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双全朱厚照
繁体版

第十章 细狗

    张永兴高采烈的走了,刘瑾也很高兴。

    张永勤练武艺,弓马娴熟,颇有勇力,不是一般的太监,他也算是刘瑾的嫡系。

    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因为地位问题,张永虽然比刘瑾年纪大,但是刘瑾是朱厚照的贴身太监,而张永和其余的几个人都只是太子宫中的太监。

    人都有远近亲疏,朱厚照当然不列外,对刘瑾跟对别的宦官的感情是不一样的。

    所以现在朱厚照让张永去管理这个新弄出的皇店,这也算是刘瑾的势力扩张。

    朱厚照处理完这几件事就回到了乾清宫。

    本来想叫刘瑾的,但刘瑾去东厂整理人手收拾内宫了,就叫了别的小太监给他放热水洗澡。

    他缓慢的进入热水池,一点点的清洗自己的身体。

    朱厚照别的不知道,个人卫生还是知道清理的,现在每天都要用热水洗澡,就是现在没有淋雨头不太方便。

    前世朱厚照是没有子嗣的,他不是历史学家,也没有研究过朱厚照无子的原因是什么,不过他猜也就几种原因。

    第一呢要么是遗传因素,但遗传是不太可能了,因为朱厚照的父亲,爷爷,太爷爷,孩子也都不少,基本上就排除遗传了。

    就现在他每天都照镜子,现在他的身体不太像15岁的,像20岁的,每天大鱼大肉,营养也充足。

    自从穿越过来,他就开始有规律的锻炼身体,每天也都跳广播体操,还凭着记忆练习武术,加上穿越之前朱厚照的身体素质就高,现在他身上的腱子肉也在一天天增多。

    那第二呢就是外部因素了,这个外部因素无非就是有人下毒,或者自己不爱清洁导致的没有子嗣。

    现在他已经把太医院的的医生换过了,都是从京城招募的有名医生,以前的庸医都调离岗位了。

    情节问题更好解决了,每天晚上他都让人烧水泡澡,现在他有那个条件,而且泡澡能缓解人的压力,每天都泡澡放松身心。

    没过一会就有小宫女穿着单薄的衣衫进入澡房,仔细的帮着朱厚照搓洗。

    他只好感叹一声,这万恶的旧社会。

    朱厚照没有放纵自己,现在还不到时候,肾为先天之本,过早的透支会影响寿命,好不容易穿越过来,他可不想再次穿越。

    好像前世朱厚照也没活多久吧,三十多就没了。

    此时一名小太监靠近了澡池里的朱厚照,趴在池子边跟朱厚照汇报。

    “陛下,丘聚捉了一只老鹰和一只犬在外候着呢。”

    “鹰,犬?”

    朱厚照感觉有点意思啊,这是来要官了吗?甘当鹰犬?

    他从记忆中得知,丘聚原来是朱厚照最早的内侍,后来刘瑾来了之后,丘聚就退居二线了,刘瑾比丘聚更讨朱厚照的欢心。

    “让他等着,一会朕看看是什么样的鹰犬。”

    “是,陛下。”

    小太监关好门出去告诉了丘聚。

    朱厚照任凭小宫女给自己穿衣服,穿了身舒服的袍子回到了寝宫。

    丘聚跪在地上说道:“奴婢丘聚拜见陛下。”

    “起来吧,你带来的玩意儿呢?让朕看看。”

    丘聚起身去外面带了进来。

    朱厚照皱着眉头看向了丘聚,不解地问道:“这就是你带来的?这鹰还没满月呢吧,你就让他出来干活了?”

    “这狗也是,这么点个小狗,你从哪捡来的?”

    “陛下,您不知道,这鹰必须得从小养,才能跟您亲近,从小就得喂他吃肉。”

    “这小狗可不一般,它的父亲是京城有名的猎犬,浑身黝黑,身材细长,对主任绝对忠诚,还是护卫犬的最佳选择。”

    “哦,细狗啊。”

    朱厚照穿越之前就挺喜欢小动物的,他还了解过中国的犬种,丘聚说的就是中国细犬,在后世因为狩猎犬的作用渐渐不明显所以饲养的较少,导致许多纯种细犬消失,现在的这只血统应该挺纯的。

    朱厚照上前来看了这小鹰和细犬,点了点头说道:“行,那就你了,你带着人把他们照顾好。”

    丘聚高兴的回答道:“是,奴婢肯定照顾好他们。”

    ……

    隔天上午,李东阳递了牌子请见。

    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听闻有太监给陛下进献了鹰犬。”

    朱厚照挑着眉头说道:“哦,李师傅消息很灵通嘛,不错,丘聚是给朕献了鹰犬,朕还挺喜欢的,打算再宫内养着。”

    李东阳没在意朱厚照话里的表达的意思,严厉的劝解到:“陛下初登基,应熟悉政务、军事,不应放纵享乐,请陛下将鹰犬移走。”

    朱厚照满不在意的说道:“没事,政务不是有你们三位辅政大臣在辅助朕吗,朕稍微放纵一下没关系的。”

    “陛下,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李东阳张口就来一番劝解。

    朱厚照撇着嘴,就当李东阳在说废话,不就是养个狗吗,至于这样大篇大篇的来劝谏我吗?

    “行了行了,李师傅你说了这么半天,渴了吧,嘴干不干?”

    李东阳一愣,眨着眼睛回答道:“老臣不渴,还请陛下谨记之。”

    “朕记住了,不可贪图享乐,可朕没享乐啊,朕父皇养那么些个小动物,也没见你这么着急,朕就养只狗。”

    “这……大行皇帝陛下英明神武,能克制自己,虽然饲养了它们,但是……”

    “朕了解李师傅的良苦用心,朕不会的。”

    “李师傅用过膳了吗?”

    “老臣没有。”

    朱厚照一拍手掌,兴奋的说道:“朕也没有,赐膳,李师傅跟朕一起吃。”

    “对了,去传旨让刘师傅和谢师傅也来,朕有要事和他们商议。”

    …………

    朱厚照正在在当中,面前摆放着七八个碟子。

    刘健坐在左手边首位,谢迁坐在刘健旁边,李东阳坐在他们二人的正对面,面前摆放的跟朱厚照面前一样的食物。

    刘健和谢迁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怎么突然御赐了午膳。

    其实大臣们不愿意被赐膳,因为规矩太多,这一顿早餐吃下来,可能没吃什么呢,就累的不像话了。

    “这有份边关的军情汇报,诸位阁老应该都看过了,游击将军张雄、穆荣俱战殁,兵部想让朕慰问失败的官兵,朕同意了。”

    刘健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原来是军务的事情,这次的边关确实太失败了,堪称土木堡之后最大的失败。

    “三位是朕父皇留下的辅政大臣,关于盐政的问题,边关已经受到了波及,战斗力下降的太快,盐政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候了。”

    朱厚照就把自己想改革盐政的想法说了出来,将输粮开中变为主要政策,现在边镇的粮价过于高昂,导致军费也在逐年上升,就是因为盐商不再运粮去边镇,在户部用银子换取盐引。

    他还要禁止奏讨盐引,以后盐引只有两个获取方式,一是运粮至边关换取盐引,二是皇店不定时扑卖盐引,将其原本的功能纳银开中的策略放置在皇店,户部以后只负责收取盐税。

    “陛下,纳银开中每年为国库收取了很多税银,这么一改的话,国库的收入怕是要受到减少。”

    刘健马上表达了自己反对的态度,不过他还有一句话没说,那就是内库的收入会增多,户部可能会不同意,毕竟这是将户部的权力划走了。

    “以前没有纳银的时候,国库的收入不是也足够吗?”

    “可是陛下,这样一来,边镇粮价是恢复了,边关将士也能恢复一部分战力,可盐商会从此获取暴利……”

    “那就将粮食兑换盐引的数量提高嘛,以前是多少粮食兑换一引盐的?”

    “陛下,大概是二斗五升兑换一引盐,按照粮价大概是五分银一引盐,此乃旧制。”

    “才这么低吗?粮价本身就是不固定的,粮食兑换盐引怎么能固定呢?这方面要改,而且要提高粮食兑换盐引的比例,朕看现在的盐引兑换税银的价格就不错。”

    “陛下,不可啊,如果按照现在的盐引兑换税银的比例,兑换粮食,恐怕没有商人愿意去干了,毕竟路途遥远,商人需要从边镇到达两淮换取食盐,还需交税。”

    “没有利润是吗?”

    朱厚照琢磨了一下,夹起了一块肉,放进嘴里。

    确实啊,商人如果没有利润,那么输粮开中就是空中楼阁,根本不可能支撑起来。

    “那你们就和户部共同商讨一下,看看到底什么样的比例合适,既能让商人有利可图,还能稳定边镇的粮食供应。”

    朱厚照和三个辅政大臣都有点心不在焉的吃着这顿午饭。

    下午的时候圣上要改革盐政,将从户部分走一部分权力的消息就席卷了京城,全部都在议论纷纷,尤其是户部议论的最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