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是部伦理剧
繁体版

第5集 宝贝女儿,爸爸帮你干掉了那个渣男

    其实姬林对郑寤生的仇视由来已久,当年“周郑互质”,郑寤生让自己的爷爷颜面扫地,将大周王室的尊严踩在脚底,年幼的姬林早就用心中的小本本给郑寤生记下了。后来做人质的二叔姬狐伤心过度走上了黄泉路,姬林也认为郑寤生是直接责任人。新仇加旧恨,在姬林心中燃起了熊熊火焰。

    可郑寤生觉得自己很无辜啊,并且觉得姬林理应厚待自己:我们姬姓郑国世代为你们家工作,尽职尽责,你爷爷当年还是我爸爸他们给捧上王位的呢!后来你们家不行了,各路诸侯都没人愿意拿正眼瞧你们,还不是我和我爸爸拼死拼活帮你们家维持仅剩的一点可怜尊严吗?现在你这个小家伙坐稳王位了,我也老了,也该倚老卖老摆摆资格了。

    这二人一个年轻气盛、血气方刚;一个步步为赢、骄气日盛,矛盾的小火星子“嗖”的一下就点燃了。

    有一天,郑寤生日出西方般地来朝堂打卡上班,姬林抓住机会当着所有高管的面对郑寤生说:“寤生叔啊,这些年您不辞劳苦,大事小情样样为我们家操心,操碎了心。大家看看,寤生叔累得青丝都变白发了。说真的,我非常感动,我真希望您能一直作为我们家的主心骨,帮我们家扫清前进的道路。但是,人不能那样自私,寤生叔这把年纪了,孤王怎么忍心让他再这样操劳呢?这样吧,您以后就不用来打卡上班了,就在家享享清福吧。您放心,您的级别待遇还和从前一模一样。”

    郑寤生当场就愣住了,他万万没想到姬林这小家伙出手竟然这么狠,偏偏他那套说辞又挑不出毛病,郑寤生不好当堂抗议,只好黑着脸打道回府。

    姬林看着郑寤生吃瘪远去的背影,心里非常解气:老东西,你也有今天,你不是狂吗?继续狂啊!

    郑寤生回想着姬林在朝堂上的那副嘴脸,心中怒火在蔓延: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东西,你给我等着,我一定要让你知道什么叫“姜还是老的辣”。

    没过多久,时逢秋收,郑寤生召集一彪人马,报复性地闯进姬林家的自留地,二话不说,挥动手刀,把他们家的水稻和小麦就给抢收了。

    姬林当时都气笑了:郑寤生啊郑寤生,枉你也是一方大诸侯,竟然连这种乡野闹架的手段都用上了。

    随即,姬林传信约谈郑寤生,当场给了郑寤生十车杂粮,非常大方地一挥手道:“寤生叔,粮食你收下,做郑国的灾年储备粮,以免你堂堂郑侯,还要屈尊降贵去做那打家劫舍的事情,孤王于心不忍啊!”

    姬林当朝将郑寤生一番羞辱,心中正洋洋得意,眼线来报:“王,郑寤生将您赐予的十车杂粮用锦缎包裹,招摇过市,厚颜无耻的声称,是您赏赐他锦缎,让他去平定宋国内乱。”

    姬林当时以为郑寤生只是嘴上说说,给自己找找场子,谁曾想郑寤生真的打着自己的旗号,联合齐国、鲁国去攻打宋国了。宋国那里经得起这几个大国围殴啊,没几仗就被打花了,连宋国国君宋殇公都在内乱中丧了生。

    眼见宋国被打得没了脾气,郑寤生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架势:“既然你们知道错了,我也就既往不咎了。听说你们国君遇害了啊?这样吧,你们宋国素有贤名的公子冯现在正在我郑国做客,让他回去主持大局吧。”

    公子冯,史称宋庄公。

    目前这种状况,宋国人哪敢不答应呢?经过此事,郑寤生的威望“蹭”的一下子就上去了,别说宋庄公与他交好,许多小国纷纷跟随,就连鲁国、齐国这样的大国,都要给他几分薄面。

    郑寤生如此风光,姬林可就看不下去了,心说这糟老头子坏得很,我让他回家老实呆着,他却打着我的旗号到处捞好处,这哪行啊,这不是踩着我的脸往上爬吗?一生气,姬林就公告天下,说郑寤生的卿士职位我已经给他撤了,以后他再说代表我消灭谁谁谁,那就是弥天大谎,你们别信谣也别传谣,不用照顾孤王的面子,自己看着办就行了。

    姬林这一招“上树拔梯”算是彻底把郑寤生给惹毛了,你撤我职是不是?那我也撤你职,从此你在我这就不是天子了!我不给你进贡,也不去朝见你!

    这就是在朗朗乾坤之下、众目睽睽之中,公然对姬林大不敬啊!这还能忍吗?要是连这都忍了,姬林至高无上的君王威严何在?大周王室不可侵犯的尊严何在?大周朝在诸侯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何在?

    姬林表示:忍无可忍不能再忍,但孤王可以强行再忍。

    毕竟,郑寤生现在和大小诸侯打得火热,事业做得如日中天,以官方的名义对他进行严厉制裁,后果难以预料。姬林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但他并不虎。就这样隐忍了几年,姬林觉得自己实力已经有了全方位的提升,威望也在日积月累中不断上扬,于是当朝振臂一呼:

    “郑寤生欺人太甚,他欺辱孤王也就算了,孤王大人不记小人过,天子肚里能放羊,不和他一般见识。但他欺负你们,整日在你们面前耀武扬威,夺田抢地,欺男霸女,孤王作为你们尊奉的天下共主,实在不能不管啊!这些年,孤王一直放纵他,是念在他祖宗八代对我大周朝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希望他能够迷途知返,改过自新,洗心革面,好好做人,但他郑寤生执迷不悟,一意孤行,恃强凌弱,丧心病狂!孤王决定,今天务必要替你们主持公道,大家不要怕,不要怂,跟我上,有仇的报仇,有冤的报冤!”

    结果,姬林错误估计了自己在诸侯中的号召力,他想象中一呼百应的场面没有出现,各路诸侯摆好了吃瓜看戏的架势,坐等周天子与郑庄公互掐。只有卫国、蔡国、陈国三个与郑国相邻的国家,因为不希望郑国做强做大,威胁到自家安全,与郑国早有摩擦,这时候才“仗义”出兵援助姬林。然而,这三个国家若真有与郑国抗衡的实力,郑寤生还会有今天的威势吗?

    姬林现在就跟那只卡在树杈上的熊猫一样,上不去,下不来。打吧,把握不大;不打吧,话都说出去了,下不来台。

    没办法,为了所谓的君王威严,硬着头皮上吧!

    姬林原本想着,我好歹是个天子,郑寤生再猖狂也得卖我几分面子,等到了郑国,我语重心长地批评他几句,他敷衍敷衍给我赔个礼,我顺坡下驴告诫他下不为例,然后大家再叙叙君臣之义,相互抬举抬举,吃顿酒席,旧事不提,面子里子就都有了。

    没想到,郑寤生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竟然排兵布阵,拉开架势要和姬林硬刚到底。而且郑寤生猖狂到,连姬林这个天子的面都懒得见一下,拒绝沟通,就是要战,导致姬林头天晚上精心准备的训诫台词都没用上。

    好吧,既然你不给彼此缓和的余地,那就打吧!

    姬林扎完营寨,就派大将前去叫阵,可郑国那边完全不给一点反应,任你把唾沫骂干,我就稳如泰山。

    联军骂了一天,眼看日落西山,骂累了,也松懈了,正准备起锅造饭,郑寤生大手一挥,郑国军队嗷嗷叫着就杀过来了,天子联军一个大意,就被冲得四处奔散,狼狈不堪。姬林一看大事不好,跨马就逃,完全没有了君王的风度。

    郑国此次领军偷袭的人物是大将祝聃,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正好看见姬林拼命逃跑的英俊背影。这祝聃也是个人狠话不多的角色,不打招呼也不示警,拉满弓,“嗖”的一声就朝姬林射了过去,一箭正中姬林肩头,姬林身子一歪,险些坠下马来。

    我的天!自己竟然差点干掉一个天子!这事儿回去够和同事吹一辈子了。

    祝聃正准备再接再厉,一鼓作气将姬林生擒过来,完成这个大郑国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后方突然传来郑寤生的收兵铁令,祝聃无奈,只好拨马回营。

    回到大营,祝聃仍郁闷难平,垂头丧气地问郑寤生:“我刚才就差那么一点,就把姬林捉过来了,您干嘛收兵啊?”

    郑寤生此时神色非常凝重,摇摇头叹息着跟祝聃解释:“周朝虽然是只纸老虎,但它仍是天下共主,以下犯上,纵然我们有理,也是无礼;姬林虽然很可恶,但毕竟有天子的身份做庇护,我们与他起冲突,一定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戳脊梁骨。别说你抓他回来了,就是你射他那一箭,我都不知如何收场啊!”

    这时祭仲又站了出来,拍着胸脯保证:“主公无需担忧,现在姬林已经知道了您的厉害,恐怕仍在瑟瑟发抖,他断然不敢再来找麻烦,只要咱们给他一个台阶下,他巴不得自己早点回去呢。”

    郑寤生想想,祭仲此言好像挺有道理,那好吧,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了。

    再说姬林,这会儿正在营中抱着膀子疗伤,他心里火啊,从没这么憋火过,但委实不敢再去找郑寤生的麻烦。可是,堂堂天子让人给揍了,就样不声不响地回去,以后这个天下共主还怎么当?有哪个诸侯还会重视自己?姬林愁肠百结。正在这个时候,祭仲到了。

    祭仲一见到姬林,赶忙下跪磕头认错,一再强调,我们只是想保护郑国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万没想到会误伤天子,死罪啊!死不足惜!我们家主公上吊绳都准备好了,就等着您一声令下,就自裁以谢天下。恕罪臣斗胆,给我家主公求个情,您就绕过他这一次吧,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好不好?

    话说,姬林这时候敢下令裁决郑寤生吗?绝然不敢。现在郑国主动给他递台阶,帮他圆场子,他哪有不顺杆往下爬的道理?于是不动声色地给左右递了个眼色,众人领会,纷纷跪地替郑寤生求情。姬林觉得差不多了,再装下去恐怕节外生枝,故作豁达地大手一挥:“算了,你们也不是故意的,孤王大人不记小人过,天子肚里能放羊,就不追究了,此事翻篇。回去告诉你们家主公,要忠君爱国,好好工作,将功补过。”

    此事暂且告一段落。姬林虽然找回了一点面子,但彻底输了场子。诸侯们虽然明面不说,但私底下都在议论纷纷:郑寤生这人霸气啊,狠起来连天子都敢揍,大周真的不行了,走,跟郑寤生攀关系去,同去,同去。

    经此一役,郑寤生在诸侯心目中的地位又拔高了一个台阶,很多小国都以郑国马首是瞻,郑寤生也成了春秋时期最早的霸主,史称“郑庄公小霸春秋”。

    祝聃那一箭,射伤的不仅仅是周天子,更是将周王室高高在上的威严完全给射了下来,打这以后,诸侯们都不愿意再买周天子的账了。甚至,诸侯国如果不挑衅一下周王室,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大周的诸侯了。

    从此,周王室彻底失去了它作为话事人的作用,在周王朝这个偌大的江湖上,只剩门阀,不再有盟主,而它的作用,也只有在诸侯们需要给自己立牌坊的时候才会被提起。一场场更大规模的军阀混战,即将在中华大地上激烈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