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太基英雄传说
繁体版

第二十章 扎马雷吉亚(1)

    萨图尔努斯(罗马农业之神)令亚平宁今年的秋季大地丰盈,硕果累累。而在似乎早已远离战争的“永恒之城”,这种感觉则格外明显,就连郊外的空气中都弥漫着农作物的香味。在和煦的阳光下,罗马城外繁忙的农民与奴隶正在忙碌地收割着金灿灿的小麦,采摘着成熟的葡萄与橄榄。尽管战争的触角已经很多年没有再靠近过这座亚平宁的首都了,但是当年汉尼拔兵临城下那一幕,至今依然会被人们在闲暇时所津津乐道,甚至被一些母亲当成吓唬不听话孩子的法宝。哪怕这位迦太基战神如今被严密封锁在了南方,他曾经造成的恐怖阴影却总是笼罩在所有罗马人的心头,就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仿佛永远挥之不去。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正午,从通往南方布鲁提乌姆的大道上飞驰而来一名信使,清脆的马蹄声在一片祥和宁静的环境中传得很远。这些年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消息从南方或是北方传来,有好有坏,大家早就已经习以为常了,路边正在劳碌的人们只是偶尔停歇下来,一边抹着汗一边好奇地注视着这名兴奋异常的罗马信使。

    “汉尼拔走了!汉尼拔走了!”马上的人一边大喊着一边毫不停顿地向着罗马城的方向飞驰而去。

    路人纷纷被这个重要的消息所震惊,大家在将信将疑的私下交流判断信息真假的同时,许多人甚至不免有一丝的感叹与失落,迦太基人在亚平宁的存在似乎已经成为了所有人的习惯,而这么多年的威胁居然突然之间烟消云散了。与这些城外的农民和奴隶反应所不同的是,罗马市民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在经过短暂的质疑和犹豫后,马上举城欢腾起来,担惊受怕这么多年,现在终于熬出头了。市民们在街道和广场上疯狂地欢呼和呐喊着,各大神庙中挤满了献祭的人群,连元老院都为这一伟大的胜利而取消了宵禁。中央大道上人们通宵的游行和狂欢,发泄着这十多年来的压抑情绪和痛苦之情。

    在位于台伯河岸右岸贾尼科洛山脚下的一处古老的宅院中,在战神广场上刚刚得到消息的一名中年奴隶正以最快的速度赶往主人的卧室。昆杜斯.费边.马克西穆斯.维鲁科苏斯此时正处于弥留之际,这位罗马最伟大的政治家与军事家在其人生最后的阶段,终于等到了这个令他期待已久的好消息。

    “主人,主人。”兴奋的奴隶刚冲进房间便被费边的儿子昆图斯所制止。

    原本已经处于半昏迷中的“首席元老”被奴隶的呼喊声所惊醒,他努力睁开沉重的眼睛,用疲惫的声音询问道:

    “出了什么事?昆图斯。”

    “刚刚有重大消息从南方传来,父亲。”昆图斯一边担忧地注视着费边的面容一边轻声说道,他生怕这个消息会刺激到已经病入膏肓的父亲。

    “又是和汉尼拔有关吧,快让我知道。”费边努力吐出这句话。

    在昆图斯的示意下,报信的奴隶小心翼翼地走到老主人的床边,按捺住激动的心情,用尽量平缓的语气说道:

    “尊敬的主人,从元老院刚刚得到的消息,汉尼拔已经离开亚平宁了。”

    费边原本半眯着的眼睛在听到这一消息后突然睁大,他用尽了最后的力气试图坐起身来,昆图斯和身边的仆人见状急忙上前搀扶。费边一边喘着气一边依靠在儿子的身上,用半信半疑的眼神打量着送来好消息的奴隶,这种炙热的眼神似乎并不可能从一个垂死老者的眼中迸发出来,屋内的人全都不可思议地注视着这位一家之主。

    “你再说一遍?”费边喘着气问道。

    “主人,汉尼拔和麦勒卡特.蒙,以及所有的迦太基人都离开了布鲁提乌姆,登船回非洲去了。”奴隶将在广场上听到的消息又重复了一遍。

    “诸神保佑,小西庇阿是对的,罗马终于获救了。”

    费边用尽最后气力说完这句话后就安祥地闭上了眼睛,这位与汉尼拔缠斗了十余载的罗马伟人终于在前往阿克隆河(冥界之河)前得到了这个令他无比欣慰的消息。这次漫长而残酷的战争就是他在迦太基元老院中用袖子上的褶皱所开启的,而在罗马最危机的时刻又是他一次次的力挽狂澜。如今他终于卸下了重担,可以放心地离开这个令人无比担忧的纷乱人间,去往诸神之界。而在他走后,战争还将继续,注定还会有无休止的杀戮,但这一切都已经与他无关了,伟大的“拖延者”在他的最强敌手离开其祖国的同一年中逝去。

    当地中海的季风在清晨时裹挟着雨雾湿润着北非的萨亥尔海岸时,位于小莱普提斯附近农庄里刚刚起床准备工作的巴西德家族的奴隶和仆人们突然惊讶的发现,在农庄不远处那广阔的海岸线上,无数的战船正从海雾中破浪而出。伴随着舰队中传来的悠扬号角声,人们看到了这些船只上飘扬着令他们无比熟悉的印记,代表着巴西德家族的公牛徽章旗帜在所有的桅杆上飞扬。一时间所有人全都丢下手上的工作,激动地奔走相告,他们那已经离开多年的主人突然回来了。这片海域附近的土地自迦太基建国后就一直属于巴西德家族的产业,如今远行已三十多年的游子终于回家了。

    汉尼拔的返航舰队为了避开已经掌控地中海的罗马舰队,不得不走了一个大大的弧线。他们没有冒险沿亚平宁与西西里的最近航道西行,而是先直接南下,在行驶到接近利比亚非洲海岸线时再折向西方,沿着相对安全的北非海岸线一路到达了萨亥尔海岸。最终汉尼拔选择在小莱普提斯附近的拜萨西恩海滩上登陆,因为相对于迦太基的其他地区,巴西德家族在这里的实力与影响力最为强大,而跟随他归来的早已疲惫不堪的军队也比较容易在这里获得目前所急需的人员和物资的补充。

    当晨雾消散后,数百只船只如同一道海上的长城,将拜萨西恩附近的海滩挤满,周边村庄与农庄里的人们纷纷前来好奇的围观,所有人都没料到传说中的汉尼拔会在这里登陆。当为首的那艘战船刚刚靠上海滩时,立于船首的迦太基统帅便迫不及待地跳下了侧舷,自从九岁离开非洲,他已经整整三十四年没有再踏上过祖国的土地了。当浸着泡沫的海浪不断冲涮着他的脚踝,这位非洲之子用带着些许迷茫的眼神打量着这片故土,体验着这种既陌生又亲切的感觉。在他的身后,蒙华也紧跟着他下了船,只不过这位和他同样三十多年没有回来的异乡人并没有时间发表太多的感慨,他必须马上开始忙碌地为后续船只开辟登陆场所。

    到了傍晚时分,原本宽阔无比的海滩被无数的人马和物资所塞满,随着黑夜的降临,多如繁星的篝火在附近的平原上点燃。远征军在非洲的第一晚就将在这里渡过,而汉尼拔则将自己的指挥部暂时安在了附近的家族农庄里,激动不已的管家早已为他和手下将领们准备好了房间与食物,同时还将大量储备食材送至露宿野外的士兵中。迦太基统帅回家后得到的第一个消息便是迦太基元老院与罗马签订的条约内容,这些条约令所有的远征军将士都气愤不已,但是从目前来看已经无法挽回了,元老院毕竟代表的是迦太基政府。汉尼拔在和众将认真商议后,决定第二天让蒙华陪同希米尔科特使前往迦太基城,将自己已经到达的消息传递给元老院。与此同时,无数的斥候从海滩的营地中蜂拥而出,向着内陆地区侦察而去。在没有得到罗马人的详细情报前,汉尼拔并不打算冒险进入非洲的内陆地区,而迦太基国内目前繁杂的政治形势也令这两位数十年在外征战的军人保持着足够的警惕。他们隐约感到,随着远征的失利,那个由汉诺议长所主导的反巴西德联盟目前正在元老院中不断壮大,嗜血的敌人正在暗处蠢蠢欲动,如今稍有不慎就可能掉入他们所编织的巨大罗网之中。所以蒙华打算单独先行前往迦太基,以求能够从博米尔卡议长和其他人那里得到目前最真实的情况。

    经过三天的快速赶路,蒙华一行终于在日落之前看到了这座数十年未见的“非洲明珠”。高大连绵的城墙与塔楼环绕着位于海湾中的雄伟城市,在夕阳余辉的照耀下,比尔萨山顶那金色的圣殿屋顶闪烁着奇异的光芒。蒙华一马当先,高举着迦太基战旗在暮色中飞驰向这座梦幻般的城市。

    “迦太基,我终于又再见到你了。”蒙华注视着远处如同海市蜃楼般的建筑在心中默念道。

    在顺利通过城防外围的三道壕沟后,迦太基城的主城墙已经近在眼前,和蒙华当年的记忆中完全一样,尽管经过数十年风吹日晒,这些花纲岩包裹的墙体依然没有丝毫的改变。在众人到达南面最近的雄狮大门时,城楼上早已通过外围岗哨传递的信号得到了蒙华等人前来的消息。在雄壮的问候号角声中,巨大的包铜城门被从内部缓缓打开,蒙华陪伴着希米尔科催马走进了门内,在幽长的城门洞的后方,在通往中央广场的中央大道两侧,早已挤满了从附近闻讯赶来的迎接人群。当远征军回来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城内时,几乎所有人都欢呼雀跃起来,仿佛汉尼拔的回归就代表着迦太基的胜利,以前一系列失败的阴霾全都会烟消云散一般。当蒙华高擎着战旗从城门处策马进城时,沿途的市民们都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麦勒卡特.蒙!麦勒卡特.蒙!”

    “看吧,亲爱的蒙华,迦太基人民多么期待着你们回来呀。”希米尔科看着眼前的场景激动不已地对身边的蒙华说道。

    蒙华一边向着欢腾的人群挥手致意一边悄悄地对过分乐观的特使说道:“亲爱的希米尔科议员,看上去迦太基人民似乎将最后的胜利希望寄托在了我们身上,认为我们能够力挽狂澜。可是您要知道,目前非洲的整个形势要比你想像的危急得多,汉尼拔统帅不但要面对罗马和努米底亚联盟,还要对抗像小西庇阿这样的敌方优秀统帅,而最致命的威胁则来自我们身后的敌对势力,这真是有种腹背受敌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