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赋嫡女攻略
繁体版

35.新盟友。

    林朝唯一的国公,英勇善战的将军,门前若市的英国公府,如今落到这番地步,怎么不让人唏嘘。

    “女郎,县主跟您问好。”随着轿外侍女的提醒,柳宁安回神问道“谁?”

    翠月道“是圣上亲封的南境县主。”

    柳宁安闻言将轿帘掀开,与南心吟四目相对。

    对面的人儿一袭白衣装束,头上无任何配饰,脸上不施粉黛,与柳宁安如出一辙。

    南心吟是在为南家及南境百姓带孝,柳宁安为在这场战役中而亡的人带孝。

    南心吟道“可否去郡主府上叨扰?”

    柳宁安思虑片刻,想到定是对方有话对自己说便道“当然!”看了身旁侍女一眼,放下帘子。

    随着侍女一声“回府”,车架缓缓启动。

    南心吟朝身旁的人使了使眼色,放下帘子,车架紧跟其后。

    穆府门前。

    柳宁安率先下轿等着南心吟,南心吟下轿后两人相视一眼,点点头,柳宁安先后进了穆府。

    梅园。

    “我与县主互不相识,县主为何要见我?京中不比南境,人多眼杂的,未必个个都好心。”柳宁安向跟前坐着的人问道。

    柳宁安此番倒不是不想与南心吟交好,只是边境四大家族跟穆家共同镇守边关的缘故,京都人多眼杂,今夜南心吟跟自己走的近,免不得要被林帝知晓,两个原本不认识的人,在林帝眼中不知会被想象成什么样。

    毕竟她们二人代表的永远都不是自己,还有身后的家族,南家没落,但还有南境十余城百姓,南家又跟边境东、西、北三大家族息息相关,两人走的近,林帝怎能不疑心。

    麟城、雁城、鹰城收复之后,在贺憬南及地方官员还有南心吟的调配下,南家管辖之内的其他城池百姓,一些迁入了麟城、雁城、鹰城之中。

    耕地劳作,迁商引流,麟城、雁城、鹰城屠城之后,三城空无一人,百业待兴,土地荒废。

    将南境南家管辖之内的其他城池百姓迁入麟城、雁城、鹰城,即补充了麟城、雁城、鹰城却是的人量,又成功解决了其他城池人多地少的困扰,一举两得。

    林帝对此也颇为满意,这也是南心吟能够被封为县主即境主的原因之一,此番政策,要不是有南心吟坐镇,定不会这么快落实完成。

    贺憬南被封镇国王,其中也有这一因素的缘故。

    南心吟道“相不相识的不打紧,遭遇一样,想法一样就成。”

    柳宁安微微皱眉问道“什么?”

    南心吟毫不掩饰道“狗皇帝疑心边境四大家族,同时也疑心穆家,要不然也不会每年少边境军粮这么多,郡主跟穆老也不会为了筹备军资,几乎献身与商道。”

    南心吟看出柳宁安接下来想说什么,立马打断“郡主可以否认,但这是事实,抵赖不了的事实,我今夜来不为什么,就一句话,郡主要想成大事,我南境必定马首是瞻,无任何条件追随,只要能拉昏君下位。”

    南心吟长在南境世家大族,穆家军跟朝堂的事,她自然知晓一些,如今南家遭此大难,南心吟能有今夜这般想法,柳宁安也能够理解,谁不是被逼无奈才有逆反之心。

    柳宁安笑笑,意味深长看着南心吟“县主高看我了,我一女儿家家的没那么大本事能够改朝换代。”

    南心吟道“男子可以,为何女子不能?郡主不闯闯,安知这世上没有女子立足之地?”

    柳宁安对着南心吟笑笑不说话,她很赞同南心吟的话,但不能表现出苟同。

    南心吟话说完,起身微微行礼“话已至此,郡主若有需要,边境四大家族随时听命。”

    柳宁安不解问道“既然想改朝换代,当初又何故反悔?既然反悔,有何故这般?”

    南心吟冷笑道“一家子人关起门来怎么闹都行,我是不满林帝,但又不想让天下百姓受战乱之苦。”

    柳宁安不做任何回应,只是微笑着点了一下头。

    南心吟得到柳宁安回应,对柳宁安微微点头,随后朝着门外扬长而去。

    柳宁安朝浅月跟翠月使了个眼神,浅月跟翠月朝柳宁安微微行礼,跟随相送。

    送走了南心吟,雀月望着远去的背影问道“女郎觉得可信吗?”

    柳宁安深吸一口气,悠悠道“可信,也不可信。”

    麝月道“痛恨林帝多疑,不满林帝,想拉林帝下位的心是一样的,但之后,不可而知,我们这么做是为了皇太长孙,他们这么做只是想拉林帝下位,甚至另拥外姓新帝登位,可这般不就是谋逆!”

    雀月又道“县主方才所言,似乎不想跟太子跟三皇子扯上关系,这其中缘由又是为何?”

    麝月道“边境四大家族在朝官员被林帝派遣至各地赴任,太子跟三皇子一党,无人为其进言,只有咱家老爷为其进言,因此林帝还斥责了咱家老爷,想必也是因为这的缘故。

    再者,县主是皇太长孙带回来的,这是不是也在皇太长孙计划之中?目的就是利用穆家拉拢边境四大家族?毕竟能跟边境四大家族直联系的也就只有穆家。”

    柳宁安点点头,不说话,麝月说的可能有,此外还有另外一种可能,贺憬南在利用南心吟,南心吟也在利用贺憬南,只不过两者意图一样,实际想做的却不一样。

    贺憬南利用南心吟目的,是在南心吟不知穆家跟贺憬南关系的情况之下,想让南心吟刻意接近穆家,再由穆家假意被南心吟说服,以此让穆家跟边境四大家族交好,拉拢边境四大家族,为自己登上皇位铺路。

    而南心吟利用贺憬南将自己带到京都,并隐瞒一切,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后跟穆家联合,利用穆家的天时地利人和改朝换代,边境四大家族拥护穆宁安登位。

    朝廷之中的事,柳宁安多少知道些,身边四个侍女是柳宁安左膀右臂。

    故此,很多朝中事物,柳宁安并未刻意隐瞒,方才麝月所言,事发之时闹得满京都人尽皆知,多年之后,依旧是茶余饭后的谈资,麝月能说出这般话不足为奇。

    南心吟今日能有此举,足以证明边境四大家族对林帝多么失望。

    边境四大家族的势力虽比不上穆家,地位却跟穆天平齐,穆家跟四大家族共守林朝边境,相互扶持也是相互掣肘,只要有一方不忠,另一方可取代之,或是两者厮杀。

    不管哪一种,林帝都能渔翁得利,可两方厮杀,受苦的只能是百姓,这也是穆家跟边境四大家族被掣肘的最大原因,都不想因为自己的一时之失,让边境百姓受苦。

    南心吟也是想到这才会找到柳宁安,谁叫柳宁安是穆家下一任家主,加之穆家又有传国玉玺在手跟始帝遗言的缘故,只要将林帝残害忠良,不为百姓着想,不做明君的的证据公之于众。

    就算穆家取林家而代之,也不算得位不正确,且不废不一兵一卒,不会将百姓处于危难之间,天下百姓不会生灵涂炭,百姓也会臣服与新主,这也是历朝天子忌惮穆家的原因之一。

    虽只是始帝的随口之言,不想却成为了林朝历代帝王抹不掉的心病。

    南心吟不是不顾百姓死活的人,若不然也不可能选择穆家结盟,她知晓穆家人心性,不会让百姓处于水火之中不顾。

    经粮草被毁一事,柳宁安以身作局虽未能抓出林朝奸细,但摸清了朝中党派站队,更加方便了穆家今后在朝堂之上的布局。

    柳宁安不相信林帝只是单单打压边境四大家族,将边境四大家族在京中为官的官员,调遣去各地赴任就让四大家族这么寒心,这其中一定另有隐情。

    在信风阁探子的调查下,查出,但凡被林帝调遣各地赴任的四大家族官员,但凡有些资历,将来还会再有回京可能的官员,在赴任几年或十几年之后都会莫名病死。

    甚至在先帝在位之前,主动请辞调令,远离京城赴任的边境四大家族官员,在当地辛苦辞劳为民几十余年,在当地做出了不小的政绩。

    即将回京为官之际,突然因为多年来不辞辛苦,病倒在他乡,最终结局,只能是灵柩魂归故里。

    更可恶的,有的在赴任路上就感染恶疾,途中身亡。

    这一桩桩一件件,确实够让人心寒。

    林帝对穆家不也是这样,忌惮穆家,功高盖主,联合敌国出卖穆家战略计划,导致穆家儿郎,穆宁安几位舅父惨死沙场,却又让人抓不到把柄,就算知道是他故意而为之又能怎么样?没有十足的证据,只能暗暗吃下哑巴亏。

    不仅如此,还得继续为其效力,如若不然,穆家就得落得个不侍奉君主,食君俸禄,不为君分忧的罪名,林帝就可以借机发落,收回穆家兵权,好一招一石二鸟之计。

    柳宁安也有自己收集各种消息的机构,但为了掩人耳目,避免贺憬南发现,轻易不动用,大多动用先帝跟废太子给皇太长孙留下的信风阁。

    一来,避免皇太长孙疑心,二来,自己也不用刻意去向皇太长孙说明用意,信风阁探子自然会将柳宁安动用信风阁,查找边境四大家族的事禀告给皇太长孙。

    其次,南家出这么大的事,南心吟又是贺憬南带回京都的,在贺憬南决心拉拢边境四大家族时,怕已经再就将事情探查清楚。

    不与柳宁安明说,也有刻意隐瞒之意,或是觉得穆家可以不必知晓。

    但,谁又愿意不明不白替一个人去送死,自然会将事情查清楚。

    柳宁安并非不信任贺憬南,刻意隐瞒醉音阁的存在,只是,她与贺憬南之间,将来除了未来夫妻情分那层关系,还有一层君臣关系,柳宁安不信任的是她与皇太长孙君臣之间的关系。

    先君臣,后夫妻,自古帝王,哪有不疑心朝臣,忌惮功高盖主的大臣的。

    防人之心不可有,扶持皇太长孙登位之后,穆家要想不被掣肘,就得有属于自己独挡一面的本事,不能全权依附与皇太长孙,否则将来穆家就得被皇太长孙轻易拿捏。

    他日,皇太长孙若是忘却本心,穆家将无法扭转局面。

    柳宁安日后不单单是皇太长孙之妻,一国之母,还是穆家家主,在当好一个妻子,一国贤后的同时,她也要多为穆家打算,当好一族之主,不能让皇太长孙利用自己将穆家百年来的基业收入囊肿。

    太子封妃,国之大事,封妃大典上,文武百官携朝廷命妇跪了一地,大典过后,承恩殿用宴。

    宴席进行到一半,三皇子林鼎起身向林帝请求恩典。

    “父皇,儿臣想向您求一个恩典。”

    林帝闻言放下手中筷子问道“皇儿想求什么恩典?”

    林鼎道“儿子仰慕柳家女郎已久,请父皇为儿子赐婚。”

    林鼎话一出,林昭转头看向柳如淑,柳如淑摇头表示并不知家中有女郎跟三皇子走的近。

    就连柳家人也面面相觑,一头雾水,底下的人开始交头接耳。

    “这三皇子说的是柳家那个女郎?”

    “不会是安宁郡主吧!”

    “这安宁郡主刚跟太子解除婚约,又跟三皇子不妥吧!”

    “安宁郡主是穆家人,自然不会是她。”

    林帝开口问道“皇儿看上了柳家那位女郎,说出闺名,朕替我儿掌掌眼。”

    林鼎道“柳家女郎个个才德兼备,知书达理,只要能与柳家结亲,都是儿子的福份。”

    林鼎此话一出,在场的人谁还不知道林鼎的意思,瞧上柳家女郎是假,想借姻亲关系,拉拢柳家是真。

    柳永康脸色一沉,不知所措,三皇子此番对柳家而言,是福也是祸。

    柳家二房满脸忧愁,三皇子要是娶了柳家其他几个女郎,定能撼动二房在柳家的位置。

    林帝也听出林鼎话中之意,扭头看了一眼身旁的申皇后,申皇后给林帝一个“我什么都不知道!”的无辜眼神。

    林帝刻意抬举柳家,明眼人都知道,林鼎搞这么一出,是在刻意给林帝难堪,还是在明目张胆的跟太子抢人。

    柳宁安看着眼前场景,心底冷笑,林鼎此番是受了穆家安插在林鼎身边的谋士所怂恿,柳家现在风头正盛,自从贺憬南刻意讨好之后,京中上至皇室,下至文武百官都争先恐后讨好,柳家现在可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照此以往下去,若无人分去柳家给太子的支持,支持太子的朝臣就会越来越多,将来太子就能更好的坐上皇位。

    只有三皇子也娶了柳家女,才能够稳住自己党派朝臣不倒戈太子,才能有实力跟太子抢人(未站队的朝臣跟皇太长孙一党的人)。

    同时也给柳家布下难题,让柳家在太子跟三皇子之间来回权衡,对扶持谁摇摆不定。

    虽说是怂恿,事实也确实如此,柳家虽不是世家大族,但以现在风头确实有这个搅动朝局的能力,哪怕这只是皇太长孙跟穆家布的一个局。

    贺憬南打趣道“竟然这样,不如把柳家剩余的女郎全娶了吧!”

    林鼎朝贺憬南微微一礼“不敢。”

    林鼎这一番举动显得十分优雅恭谦,没有了之前对贺憬南的无理傲慢。

    林鼎之所以对贺憬南如此尊重,是贺憬南如今封了王,又刚立了战功,且现在正是他跟太子拉拢人心的时刻,自然不会像以前那样针对贺憬南。

    贺憬南又道“你这人怪得很,又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柳家那个女郎,又不能全娶,那你究竟要怎样?”

    随即又道“喜欢柳家女郎是假,想借柳家名义娶安宁郡主是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