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到了排山坳
繁体版

第七章,龙洞栖霞安富场

    如果说“虹桥映月”打造的是都市旅游景观业的话,那么前文说到吴家布局的“棠堰飘香”,那就属于乡村旅游业了。客观讲发展打造乡村景致旅游兴业,是给处于逆境中的乡村传统产业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和价值增长点。比如吴家“棠堰飘香”景致逐渐广为人知时,就吸引了源源不断的人流前来观赏,由此吴家人凭此暂时不需要外出去售卖花卉苗木了,只需要为这些游人提供餐饮及住宿服务,吴家人特别是富水的老丈人吴拙生的财富积累,就令整个元城人几乎没有那一家族能够相比的了。

    其实任何事情还真无绝对之说:比如五年前,同样被人家选中为女婿考察对象的富火,他是跟随制陶世家安氏家主安世敏,一起去了元城城西三四十里开外的安陶谋生求发展的。五年及以前,安陶顾名思义就是当年安氏家族移民来此逐渐独家兴起的,由于自己单打独斗,虽然其陶制品方圆千里,也就是当时整个巴蜀都没有第二个专业制陶的,但因其总产量十分有限,所以就没有什么知名度。毕竟当时他制的陶器,极大多数都是只在元城且基本只能满足这周边销售,其间罗观山有拿到成都华阳去推广售卖,但因时常断货,也是很让人伤透了脑筋,感觉这安陶,当时来说就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话说富火到达安陶通过全面了解终于知道安氏陶业做不大的原因了:其一怪自己独步自封,不愿意将制陶技艺与乡邻同享;再有就是自己名下占有的陶泥资源也是十分有限的。于是富火向自己未来的老丈人安世敏提出建议,吴家全面有偿向有陶泥资源的乡邻,帮助提供各种各样已有的制陶技艺,所谓有偿就是指安家在陶产品成品售卖获利中,获得一定的利益分成。话说通过这种大家共谋生存发展模式方法发展五年来,整个安陶产业已经完全集中布局形成了五里长街的繁荣盛景。

    但是此时的整个安陶产业,已经严重受阻于知名度严重不高,大量外销不畅的困境。而此时“棠堰飘香”乡村景致游的成功,给了此时正一愁莫展的富火新的启发,他看着山上晚霞下那一个又一个正火红燃烧着的窑洞,以及天地间此时都火红一片的盛景,它似乎有办法了。

    因为他曾听自己的老丈人安世敏说过,此山历史上曾是这附近九龙山的龙头山,历史上曾有帝王游历于此站在这龙头山上感叹:可惜了这附近龙脉山总共只有八条。殊不知他忘却了算自己站的龙头山,于是他错过了这九龙,他的帝王运很快也没了。话说他不为帝王后,才有随从说出了他当初错过了这九龙之势。于是万念俱灰的他又重来这里,并在这龙头山口兴九龙寺,然后他此度过了自己的残余人生。

    有文献载“龙洞栖霞”是一处位于九龙山龙头口上的一处自然奇观,当时的九龙山龙头山口正好有一溶洞,而且时常有溪水流水,并且洞口前方不远处立有九龙柱及九龙寺。后来因为地震原因,老溶洞不在九龙柱倒九龙寺毁而再也找不见变成今天建窑制陶的地方。于是富火很快向安世敏建言:安氏家族立马在这曾经的龙头山,如今的这个窑罐山复立九龙柱复兴九龙寺,重新打造夕阳下另一番别样的“龙洞栖霞”,以吸引人流从质的上面提高整个安氏陶业的社会知名度。于是没过多久紧随吴家“棠堰飘香”之后,五里安陶凭借“龙洞栖霞”成了元城又一个依靠重新打造地域文化而兴盛的产业。那么这种发展模式还有没有紧紧跟随者呢?下回一定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