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到了排山坳
繁体版

第九章,桃峰积翠仙谈仙桃嶺

    接上文说其实李家与曹家在元城兴办贫民免费求学的屠工学堂,也是不得不为之之事:因为李家寨这个鸦屿仙棋看起来其历史也那么厚重了,但此时的元城官府却站出来发声,说虽然现在李家打造的这个“鸦屿仙棋”是真的,但谁也无法证明历史上的原景就真的存在过。反倒是元城城东三十里有葛仙山,山有仙谈(神仙下棋)嶺,这是在《蜀中广记》都有记载的。

    其实此时的元城人都明白,这个元城的谢县令是在忌妒李家起死回生又找回立家之本了。当然他也是在借目前正爆火的“鸦屿仙棋”,来为自己本家的葛仙山仙谈嶺打造的“桃峰积翠”景致助力。话说五年前罗观山招婿时,作为元城县令的谢银元,肯定是要上门亲临祝贺的。大家应该从不名字就知道这个谢县令,应该就不会是一个十分清廉的地方官的。再说这个谢县令不但其家族世居在元城城东三十里的葛仙山上,而且也是家族拥有的生存资源世代如此有限,但人家这个家族几乎世世代代都有人在元城或元城以外的地方为官的。而且人家世袭就养成了伯乐自居的习性,以招募更多的能人,为自己家族的生存繁衍创造更广阔的空间。而五年前,他在元城那次青春游乐会中,看中选上了史氏富好公子,然后不惜将其本家妹子许配给他,让他去元城城东三十里的谢氏家族,即葛仙山仙谈嶺,倾心打造那本就有厚重文化的地标文化,以极度重振家族兴旺之业。

    在这里我们完全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这个记载始于晋代就有的葛仙山仙谈嶺的传奇历史:《晋书》载葛洪(283—363),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人,东晋道教理论家、著名炼丹家和医药学家,世称小仙翁。著有《抱朴子》继承和发展了东汉以来的炼丹法术,对之后道教炼丹术、炼丹史以及古代化学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另还撰有医学著作《玉函方》一百卷(已佚),《肘后备急方》三卷,内容包括各科医学,其中有世界上最早治天花等病的记载。当然以上只是历史上真的葛洪,而更多的是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各种版本成仙后的葛仙。

    比如元城城东三十里这个葛仙山,历史传说是说葛洪成仙后有一天下凡与一神仙来到这山嶺上下棋,而且两仙不分昼夜的一下就下了好些天。当时的山嶺上是荒无人烟的,但在其山脚下,是有人烟在居住繁衍生息的。相传山下的人家在那些天,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能听到山嶺上传出,是两个老人在为下棋时不时地相互争吵。直到有一天夜里,在山脚下的人家突然听见山嶺上两老头越吵越凶的同时,紧接着又听着许多什么东西接连朝山下飞来,然后一切就恢复夜晚原来的宁静了。第二天天亮后,山脚下的人家出门来四处一看,原来昨晚山嶺上扔下来的东西,是一个又一个棋子,这个棋子在地上炸出了一个又一个坑,于是就有了元城城东三十里的葛仙山仙谈嶺(即神仙下棋的地方)。

    然后再有明代元城县志对这个地方作了记载,记载称蜀王慕其葛仙仙谈名往观之,距其十二里盐井沟普济桥往上望而惊叹真峰高也!现元城官府又出了一个新的告示,为其进行了新的命名,告示称当年山脚下那个人家,乃是谢氏家族的先祖,当年谢氏先祖众人就一起去山嶺上看过了,不但真有棋盘和四处散落的棋子,而且四处还散落有两位仙人吃过的仙桃桃垓。那些桃垓如今过一千多年后,前些年谢家人突然发现当年仙人仙谈(即神仙下棋)的山嶺悬崖边突然长出了一棵仙桃树,那棵仙桃树很快结果后,这些年谢家人将其进行了大量繁殖。如今那里山上山下方圆五里,到处都已遍植有仙桃树了。原来的葛仙山仙谈嶺已经形成了桃峰积翠的仙桃盛景,如今正是仙桃成熟的季节,那可是仙桃哇!需要的赶紧前往,你跑慢了基本就没有你的份了。

    你还别说有官府力量的加持助推,加上其本身的地域文化抓住了所有人都想求得长生不老之法之心,于是这个地处元城城东三十里开外曾经的葛仙山仙谈嶺,如今以“仙桃嶺桃峰积翠”之整体新形象亮相再次惊艳了世人,人们才不管吃了那里盛产的仙桃是否真能长生不老,但你不去试试怎么知道有没有希望?总之事实就是“桃峰积翠仙桃嶺”的一时风光无限,彻底打压了元城刚刚才兴起不久的“虹桥映月”、“棠堰飘香”、“龙洞栖霞”及“鸦屿仙棋”的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