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齐
繁体版

三十二章 师徒密谋

    李淮虽没去过大甲,但家里却是耳目通达,怎么没人提起过大甲猛兽?怀揣着疑惑,她在当天下午就询问了张老师,张文良听完沉默了片刻,道,“这确实也算是一种害人的猛兽啊。”

    原来这猛兽便是那赵贼的狗腿子之一,名唤张银,乃是赵贼妾室的弟弟。赵贼为了每年定期收割物资和人力的方便,每个县都安排了自己的亲信驻扎。张银本来因为姐姐的争取被放在平县,但是他生性好吃懒做,且贪财好色,在当地无恶不作,引发了几次农民的反抗,虽然这些反抗最终都是以当地百姓流血牺牲结束,但驻扎的兵队也损失不少。后来听说这厮分了几百兵,被排挤到无人驻扎的大甲。他现在就是大甲的土皇帝,只要他看上的女人,直接掳走,而这张银对女人的要求不高,只要是正经女人,就想玩,结果可想而知。

    至于为何隔壁婶子说是猛兽,很可能是因为大甲集市一般都是说官话,而山城人说山城话,语言并不互通,一般只是通过手势比划领会对话意图,婶子的丈夫领会为猛兽吃人也不算错。自从公主府的人来到山城后,在城中散出的来历为精心捏造的假身份,山城人并不知道城主乃是公主之后。为保险起见,每次村中组织出去卖货,都是由忠叔主管带领,以防泄密。说不定是忠叔在询问路人之后,换了个方式告知村民,也未可知。

    “之前听说赵贼已经两年不来大甲劫掠了,是因为这张银主动送了吗?”。李淮问道。

    “嗯,大甲本就没有多少人口,且物资匮乏,在这些年的糟蹋下早就不剩多少了。”张文良回道。

    “既然赵贼都不来了,我们为何不能取张银而代之,反正当地的百姓恨不能处之而后快。除了张银,我们也干了一件好事。”。李淮又问。

    “以之前我们二百五的兵力,根本就无法占据大甲。而且就算占据了,一旦消息传出,将会迎来覆灭之灾。大甲可不比山城,地方小,好控制。”。这小小学生确实有点自己的想法,张文良心里默赞。

    “师父,我们不用和张银产生正面冲突,只要取而代之,然后以张银的名义行使权力,或许还能使唤他的手下给我们干活呢。”。阿淮俏皮地向自己的老师眨了眨眼。

    张文良听着学生的话,一时镇住了。此时在他眼里,李淮就像耀眼的明珠一般,闪闪发光。有这样的学生,他的内心十分欣喜。他闭上眼睛,沉默了一会儿,道,“你这法子倒是不错,只是我们目前唯有山城这小小栖息之地,一旦事发,便是退无可退。之前在平县之所以可以脱险,大半是因为当初平县、大甲人口还可以,流民众多,形势混乱。而如今大甲人口稀少,恐怕还未发展,便会引发新的战事。面对赵贼的十万兵力,我们这点,螳臂当车罢了。”

    说着,张文良转身从书架上拿出一个卷轴,在桌上摊开,那上面竟绘制了一幅地图,看得阿淮眼睛都直了。原来这是张文良当初放弃投奔太子,掉头回大甲途中所制,这也是他被子远扣住,并监管的主要原因。张文良苦笑,这只是当初他为了转移内心痛楚,随手所作。这幅图绘制并不详细,特别是山城这块,几乎没有,但对大甲却描绘出了大概轮廓,当然城主书房肯定有大甲更加详细的地图作品,毕竟当初老城主是大甲县主,只是这样机密的地图,目前阿淮是接触不到的。

    只见大甲像只乌龟一样趴在地图上,真是名如其地。虽是群山环绕,但平地也不少,多居于中部。这地图上最有名的,便是那居于大甲头部的走马关,它是唯一一条通完大甲的平坦大道,两侧是高耸的石山,据说是古代某个神仙途经于此,见大甲四面都被困住,便用剑一挥,辟出了一条通往外界的大道。

    由于居住在山城,李淮对于大甲东面靠海一事是知晓的,山城就在大甲东面,如果说走马关位于大甲头部,那这山城便是大甲的尾巴,只是这尾巴非常不起眼,外人只知是无人居住的荒山野地。这也是当初老城主发现山城时的震惊所在。而据张文良介绍,大甲北面是泠水江,又称泠江、陵江,南面是蛇山群,唯一的出口便是北面所在,而北面最大的出口,便是那走马关。

    “师父,何为蛇山群?”。李淮疑惑道,她来山城也有一段时日了,却从未听说过什么蛇山群。

    “这蛇山群,为师也没去过,只听说是环绕在大甲南部的大山群,由于毒蛇众多而闻名。”

    听此,阿淮又看了看北面,在这图中,显然北面绘制最为详细。原来这北面除了最大的走马关,还有两小关,分别是北小门和北直门,这北小门是由一些聚集在一起的小道组成,通过北小门后会有好几个小道通往平县。而北直门则是一条较大的直道,因直而名,只是比走马关小许多。此外还有十来个小山道,平时鲜有人走动。

    “若是我们可以堵了北小门,在走马关和北直门设下城墙关卡,并在各小山道增设陷阱,那这大甲不说是铜墙铁壁,至少能以一敌十。”。李淮沉思道。

    “是啊。若是当初公主能早点在此设下军事防御,也有可退之地。”。张文良沉痛道。

    通过他人的系列描述,李淮心想自己祖母应该没有称王之心,而没有称王之心的祖母又怎么会考虑到在夫君与自己治地之间设置军事堡垒呢。本来公主的扶风郡可谓是大齐最为安全的一片,谁不想先帝会突然驾崩,而平县会那么快沦陷,等到众人想到这个方案时,早已是事后诸葛亮,没有后悔药可吃了。

    而如今,就算知道此处是发展御敌的好地方,却也无可奈何。据文良估算,这修筑北面的城墙堡垒人力至少得五千以上,而时间少则半年,多则一年。显然就算巧计解决了张银,这个级别的人力物力,城主府目前也是没有的。因此,冒然迁往大甲,除了把公主府众人陷于危险之中,并无其他好处。

    想到这里,师徒二人面面相觑,颇为惋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