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屈夫子
繁体版

18.魏其侯的心事

    当微风轻轻地吹起来时,满园发出春天特有的清香,混合了豌豆花、月季,以及其它的青草香味。本来,如果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可以做,当然可以舒舒服服地呆着,哪里都不去,看看这个园子,喝喝茶,再打开一卷书,不管是儒学,还是楚辞,抑或是易。

    但魏其侯就不同,他是要做大事的,生来即如此。作为窦太后堂兄的儿子,更是诸窦中最为贤能的一个,饱读诗书。当年平定七国之乱前,汉景帝面对这一困难重重的局面,阅遍诸窦,只有窦婴可以胜任。然而在此之前,他却得罪亲姑妈窦太后有一段时间了。说来话长,和所有的老母亲相同,窦太后最疼爱的是小儿子梁王,之前就出尽百般手法想让景帝在之后把位子传给弟弟梁王。终于机会到来,一次家庭酒会当中,汉景帝略喝了几杯酒,趁着酒兴,说,“千秋之后把王位传给梁王。”窦太后心中大喜,正当想着把这件事情定下来之际,此时窦婴却拿着酒杯站起来,义正言辞地说:“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汉之约也,上何以得传梁王!”

    窦太后看着自己的亲侄子,让自己竹篮打水一场空,本来,作为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后、皇太后之一,已然是西汉无可匹敌的皇太后,要知道,据汉书中记载,西汉两百多年来有且仅有文帝太后、景帝太后也就是窦太后等四位皇后得以全身而退。

    “外戚后庭色宠著闻二十有余人,然其保位全家者,唯文、景、武帝太后及邛成后四人而已。”

    而窦太后就是其中一位,可见其做事是何等的老成持重,然而现在面对着窦家人砸了自己的宴席,却是一筹莫展。从此憎恨窦婴,除去其门籍,不得朝请。

    但随着七国之乱的铺天盖地而来,景帝没有办法,只能寻最有能耐的自家人平定诸侯之乱,翻遍诸窦,无人胜过窦婴。这次窦婴却因为之前过往托辞不出,窦太后心中却是惭愧。本来,她不可能真的生窦婴的气,毕竟,这是窦家最为出色的后辈,也是自己的期望所在。事实上,在那个年代,皇太后生谁的气都不可能生侄子的气,那是娘家的命脉所在,所以,不管在之前还是之后,太后的娘家人,主要是侄子往往敢在太后面前唱反调。

    还是景帝说:“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随即拜窦婴为大将军,赐金千斤。接下来,窦婴又做了第二件很君子的事情,他把陛下所赏赐的黄金悉数放在走廊上,让军士们根据自家需要拿回去家用,自己分文不取。所以,窦婴还是颇有几分气节所在的。

    平定七国之乱后,窦婴被封为魏其侯,宾客们纷纷投在门下,一时朝中无人敢和魏其侯、条侯平起平坐。这就是他最为光彩夺目的时刻,因为生来好宾客,看着门客纷至沓来,一起吃饭,谈论大小事宜,就是窦婴最快乐的事情。从其抛洒千金也可见这一不爱财、爱人的风格所在。

    想到那个时候,魏其候长叹一声,站起来往杯中加了点热水。他的门客最多,气氛最好,酒菜也美味,学识更是出众。那个时候,田蚡,也就是现在的武安侯也经常往来其间,倒酒如子侄般毕恭毕敬。毕竟,其姐王娡还没有成为皇后,更不用提现在的太后。谁知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呢?事实上,不用三十年,田蚡就摇身一变,成为太后之弟,贵重无比,自己的门客竟然渐渐地都投了过去,以奔赴更好的前程。

    他又想到窦太后,自己的亲姑妈,事实上对自己一直很好,那次虽然让其小儿子也登上皇位的美梦幻灭,但也只是生了一阵子气而已,姑妈不会难为自家人。之后,丞相一位有空缺,窦太后还向汉景帝问起过魏其侯,但是皇上以其容易沾沾自喜如此别出心裁的理由予以拒绝。事实上,窦太后很想窦家出人才,自小就耳提面命要多读黄老之学,只可惜他自己喜欢儒术。

    黄老之学,才是传授全身而退的要领所在。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但是,窦婴并没有真的看进去这些窦太后奉为至宝的学说,他只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虽然,自汉景帝起,一直到汉武帝之初,魏其侯几乎参与了所有最主要的大事。现在,随着窦太后的褪去,汉武帝以及王太后的出场,窦家的境况已然渐渐失色。

    他的门客尽数散去。新贵田蚡作为太后之弟,自是门庭若市。对于武安侯田蚡,他是有想法的,当年常常出入自己门下,但现在已然有些托大,渐渐不把他窦婴放在眼中。就拿这一次来说吧,灌夫前几天偶遇武安侯,对方说要来他家里吃饭,这当然几乎是天大的好事,作为丞相,一举一动万人瞩目,于是灌夫就带来了这个好消息。他和夫人一同夜里就安排席间摆设,宴席上的各式佳肴,以及诸多的细节,如同掌灯过节般热闹,谁承想等了大半天都没有来,现在,灌夫的脸上挂不住,已经一触即发,去丞相府中讨个说法,但愿不要闯祸。

    谁人都说,灌夫将军脾气暴躁不说,性情过于刚直,家里人也屡次委婉地提醒不要招惹是非。然则今非昔比,谁承想现在门前没有几个宾客走动,这是之前绝对没有过的情况。他自打出生以来,姑妈就是窦皇后,接着是窦太后,自己是诸窦中最为出类拔萃之人,钱财自不必说,他的眼中没有钱财二字,只有做大事,君子坦荡荡,没有他窦婴做不好的事情。

    是了,现在没有几个客人,所以灌夫将军哪怕脾气暴躁也,但也是为自己考虑,总是义愤填膺地骂世态炎凉,之前那些门客是何等地见利忘义,这些话听在他的耳中,是感触颇深的。他心里很清楚,灌夫对其仰慕多半来自其一等一的世家,但也还有一些来自平定七国之乱的功绩,毕竟,在所有的外戚中,到目前为止,他的功劳是最大的。

    当然,魏其侯不知道的是,在他之后,汉武帝时期还有著名的卫、霍,出击匈奴,封狼居胥,也是做成不世之功的外戚,但这几乎是不世出的大将。即使如此,西汉以功劳论的诸外戚中,窦婴也必定排在前列。卫、霍、窦,这些与其说因为身份而显贵,不如说是无与伦比的功绩。

    而且,在他眼中,虽然灌夫爱喝酒,不喜读书,却也有优点所在。那就是不好面谀,对比自己富贵而装腔作势的,势必会回击;而对那些贫贱的士人,却是礼让有加,因此门下也有几百食客。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看重对方不好面谀这个性格,却因此在之后吃了大亏,覆水难收。

    “不知这次灌将军去丞相府中怎的还不见回?”他心中隐隐约约担心起来,虽然,田蚡也是个好儒术的,不至于在面子上做出让人过不去的事情,但总的说来还是让人心里不踏实。

    门外几只鸟雀叫起来,飞过枝头而去。他的眼皮跳了几下。

    “快。”他喊那个老家丁过来,“找个人去丞相府看看,如没什么事就让灌将军立刻返回,不要惹事。”

    “是,大人。”对方毕恭毕敬地退下,显见得知道这几位的脾气不太相投,的确,万事妥帖为先。

    出来后左右一看,看到一个人在园子里,不知所为何事。

    “就是你,去丞相府跑一趟吧。”

    “怎么又是丞相府?”那人鼓着嘴,不太高兴,“每次都会派这种棘手的差事。”

    她正好从旁边经过,吃早饭后,总要走动走动,一方面是思考这些事情,另一方面也是有助于消化。

    “怎么?你不愿意去?”一听到丞相府,她瞬间捕捉到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总算是有个名头去看看。

    “你愿意去就去吧。”那人看到救兵般,“就算帮个忙,下次我请你。”

    “是你说的。”她轻松地说,“最好的酒楼,最美味的牛肉。”

    “一定一定。”

    老家丁看着她的背影,摇摇头,这小子不知做事的艰难,无过即是功,去丞相府趟那趟浑水,还不够老道。

    她坐着窦府的马车,往丞相府驰骋而去。果然,还没到那,就看到门口排着满满的车,和窦府的冷清形成鲜明的对比。虽然说是好酒不怕巷子深,即使没有几个宾客也是无所谓,但如果吃惯大鱼大肉,就有些心中不是滋味。

    “烦请通报一声,窦府来人找灌将军。”门口的人一听是窦府来客,还算客气,但有些门客就开始窃窃私语。

    “怎么,魏其候不是架子大吗?他怎么也派人往武安侯跟前凑?”一个门客喝了点酒。

    “哪里的话,魏其候哪里来的架子。”另一个人不高兴地说,他之前在窦府吃过饭,也是宾客之一,多少还是仰慕窦婴的品行,无奈宾客宾客,还是要有个前途为紧。

    “识时务者为上呀。现在武安侯是王太后跟前的红人,本来太后就以为这个弟弟最为贤能,你们以为呢?”

    她往里边走了走,一个人往前指了指,“灌将军在那儿呢。”

    那人气愤愤地转过身来,她看到一张熟悉的脸。

    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