门还在闭关,不便见他,我们兄弟四人不敢擅自定夺,只好搪塞稳住他先。”

    史大寿道:“也是当日,一名天凉王‘血谍’暗探来到万仙门见他,递给他一封密信,先生猜上面写的是什么?”

    医师微一沉吟,道:“我猜上面说的便是关于薛仁真实身份是复朝会的人。”

    “没错。”区时恭道:“陆辰年看后将密信内容悉数告诉我们,要说自天凉王灭王族,废除朝中百官,地方上只保留县令到刺史,诸多地方官皆效忠天凉王,这薛仁明面上是个官员,实际上是复朝会第十三路舵主,他运用自身官员便利身份,不断向北方的叛军提供粮草,听说这次还要送一位老人去见复朝会首领。”

    萧棣夕芸心想,这位老者是何人,莫不是崔远卓前辈,他说自己要加入复朝会。

    接着就听医师问道:“这老者是谁?”

    全友真说道:“就是前朝御史,崔远卓。”

    区时恭续道:“复朝会多数是由前朝旧臣组成,而崔远卓自王朝覆灭后,一直以说书人身份辗转江湖各地,不知他为何突然想见复朝会首领。这复朝会在江湖上神龙见首不见尾,隐藏得极深,有传闻说就是他们领导的起义军。”

    史大寿回忆道:“当时陆辰年向我们说,他今夜将突袭州府,望我兄弟四人能相助,事成后以黄金千两相赠,他也忒小瞧了我兄弟四人,我们不受他钱财并且拒绝了他,只有门中的三位长老收了他钱财,随他和黑虎寨一众,县令、左民六曹等人连夜突袭州府,薛仁等复朝会人员奋力抵抗,皆不敌,后来薛仁被抓,其余的人被押送至京城做劳力,只有崔远卓在薛仁保护下成功逃脱。”

    全友真总结道:“两位侠士男女烧毁国书,狄戎王爷身死都城,复朝会第十三路总舵主被抓,这些都是近日江湖上所发生的大事。”

    中年医师道:“看来中原将要动乱,今早我经过沧州时,见官兵在城外抓人又是所为何事?”

    熊骄横道:“哦,那是因天凉王府传命当地县令,连同那些被抓的复朝会人员亲属,也要一并押送到京城,有钱的家属,买通县令,县令收了钱,让人在城外胡乱抓一批刚涌入到沧州的难民,送去交差,这叫瞒上不瞒下,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些当官的他才不管是何人当主子,朝代怎么换,他是贪官依旧贪。”

    刚说完,众人就远远听见茶铺前面道路上,传来叮叮当当铁链碰撞声和一阵阵鞭子人吆喝打骂声。

    夕芸萧棣抬头望去,就见一队衙役押了一队几百来人的老弱妇孺,使一条铁链绑住连在一起,排成长长一队,跌跌撞撞往茶铺走来。

    这队难民,人人神情萎靡,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身上处处有伤,口干唇裂,应是许久没喝过水了,队伍前后有十二名衙役,手持鞭子,对走的稍慢的人立即给他一顿抽打谩骂。

    不多时,他们走至铺前,为首的县尉猛的将手中的鞭子往地上一甩,发出响亮啪的一声,他大声说道:“停,你们这群叛军家属全给爷跪下,谁要是敢违抗我的命令,站起来的,休怪爷对他不客气,等爷几个吃饱喝足再赶路,走。”

    他身后十二名衙役跟着他走进茶铺。

    老者店家见他们进来,迎上去,苦笑着说道:“几位官爷,你们要的饭菜小人已备好,吃完您们看是不是把之前的账也一并结了,不然小人的店实在供奉不起十几位爷了,现如今兵荒马乱的,柴米油盐贵啊。”

    那为首的县尉一听,怒目一睁,一鞭抽在店家额头上,老人头顶瞬间鲜血直流,县尉怒道:“造次!竟敢敢向老子问钱,鸡鸭鱼肉你尽管拿来,老爷们在这吃是照拂你家生意,你也知现如今兵荒马乱,山匪横行,你能在这沧州边界平平安安开店,靠的不正是爷几个,你若再问钱的事,休怪我无情,快去!”说完,十二名衙役,哈哈大笑。

    县尉扬了扬手中鞭子,老人捂着额头伤口,无奈只得转身,从灶台中拿出佳肴摆成一桌,供他们食用。

    萧棣脸色微变,夕芸抓住他的手,对他摇摇头,面色凝重,轻轻说道:“不急,等弄清情况再教训那个欺压百姓的狗官,并放了那些流民。”

    在这乱世,有些地方官是专做欺压百姓之事。

    县尉刚一坐定,扭头随便一扫,才望见坐在铺内西首的史大寿他们几人,他立即起身,满脸堆欢走过去,躬身行一礼,呵呵一笑说道:“小人不知四位仙门护法在此,未及参见,请护法们恕罪。”

    史大寿轻微摇头,以示不怪罪他,一些江湖门派,其势力比地方官还大,县令见了也得绕路走,而万仙门正是这样的门派。

    县尉见桌上无甚好菜,转过身,气呼呼对店家喊道:“店家也给这几位爷也整一桌好菜,算我头上。”回过身再笑呵呵道:“几位护法,这桌子菜,小人请了。”他一心想讨好万仙门四大护法,好让县令提拔他。

    熊骄横哼了一声,史大寿正要拒绝他。

    店家从厨灶内出来,面露难色道:“你们吃的那一桌是最后的了,这段时间你们天天来吃,钱又没有,我连米也买不起了。”说完,打开米缸,里面果真空空如也。

    老人继续说道:“昨夜我和内人商议,你们吃完这一顿,我们就把店关了,回老家去,你们如此吃法,这店是开不下去了。”

    县尉面色难看,说道:“聒噪,这关我何事,你们快想办法弄来,不然,现在我一把火烧了你们的店。”

    店家跪下磕头,哭丧着说道:“官爷,小人实在是没办法再弄一桌了。”

    县尉满脸愠怒,他本算盘打好,借店家之手,自己又不用出一分钱,卖了个人情给四护法,这时店家却说做不出来,他觉店家让他再四护法面前丢了面子,越想越恼怒,手紧紧握住腰间的鞭子,就要抽打店家。

    萧棣忍无可忍无需再忍,霍地起身,眼神坚毅盯着县尉说道:“你再敢打一下这位老伯试试!你们吃饭不给钱,现店家米菜都空了,你还要人家怎的做出一桌子菜出来!”

    县尉插着腰上下打量一番萧棣,瞪着眼睛,嘿嘿笑道:“哪来的野小子,不关你事。”

    史大寿温言道:“都县尉稍安勿躁,我们来时店家已说没有,只剩斋面,好的都给你留着,我们兄弟四人已用过斋面,不劳你费心了。”

    都县尉连忙躬身赔笑道:“这怎敢,县令大人吩咐过,遇到万仙门的人,得好好供着。”

    他想了一会,“如此吧,我们那桌子菜,就让护法史爷们吃,兄弟几个吃些酒水干粮就成。”说罢,他命手下,将十八样菜全搬到史大寿他们桌上,自己则回到座位上吃些干巴巴无味的干粮,心里却很不是滋味。

    史大寿对医师笑道:“先生请吃。”

    中年医师只是微笑点头,并不起筷。

    这时,难民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颤颤巍巍站起身,她面容枯槁,嘴唇干裂,戴着镣铐的脚往茶铺挪动一步,声音又沙又哑说道:“求求哪位好心人,能给我们一碗水喝,我们已经很长时间没喝过水了。”

    其他难民也纷纷道:“给我们一点水喝罢。”

    一些人已经晕倒在茶铺前,这些衙役穷凶极恶,一路上不给水喝不停虐待他们。

    那都县尉本心中就有气,见老妇违抗他的命令带头起身,还向铺里的人讨水喝,大声喝道:“大胆!谁让你起来的,铺里的人除了四位护法,谁也别想给他们喝水。当然想给他们水喝,先给钱老子,这差事真是晦气,一点油水也捞不到,呸!呸!”

    萧棣幼时在太师傅教导下,早已养成对弱者要有同理心,对坏人要嫉恶如仇,他自下山以来,所见都是贪官欺压百姓之事,中原在天凉王统治下,地方官只会欺压百姓,搜刮钱财。

    萧棣一手拿茶壶,一手捧一叠碗,走至难民身前,一碗碗斟给他们。斟时他不禁在想,我修行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能帮助如眼前这般的弱势群体么。

    在最后一只斟满茶水的碗递给一个小孩子时,忽一条钢鞭甩将过来,将他手中的茶碗打得稀碎,茶水四溅。

    身后的都县尉抽回鞭子,傲慢说道:“小子,敢给他们这些叛军家属水喝,不想活了!报上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