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武周:无间之王
繁体版

第6章 人才谁不想要

    听闻传报,董宗原也是大惊。

    按说长史府来人,一般都会提前知会。这突然来访,显然有紧急的事情。

    于是率领众人,急忙忙赶往门口迎接。

    不料刚穿过二堂的院门,迎面已经看到几个人走过来。

    为首的一位,是个须发皆白的老者。

    他头顶幞头,身穿紫袍,腰间挂着金龟袋。

    身后跟着的,都是长史府的侍从。

    董宗原紧走几步,躬身叉手:“使君亲至,有失远迎,望乞恕罪。”

    老者抬手示意免礼,然后笑道:“正明不必多礼,是老夫等不及了,想见见那断案如神之人。听说他来了县衙,便就追了过来。”

    听老者的意思,他应该是去过客舍找自己。

    安乐有些好奇,这人究竟是谁,看着比董县令的官还大。

    “这位是西都留守兼雍州长史,任知古。”李义瑜知道安乐不认识,主动低声介绍。

    任知古都表明来意了,董宗原自然不敢怠慢。

    立刻将安乐引荐到跟前,让他与长史见礼。

    “小子安乐,拜见使君!”安乐上前,也学着董宗原行叉手礼。

    董宗原眉梢眼角跳了几下,心道这小子怎么如此托大,难道不知礼数?

    站在后方的李义瑜轻咳一声,压低声音提醒:“跪拜!”

    雍州在大周一朝属于上州,上州长史正常情况是从五品上的级别。

    但任知古这个长史,与一般的长史不同。

    如今大周的朝廷,已迁去了神都洛阳。

    长安虽不再是政治中心,可依旧保留着都城的地位。

    按规制,都城所属的州,不设刺史而设州牧。

    这个职位一般由太子或亲王兼任,属于挂名的荣誉职位。

    因此长史,就成了州里实际上最高的行政长官。

    任知古更是以西都留守的身份,兼任雍州长史,是妥妥的从三品。

    按说董宗原这个正五品上的京县县令,也是要跪拜的。

    只因二人既有同乡之谊,又是忘年之交。所以平时在礼数上,就免去了讲究。

    董宗原是官身,又是五品正官,免礼也就免了。

    安乐一个白身,见了三品高官居然也不跪拜,这就是明显的逾越。

    若真追究起来,轻则要刑责教训,重则可以监禁甚至流放。

    不过任知古今天就是为了他来的,自然不会因为一个礼数,就翻脸降责。

    只见他哈哈一笑,捋着胡须不住点头:“好好好,少年英才,真是后生可畏!”

    安乐是不懂古礼,加上现代人也不习惯下跪,这才显得失礼。

    他本人可不是不懂礼貌,听到夸赞立刻谦虚了一番。

    县衙二堂之上,众人分宾主落了座。

    任知古直接命人,在自己身边给安乐设一席位。

    安乐看着地上的席子,小脸儿皱的跟苦瓜一样。

    身上这身古装穿着就够难受了,居然还要跪坐,这简直要了他的老命。

    可在这个地方,由不得他胡来。

    只能强忍着膝盖的疼痛,板板正正的坐好。

    不多时,仆人煎了茶上来,任知古象征性的抿了一口。

    董宗原则一直盯着他,见他放下茶碗,知道是该进入主题了。

    “正明啊!”任知古叫着董宗原的字:“咱们不是外人,老夫就有话直说了。安乐放在县衙,似乎是有些大才小用了。”

    听到这儿,董宗原已经露出苦笑。

    看来这老头儿的急事儿,就是跟自己抢人来了。

    可就算明知如此,他也只能笑脸相迎。

    没办法,官大一级压死人。

    任知古比他董宗原,可不是大一级的事儿。

    而且人往高处走,自己此时要是真强留安乐。一来得罪老上级,二来在安乐这儿也落不下好。

    干脆,别等人家开口,这顺水人情,自己主动做了算完。

    “使君,安乐乃是栋梁之材。我这小庙,岂能容下大佛。原本也是想见一见,就把人给使君送去的。不成想使君亲至,这也是安乐的福分。”

    聪明人说话,向来是让人舒服的。

    任知古闻言,便是哈哈一笑。用手轻抚安乐的脊背:“怎么样,小子。老夫也不亏你,如今雍州司法参军出缺,老夫明日就行文天官,保举你做此官职。不知你意下如何?”

    安乐不知道这个参军是什么,可李义瑜却暗自替他高兴。

    若安乐在县衙任职,最多也就挂个录事的职位,不过九品末的小官。而这司法参军事,是从七品下的官职。比李义瑜这个县尉,高三个品级。

    这对安乐来说,绝对属于意外收获。

    “安乐,还不快谢过使君。”

    董宗原最先反应过来,出声提醒安乐。

    李义瑜也连连对他使眼色。

    “谢使君!”安乐起身行礼。

    任知古以手相搀,笑道:“此处乃是后衙,不必如此拘礼。”

    待安乐重新落座,任知古又道:“行文往返需要时日,这几日先让李县尉带着你,到州衙熟悉熟悉。”

    李义瑜连忙起身:“下官遵命。”

    人抢到手了,任知古也就不再耽搁。

    他起身道:“如此便就定下了,老夫还有公事,就先回去了。”

    众人连忙跟着起身,往门外去送。

    县衙门前,任知古即将蹬车之际,又回身对董宗原道:“武俊驰的案子,尽快呈文到州里。速报速结,免得神都那位,又多生事端。”

    董宗原道了个喏,任知古这才满意离去。

    煮熟的鸭子飞了,董宗原也是意兴阑珊。与安乐又客套了几句后,便返回县衙。

    剩下李义瑜和安乐两个人,正相视苦笑,远处却有人招呼他们。

    安乐寻声看去,原来是送人回来的周捕头。

    “安先生,衙门的公事办完了?”他一上来就扯着嗓子问道。

    李义瑜瞥了他一眼:“不能叫安先生了,如今安兄弟高升司法参军事,你应该称安参军才是。”

    “呦,是小的失礼了。”周捕头连忙行礼:“见过安参军。”

    安乐忙将他扶起,笑着道:“周捕头无需见外,以后都是一家人,还请多多帮衬。”

    周捕头又客气道:“之前是小的有眼无珠,多有冒犯,还望安参军雅量海涵。”

    安乐正逢喜事,自然大气:“周捕头,咱们是不打不相识,过去的事就别再提了。”

    李义瑜闻言,当即摇头道:“那可不行,必须得罚!”

    他说的罚,当然不是责罚。

    男人之间巩固友情,没有别的,无非是喝酒吹牛。

    周捕头心领神会,立刻表态:“没的说,今晚安参军随便挑,都由老周做东。”

    安乐是想到了,自己今天应该请客庆贺。

    可无奈囊中羞涩,想花钱暂时只能问孙灵韵借。

    现在两人之间正闹不愉快,这个口他也难开,因此只能装聋作哑。

    不想李义瑜却又开口:“今天不行了,我还有事找安兄弟。改日吧,改日再让你破费。”

    说是有事,其实就是有高端局。

    周捕头岂会不明白,官和吏在身份上的差距。

    于是拱手道:“何谈破费,是小的分所应当。既然二位有事,那小的就不打扰了。”

    说完,便与安乐和李义瑜道别,自往衙门当值去了。

    李义瑜说起有事,安乐也想起自己还有一件事情,需要他帮忙办理。

    他穿越至此,还没有这里的身份。

    这件事之前对他难如登天,如今怕只是手到擒来。

    果然他稍微对李义瑜提了一句,说自己与孙灵韵私奔至此,不想再用原来的身份。

    李义瑜当即拍着胸脯表示,这是小事一桩,明日就为他办妥。

    安乐的事情说完了,李义瑜又揽住他的肩膀。

    “贤弟,之前来过长安吗?”

    这种事装是装不出来的,而且也没有说谎的必要。

    安乐直言没有来过,这是第一次。

    只见李义瑜嘿嘿一笑:“那今晚,为兄的,不得不带你见识见识了。”

    听到如此暧昧的语气,安乐的心脏狂跳了一拍。

    我的官儿还没真的到手呢,诱人堕落的考验,这么快就要来了?

    是不是应该婉拒一下,树立个正人君子的形象。

    安乐还在纠结,李义瑜已经带他走进了一家食肆。

    “先吃些东西垫垫肚子,真正的乐趣,要等到晚上才行。”

    整个下午的时间,李义瑜都在带安乐逛长安。

    两个从东市开始,一路走着,看着,吃着。直到日落西山,才回到了安乐熟悉的地方。

    长安城,平康坊。

    这是安乐最初穿越过来的地方,那时他还不知道这坊的名字。

    到了这里,他又想起与孙灵韵的初遇。

    心中不觉像是被一根针,狠狠刺了一下。

    就算安乐的历史学的一般,也是听过平康坊的大名的。

    就像男人不出国,也知道花花公子或维密秀。

    随着夕阳的余晖没入地平线,平康坊如一个刚刚睡醒的美娇娘。

    伸着懒腰,推开窗户,向世人展现出她的慵懒之美。

    莺歌燕舞之声,伴着月光逐渐升起。

    大街小巷上,灯火阑珊。

    骏马华车穿梭其间,为那一座座宅院,带来无数公子王孙,豪商新贵。

    李义瑜推着安乐,进入了其中一家。

    一位三四十岁的中年女子,立刻喜笑颜开的迎上前来。

    “李县尉来了,快里面请,王将军已经等候多时了。”

    安乐听说还有别人,脚步不由一顿。

    李义瑜忙解释道:“都是自己兄弟,早就约好了今晚聚聚。正好你在,带你认识一下。”

    踏着白色碎石铺成的小路,两人穿过庭院,走进了富丽堂皇的大厅。

    “李县尉,王将军在这边。”一个用托盘端着酒壶的女子,一眼望过来,连忙高声招呼。

    安乐跟着李义瑜走过去,撩开门帘,绕过一扇花草锦绣屏风。

    里面是一间十平方左右的小屋。

    屋中分设了两个联席,其中一席上,正坐着一个中年男子。

    安乐一见他,只觉得浑身鸡皮疙瘩骤起。

    若不是被李义瑜拉着,他差点下意识转身逃跑。

    原来李义瑜口中的兄弟,正是昨日在坊门之前,险些揭穿安乐的王直。

    王直一见李义瑜,正要开口骂人。

    忽见他身旁还有一个陌生的小郎君,便将到嘴边的脏话又咽了回去。

    好在当时安乐的脸,都被头盔的护甲片挡住。

    因此他认得王直,王直却不认得他。

    “二郎久等了!”李义瑜自知来的有些晚,连忙先行赔礼。

    王直招呼他们落座,又与送酒的女子耳语了几句。

    不多时,屋内又增设了座位。

    送酒的女子,也带了另外两个女子进来。

    其中体态丰腴的,笑着走向李义瑜。那个清秀的,则款步来到安乐面前。

    此时安乐已经出了一身的白毛汗。

    他前世只在影视剧里,看过类似的商务KTV。

    如今身处古代,居然亲身领略到了。

    好在女子的容貌,神似安乐初中时的同桌。同坐一处时,才让安乐不至于太局促。

    待众人安坐,王直端起酒杯,提了作为东道的第一杯酒。

    安乐的酒量尚可,杯中清酒被他一饮而尽。

    放下酒杯后,李义瑜开始相互介绍。

    当听说安乐只用半日,就破了伊阳侯命案。又将是新任雍州司法参军时,王直再次举杯。

    “贤弟年少有为,又有才干,将来前途不可限量。愚兄先行道贺,咱们满饮此杯!”

    安乐道了谢,将酒饮下,李义瑜也陪着喝了一杯。

    闲聊数句,王直又提了第三杯酒,不过这次屋内众人一起。

    接下来是李义瑜,然后是安乐。

    几番下来,安乐的脸颊已经泛红,神经也慢慢松弛下来。

    身旁唤作宝儿的女子,替他将酒杯斟满,同时开口道:“郎君谈笑之间,便破了一桩悬案,必是才学过人。值此良宵,妾请郎君赋诗一首,为新谊之礼。”

    “心仪?这么快吗!”安乐打了个酒嗝。

    宝儿柳眉一挑,含笑道:“莫不是郎君不喜宝儿?”

    安乐不语。

    看情况,这是到了背诗的环节。

    之前看过很多小说,男主穿越后,靠背古诗装逼。

    这个剧情,他熟得很。

    只是有一点,他穿越的可不是那些架空的王朝。

    虽然至今没搞清楚自己身处何年何月,但大体在唐朝没错。

    自己会的那几首唐诗,要是在这里卖弄,大概会被原作者登门维权吧。

    再说这种商务KTV,正常情况不就是唱唱歌泡泡妞,小灯一关搞点暧昧吗。

    怎么到了自己这里,堕落都这么有难度呢!

    宝儿看出安乐为难,误以为他是瞧不上自己,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淡。

    这座宅院,可是平康北里中曲,最当红的地方。

    不比循坊墙一带,那些卑屑妓的居处。

    胡乱使些金银,便能共赴巫山。

    此院中不说往来皆鸿儒,也是谈笑无白丁。

    若不显现些风流才气,作些诗文唱和,小娘子们可是懒得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