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齐
繁体版

第二十章 招兵入营

    经过几日的商讨,招兵政策终于对外发布。兵士契约年限有三种类型可选,分为五年、十年、二十年。覆盖两类兵种,一类为村兵,一类为新兵。村兵为农闲时参训,出兵时跟随军队参战。而新兵则是全职训练,随时待命。

    论待遇,签约年限越久,每月所发物资越多。银钱则是全职兵士特有,村兵是不发的。并且原有军营中的老兵,待遇略有提升,以示差别。

    虽说村兵无银钱,但更能兼顾家庭,因此来应征村兵的为多数。对,虽然缺少兵士,但也不是什么人都收的。需得通过年龄、身体素质、山城口碑等考核,方能入选。

    山城口碑是指村里对该候选人在村中过往行为的评价。为了避免有失公允,这个项目评委由多人组成,包括军中老兵、村中老人等十人。准晖作为兵士选拔监督,刘父、子远则管理人员登记、兵籍录入等。

    此时秋收已基本结束,而一旦入冬,山货、海货也大量减少。山民们这个时候已经像小松鼠们一样屯好了冬粮,只是这些粮食仅仅能免于饿死,想要每日饱腹,那是不可能的。因此,此时听说城主家招兵,还是农闲参训就可以,不仅有粮补,还能有盐补。之前从军中流出的人员,有不少又回来参选了。而村里的年轻人也陆续过来应征,想为家中赚点物资,以免老小饿死。

    这日,阿淮例行跑完步,又跟着林氏学习官话,接着写了一篇小作文。对,阿淮现在已经可以组织一些简单语句了,虽然语句还不太通顺,不过有这样的进度,已经让周围人称奇了。午休后,阿淮便想去竹林围观招兵。

    林氏担心,遣了小蝶与阿力跟着。主仆三人出了大院门,走到村中大道,往上坡一看,只见前面密密麻麻站满了人,不止有来入征的年轻人,还有年轻人的家中老小,都在跟着排队。大多数人正在用山城话唠着嗑,闹哄哄的。

    小蝶看到这架势,劝道,“小姐,人这么多,要不我们先回去?等人少点再来。”

    阿淮看到这么多的人,也不想凑热闹了。常言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万一发生踩踏事件,自己年纪小,准受伤。又想了下,需得和父亲说,让村民们排队稍微整齐一些,挤成这样,分不清先来后到,万一因为前后顺序,发生争执就不好了。

    两个下人见阿淮答应回家,不再往那竹林去,心下皆是松了一口气。

    只是每日此时阿淮都在议事厅,边听大家办事,边练字。今日几位忙着招兵,议事厅并无人办公,因此门也锁着。

    阿淮想起这次招兵父亲也邀请了文良来帮忙,果然又被拒绝了。于是脚步一歪,顺着下坡道去。

    小蝶跟在身后,纳闷道,“小姐,这是要去哪儿?”

    阿淮回道,“我们去张先生家练字。你回去到书房禀告母亲。再取支笔,带二十枚空竹简出来。”

    小蝶应是,心想小姐啥时候和张先生感情这么好了?又想到家中正在做鱼干,刚要问阿淮是否带点。就听到自家小姐问道,“家中还有鱼吗?”。于是,她便被遣回家拿书写工具和鱼了。

    片刻,小蝶便提着两个篮子,气喘吁吁地走了出来。一个篮子里装着书写工具,另外一个则装着点心和鱼肉干。阿力见状,忙上前接过装着食物的篮子。

    接着,主仆三人便往文良家去。

    到了竹林小院,只听院中一片安静,竹木屋中也无人声。阿淮心想,这莫不是午休未起?于是回头和两人比了个嘘声。

    三人站在小院中,往屋里瞧,俱是没有吭声。

    这时,一个小厮从侧屋走了出来,看到院中几人,吓了一跳,但马上又认出人来,道,“先生在屋中练字,待我去通禀。”

    没过一会儿,小厮便出来把阿淮和小蝶迎进书屋。文良听到声音,搁下笔,眉头一挑,道,“今日又是为何而来?”

    阿淮回道,“许久未见先生,特来拜访。”。又道,“今日亦是来送鱼的。”。

    当然此时鱼并没有被提到书屋,而被阿力送去了厨房。

    文良点了点头,又听阿淮道,“淮习字已有两月,今日过来也想向先生学习。”。接着就见她从小蝶手里接过竹篮,把笔和竹片取了出来,利索地摆在自己长桌的另一边。这,脸皮有点厚,不似小娘子。

    阿淮摆完工具,便迈着小短腿,过来观摩张先生练字。原来这书屋里的矮桌并不高,先生也是席地而坐。\b见到文良先生的字,阿淮发出了惊叹声,道,“这字与王义之相比,也是不差的。”

    张文良被阿淮的马屁逗笑,这么小的一个孩子,才习字两月,哪懂得赏字,能认得几个字便不错了。

    阿淮确实也看不太懂张文良写的是什么,不过美都是相通的,至少这幅字看起来像画一样优雅。

    看到这么苍劲有力的字,阿淮又想到自己歪歪扭扭的涂鸦,心下哀伤,又迈着小短腿回到了对面,提笔开始练习起来。

    张先生也知阿淮练字已有一段时日,便也起身,过来看看阿淮进展如何。本以为只会看见一些丑陋无序的简单字,却见阿淮端端正正地写了两个词,招兵买马,纳士养贤。

    字中虽透露着孩童稚气,但看起来却如朝日一般,仿佛蕴藏着无穷的潜力。一般孩童想要达到这样的文字水准,基本需要练习一年以上。便是那些优秀的,也需得半年。

    张文良惊问道,“才学习两月?”

    阿淮思索了片刻,回道,“已学习两月有余了。”

    张文良心下暗叹,可惜,可惜是个女娃。不过他也不吝啬,对阿淮的执笔,描摹要点,行笔走势指点了一番。又问近日学习了哪些书简,阿淮也一一作答。

    果然高手就是不一样,经过文良两三次点拨,阿淮心中便开始隐隐有所悟,几个早前处理不好的地方,竟都有了些许进展。来此一趟,真是收获满满。想着招兵期间,议事堂准是关门的,阿淮计划这几日都来此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