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是部伦理剧
繁体版

第32集 好处要赚,牌坊也是要立的

    战败后的吕小白整日郁郁寡欢,这次丢脸真是丢大了,此仇不报,心中委实过不去。于是联络宋国,准备再打鲁国一次。

    结果,宋国和鲁国在乘丘遭遇,一触即溃,齐国还没到达战场呢,宋国就撤了。

    吕小白心里火啊——这仗还怎么打!不打了,回家!

    哦,对了,寡人依稀记得,当年自己逃亡时,谭国的态度很不友好……

    谭国,灭。

    管夷吾说主公你别着急别生气,千万别气坏身体,不就是鲁国吗?看我怎么温水煮青蛙,看我怎么杀敌于无形!

    当时,鲁国的纺织技术很不一般,织出的布又透又好看,小哥哥小姐姐们都喜欢。

    管夷吾就让吕小白带头穿鲁缟外衣,并号召全民换装,同时开放外贸政策,商人进口鲁缟,不仅不收关税,政府还给补贴,民间鲁缟交易瞬间被拉动起来。

    鲁国人一看,好家伙,卖服装这么赚钱,谁还种地啊,于是纷纷改行做生产商,田地不种粮,种桑养蚕。

    鲁国因为没人种地,农业因此荒废,管夷吾又暗中派人到楚国民间大量收购粮食。

    一年以后,管夷吾笑着对吕小白说:“可以收拾鲁国了。”

    吕小白纳闷:“具体怎么操作?”

    接下来,在管夷吾的建议下,吕小白下达齐君令:凡是齐国人不准穿鲁缟!

    同时派兵封锁边界,阻挠鲁国进口粮食。

    鲁国粮价瞬间疯涨,老百姓买一石粮食要花上千钱,而齐国粮食每石才十钱,很多鲁国人纷纷投奔齐国,鲁国国力一落千丈,不战而重伤,再也没有了和齐国抗衡的能力。齐国趁机侵占了鲁国不少土地,而鲁国对此无可奈何。

    长勺之战后,管夷吾为吕小白确立了打仗的“三板斧”策略。

    第一板斧,经济打击。类似于鲁国这样被齐国坑过的还有梁国、衡山国、楚国、代国等很多国家,可谓屡试不爽,总有贪心的人会上当。并且齐国还利用自己的食盐垄断优势大打贸易战,各国苦不堪言。

    第二板斧,国际骚扰。如果经济战没有将对方打服,就派兵到对方境内寻衅滋事,一大帮**,跑到人家那边耀武扬威,吃喝拉撒全打白条,谁敢要钱就动手。但如果对方对齐兵动手,不好意思,大兵压境!那些不敢得罪齐国的小国,只能答应齐国的无理要求,把这帮**大爷们毕恭毕敬地送走。

    第三板斧,武力压制。如果前两板斧砍下去,对方仍然负隅顽抗,那就不和他客气了,直接开打吧。

    在这三板斧的威势下,吕小白和管夷吾的大名在国际上如雷贯耳,那些被三板斧砍过的国家一听到这六个字,瞬间就感觉整个世界都肮脏了。

    不过这样还不够,这帮人显然口服心不服,吕小白要的是,让他们从心里承认自己的老大地位。

    针对吕小白的伟大想法,管夷吾又为他定下了一项基本国策,这个国策的中心思想是将战争与普世价值结合在一起,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要占据道德制高点,要赚好处还立牌坊。这就是尊王攘夷。

    最初,吕小白对此颇感不屑:“就姬胡齐(周釐王,亦称周僖王)那个窝囊废,有必要尊他吗?”

    管夷吾表示,非常有必要:“咱们尊他,不是因为他强大,而是为了赚个好名声,找个好理由方便自己做事情。如今,胡齐初登王位,一没势力,二没影响力,三没号召力,是真正的孤家寡人。这个时候,我们以齐国之强势上表尊王,他能不激动吗、能不感激吗?届时,我们请周王下旨,以周王的名义遍招诸侯会盟,谁敢不来?谁不来就可以堂而皇之义正言辞地揍他!大会之上,由天子代表官宣您齐侯为诸侯盟主,谁敢不服?谁不服就以“不尊天子号令”为名,揍他!这叫奉天子以令诸侯。”

    看着很眼熟是吧?没错,三国时曹操也用过这招,不过他管这叫“奉天子以令不臣”,但因为名声不好,大家都说他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管夷吾的话让吕小白眼睛瞬间明亮起来,他仿佛已经看见了那无比光辉灿烂的未来:仲父所言甚是,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