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齐
繁体版

第十一章 筹谋出行

    这两日林显文手臂活动不便,林氏时常去上厝帮忙。\b阿淮又被困在院子里无所事事,这日早食过后,阿淮便拉着母亲的手,指了指裙摆道,“娘,你看我的衣服。”

    林氏低头一看,长裙边上已是刷了几层灰,脸顿时黑了。这一天才开始呀,想着自从女儿最近到处走动,这衣服是一天比一天......林氏扶了扶额头,嗔道,“不要出去乱跑,看你脏得像一只小花猫。”

    阿淮一听,顿时不干了,自己已经十分小心了,都是衣服的错。这个时代的女子衣服,宽袖长裙,在院子里走两圈,啥都没干就会拖一身泥。便道,“娘,我都没有乱跑。我想要小蝶那样的衣服。”

    林氏道,“那可不成,下人们才穿窄袖短裙。”

    “可父亲也这样穿。”。阿淮辩道。

    林氏一听顿时气笑,想着女儿真是胡搅蛮缠。林显文由于时常要出去找爹,日常贵族穿的衣服,并不适合在野外山林活动,林氏想着让夫君能行动方便,便琢磨着做了两套窄袖短裙,虽是如此,也在细节下了不少功夫,硬着把这出行的便服,做得与众不同,穿出来显得气质儒雅,文质彬彬。

    “在里面做一件内衬,短裙也可外穿。”。阿淮解释道。

    “何为内衬?”。林氏听着阿淮的胡言乱语,随口一问。

    阿淮心知这个世界并无裤子之说,便取了一根小竹子,跑到门口的硬土上画了画。然后拉着林氏过去,指着地上说,“长这样。”

    林氏看着那歪歪扭扭,不知为何物的东西,乐了道,“哪里来的小花猫,画了一条鱼。”

    阿淮气道,“这是方便出行的衣服。”。接着又废了好一会儿才给林氏解释清楚。

    最终林氏拗不过阿淮,答应过两天得闲,给她做一套新衣。阿淮见林氏答应,赶紧拍马屁道,“娘,你真好。”

    这时耳边传来男子笑声,道,“爹不好吗?”

    阿淮回头一看,亲爹吃完早食,已收拾妥当,要出门往上厝去。

    林氏闻声斜了他一眼。

    阿淮赶紧道,“爹,你也好,是最好的爹。爹娘并列第一好。”

    夫妻二人乐了,夸赞阿淮小机灵,接着又吩咐今日在家,不可捣乱。说二人便一起往那园拱门去。

    父母一走,阿淮又无聊了起来,看到小蝶在龙眼树下摘豆角,便道,“小蝶姐姐,等下我们一起出去好不好?”

    小蝶一听,吓道,“小姐,今日杨妈妈在忙。夫人也没说可以出去。”

    “我们就出去一会儿,不往太远去。”。阿淮想了下道,“我们往上走,就一小段路,看看竹林就回来。”

    小蝶想了下,竹林边上有块空地,家中将士常在那练兵,倒也不危险。而且练兵场地外有篱笆,又隔着些竹子,在外看竹林,并不会有人发现。犹豫道,“小姐,我还有豆角没摘完呢,而且要是夫人发现...”

    阿淮一听有戏,赶紧道,“小蝶姐姐莫怕,万一娘发现,我就说是我一定要去的,与你无关。”。说着也在小石凳上坐了下来道,“来,我一起摘,快点儿。”

    小蝶慌道,“那可使不得,小小姐我来,等下摘完就带你去,先把豆角放下。”

    阿淮见小蝶害怕,不得已放弃了摘豆角,内心叹道,“古时候的阶级制度可真是深入人心。”

    等小蝶摘完豆角,二人迎着太阳便出了院门,如今已入秋,太阳虽大,却也不热。

    往上没走几分钟,便有一片大大的竹林映入眼帘,阿淮被这壮阔的林海惊呆了,一根根翠竹挺拔着身姿,无数棵竹子排列在一起,往天看去,一片清脆。再往前看,林中有一条小道,铺着小石子,不知通往何处,隐约可听见将士训练的声音。阿淮转头,期盼的看着小蝶。

    小蝶扭过头去,不看阿淮,道,“小姐,再过去可是不成的。万一遇到准晖将军或是福伯,就惨了。”

    “准晖将军是何人?”。阿淮好奇。

    “准晖将军是公主府亲兵,之前是将军带兵一路护送我们来此。”。小蝶回道。

    “那将军打仗很厉害喽?”。阿淮又问。

    “那时自然。”。小蝶又担心阿淮不想回去,又道,“小姐,看完竹林了,我们回去吧?”

    阿淮无奈,只好跟着小蝶往回走,走到院子门外,却是不进去了。道,“我们坐在这儿吹吹风吧。”说完便坐了上去,拍了拍身边的位置,示意小蝶坐下。

    小蝶见已到自家门口,便也不在坚持,安静地站到石凳后面去。阿淮又一次无语,不再强求。

    这长条石凳便是林氏时常等待夫君坐的,这石凳在院外,却也在大龙眼树的阴影之下,坐在石凳上,享受着秋日阵阵清风,阿淮好不惬意,只觉得浑身舒畅,舒服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坐在石凳上往左看便是之前第一次出行的大长下坡路,往右看便是通往竹林之路。想到自己的活动范围,只有这么一点儿,欢快的心情又低落了起来,问道,“小蝶,你知道山城里有多少人吗?”

    小蝶回道,“禀小姐,山城有千户之多,人数有几千,具体多少,奴婢也不知。”。想了一会儿,又补充,“山城最大的村是咱们现在所居之地大仑,分为上大仑和下大仑,总共听说有八百多户。而乌屿便是小村,只得两百多。乌屿大多是在大仑未分到田地,为讨生活,在那边居住打鱼的大仑人,久而久之便成了小村庄。其余还有山里零碎猎户,便都不成村,只得零星几家,再往深山里去,或有未发觉的人家,也未可知。”

    阿淮听闻山城人只有这么点,颇受打击。外面派兵来打,不用十万,只要几千,恐怕就扛不住。又想了下,山城群山环绕,山路难行,外面的人也不好进,自家占着地理优势,也并不算十分危险,而且那赵贼估计以为公主府人早就死光了吧。

    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小胳膊小腿,觉得要是打仗,准拖后腿。便在心里下定决心,要充分了解山城,增强体魄,刻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