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的征战
繁体版

第26章 炒作

    由于高家带人堵门,导致大秦粮业不敢营业的事,在有心人的帮助下,当天几乎所有大乾城的人都知道了,传得沸沸扬扬。

    当大家都以为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时,并没有过多的关注,毕竟大全城里户人家欺负一个小店是很正常的事。像平时那样,大家都只是把这件事当做茶余饭后的一件趣谈而已。

    当大乾城所有人关注的都是大秦粮业的米为什么那么白。煮出来的饭晶莹剔透,米香十足。而且只是比正常的米贵2文钱一斤时。大秦粮业还在持续在关门歇业中。

    有人欢喜有人愁。面对这种状况,卖米的商家特高兴。

    然而,在这片看似平静的背后,实则暗流涌动。那些因大秦粮业关门而欢喜的商家,一直也都开心不起来。因为大秦粮业开业到现在,卖的的米虽然价格稍高,但质量上乘,深受百姓喜爱。其他商家的米销量大跌,不少商家因此损失惨重。

    流失的客户并不因为大秦粮业关门歇业而恢复。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是人性,吃过了大秦粮业的大米后,富户们再吃其它米就如吃糠咽咸菜般难受。

    高家欺压大秦粮业,致使大秦粮业被迫关门。此事在城中传得沸沸扬扬,却并未引起过多关注。大秦粮业的米质优良,价格稍高,但深受有钱百姓喜爱。其他商家的米销量大跌,不少商家因此损失惨重。

    大秦粮业关闭后,富户们纷纷转向其他商家购买大米。然而,他们发现其他商家的米质量远远比不上大秦粮业的米,口感粗糙,缺乏香气。尽管价格便宜,但口感极差,难以满足他们的口味。

    渐渐地,富户们开始怀念大秦粮业的米,开始派人前往大秦粮业询问何时重新开业。

    这个消息及时传递到夜君手里。夜君回信,进行了下一步计划。

    继续关门歇业,同时派人乔庄打扮轮流挑拨人群到高家门前扔臭鸡蛋泼粪水……连续几天,高家大门前已是垃圾场,高家也是闭门不敢外出。

    把这件事闹大,把高家拎出来做特别典型,搞给全城看,让大家以后掂量掂量,欺负大秦粮业的后果能不能承担。

    毕竟夜君知道,大秦粮业只要能持控制着大部分百姓的胃,自然会有很多人替大秦粮业保驾护航。

    高家大院,管家已经换了人选,原来的管家昨天被高员外抽了两耳光,骂了一顿解气。今天起床吃早餐,没有自己心心念念的大秦粮业大米粥,一下子没有胃口。想起那个没用的管家,气不打一处来。直接吩咐人把管家革职,绑起来吊打一顿,关进柴房。

    家里有小孩的家庭现在特别闹心,吃过了大秦粮业的大米。每天一到饭点看到不是大秦粮业的大米饭,都是胃口不好闹着不吃饭。饿着有钱人家的千金小姐那可不得了。

    尤其是大乾城城主贺胜,直接派人到高家问责,他儿子已经第三天不好好吃饭了,每天一到饭点就闹腾得厉害,非要吃大秦粮业的大米饭。

    高家只能把惹事的管家推出去给城主府带走,以免惹祸上身。

    第五天,大秦粮业还没开门。富户们每日都派人到大秦粮业门口盯着,争取开门第一时间买到大秦粮业的大米。

    从清晨开始,薄雾尚未完全散去,大秦粮业的大门前就已经熙熙攘攘地聚集了一群人。他们都是闻讯赶来,期待着能够买到那传说中美味的大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而期待的气氛,人群中时不时传来低语声,谈论着这大米究竟有何神奇之处。

    老人们扶着拐杖,早早地等候在门前,眼中闪烁着对美食的渴望。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手牵手等待着,希望给孩子一个难忘的体验。还有一些面孔,显然是远道而来,他们特地起了个大早,只为了等待这习已惯的美味,丝滑、软糯香甜。

    第六天,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秦粮业的门前,街道上的行人开始忙碌起来。原本挡在门口的那块大木板被悄然拿走了,留下的只有那块熟悉而又崭新的招牌。

    店门紧闭,依然没有开业的迹象。那空荡荡的门口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又像是在等待着什么。门上那金色的招牌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一切都是新的,却那么多人牵肠挂肚。

    周围的人们开始聚集,有的议论纷纷,有的则默默地等待。他们的眼神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盼和对往昔的回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急切的气息。

    现在实行的是夜君计划中的第二步。第一步是引起民愤,让民众维护大秦粮业。第二部是武力威慑。让人们知道大秦良业背后也有势力在支撑。

    第七天,这天一大早,由夜君亲自带队,一只从盐村抽调过来的五百人队伍。20人一排分成25排,整齐罗列在大秦粮业门口。

    在大乾王国,豢养私兵是严令禁止的,一旦发现,即以谋反罪论处。为了避免这无妄之灾,大秦粮业的这500名士兵,在外行走时,都以铁棍伪装成普通的护院。

    这一日,阳光斜斜地照在大乾城的街道上,映照出金黄的色调。突然,一阵铁棒交击的闷响声回荡在街头巷尾。声音由远及近,只见一群身着麻衣的壮汉,手持铁棍,步伐整齐地走来。他们的铁棍并不是为了攻击,而是为了制造出震撼的声势,以震慑那些心怀不轨的人。

    那500名士兵的气势极为磅礴,他们整齐划一的动作,仿佛一堵无懈可击的铁壁,不可撼动。那些对大秦粮业有所图谋的人,在这一刻,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纷纷收起了心中的小心思,不敢再有任何非分之想。

    阳光斜照,大秦粮业的门前广场上,一道壮观的景象吸引了众人的目光。500名身着统一制服的男子,每人手持一根长达2米的精铁长棍,肃立在广场上,气势如虹。他们的领头人,正是夜君。

    夜君一身黑色劲衣,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他手持长棍,棍端直指天际,仿佛挑起了整个苍穹。他一声令下,500名男子齐齐挥动手中的长棍,一时间棍影翻飞,破空之声不绝于耳。

    每一棍挥出,都伴随着一声震天的“杀”字。这声音,仿佛从远古战场传来,充满了无尽的杀意与决心。那是夜君为他们准备的军棍法的独特口号,也是他们心中的怒火与决心的释放。

    画面中,夜君身姿矫健,手中的军棍仿佛活了一般,随着他的动作翻飞跳跃。每一次挥棍,都带着凌厉的风声,仿佛要将这天地间的束缚打破。他的眼神坚定,毫无畏惧,只有一股不屈的斗志。

    而那些新兵,虽然训练时间不长,现在已经没有了初学时的笨拙,在夜君的指导下,他们很快掌握了军棍法的精髓。他们咬紧牙关,紧握军棍,使出全身的力气,伴随着那一声声“杀”字,奋力挥舞。他们的脸上满是汗水与泥土,但眼中的光芒却越来越亮。

    紧接着,一阵蹄声轰鸣,尘土飞扬。一支庞大的运输队伍出现在大秦粮业门口。100匹骏马,800辆独轮车,整齐划一地行进着,仿佛是一首壮丽的交响曲。

    马匹们健壮有力,鬃毛飘扬,它们载着满满的粮食,仿佛是秋收的金黄,给这支队伍增添了几分庞大的气息。独轮车吱吱嘎嘎地响着,它们承载着沉甸甸的粮食袋,却似乎并未压弯车夫的腰。他们的脸上流露出坚毅与自豪,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辛勤付出。

    这支队伍仿佛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他们的到来,为大秦粮业增添了一份实力与震撼。大秦粮业的门前仿佛成了一片繁忙的海洋,热闹而有序。

    500民夫在大秦粮业门口排成一列,他们身穿粗布短衣,头戴斗笠,正在忙碌地卸下肩上的粮食袋。店铺内,一群店员也正忙着帮忙将粮食搬进仓库,仓库里堆满了白花花的大米,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民夫们喘着粗气,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浸湿了衣衫。他们相互配合,将粮食袋传递给店员,然后接过空袋子继续搬运。整个场景充满了劳动的艰辛与热火朝天的气氛,仿佛是一幅生动的画面。

    他们卸下了一袋袋沉甸甸的大米,每袋足足有100斤重,一共是2000袋,合计20万斤的大米。紧接着,他们又搬来了一桶桶的食盐,这些盐桶被垫高了20厘米,然后一排排往上垒起来,叠得整整齐齐,宛如一座座小小的白色金字塔。壮年们汗水浸透了衣背,但他们的脸上却洋溢着喜悦和自豪。因为他们知道,这些粮食和食盐,不仅仅是生活的必需品,已经大家辛苦的成果。

    大秦粮业展现了自己的势力实力,庞大的货源量,自己售卖品的质量。让各路别有心思的人立马打消念头,这个念头没打消的,立马深深地埋在心底。

    别人家的大米8文钱一斤,大秦粮业的大米10文钱一斤。

    繁忙的卸货环节即将到达尾声,夜君趁着观望的人多,把掌柜李华推出门口再打一波广告。

    “本店由于前期没有做好保卫工作,遭到他们恐吓,所以歇业几天,对大家造成不便,请见谅!”李华边说边对着众人抱拳作揖以示道歉。“现在本店从大圣帝朝大秦粮业总部申请了一批护院保卫本店在大乾王朝内的所有大秦粮业,今日走水路赶到,如大家所见。并且带来了12000斤雪花盐,白如雪,质地细腻、品质毫无杂质、不带苦涩味,物美价廉,是生活中盐焗佳肴的上乘原料,活动推广价今天只卖180文一斤,买五斤盐送一斤本店的大米。另外,我们的大米品质上乘,生产成本高,前期为了打广告铺销路,一直都是亏本销售,所以从即日起本店大米价格上调3文钱一斤,卖13文一斤,往后本店会继续从大圣帝朝总部调运各种高端产品到大乾王国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