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回溯2017
繁体版

时光回溯 (八)

    二0一七年三月五日

    《世说新语》: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冷香飞上诗句。\ufeff

    \ufeff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一丝柳,一揉情。\ufeff

    \ufeff哈菲兹,波斯诗人,歌咏少年、春天、夜莺、美。\ufeff

    自然美、生命美的诗歌,写每一句都要表现自己的性格,是终生的追求,是诗人、文人、画家、音乐家的格言。

    大艺术家的作品,分割开,仍可看出他们特有的笔触。

    \ufeff木心先生多次提到尼采,只知尼采是位狂人,故没去招惹,见之远远的,这次决定走进他的书屋以窥究竟,看能否有什么感慨与启发。\ufeff

    \ufeff看尼采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看不进,也不符合自己的品味,罢了,就此搁浅。只在文学的世界里看他人传递尼采的正向思维吧。也许木心先生会着急,但尼采的作品确不是我所接纳的,我喜欢清新、柔和、平稳、温暖有力量的作品。

    三月六日

    《圣经》与《天方夜谭\ufeff》、《福音书》,有翻看,却不记得了,可能自己是中国人,对国外神话不能入心。木心先生说,大灵感需从中找。

    一览众山小,不断不断地一览众山小,找好书看,就是找制高点,就像不断攀登更高的山峰,望见更广阔、更美的风光。

    木心先生说,文学终究与爱情紧密相连,历代文学的爱情题材最动人,千古流传,既使千年之后,仍能打动人心,令人倾情向往。

    不见也钟情,木心先生说莎士比亚剧一定要看。只看过《罗密欧与朱丽叶》,买来《哈姆雷特》书还未看。现在很少看小说了。

    想再读《水浒传》,读文学性,探书里的草莽英雄。作为女子,也很有英雄情结。

    《源氏物语》是否有意思,是否浪漫?听说是日本的《红楼梦》,有机会看看。插花之道自己也该学学,还有日本的庭院布置。话说,从历史的角度,对日本印象不好,但艺术与好的文学是无国界的。

    文艺复兴的精锐是对生命的兴趣、对生活的兴趣、对所爱人的兴趣。

    《堂吉诃德》与肖邦的音乐,杜甫的诗句与贝多芬的曲子相提并论,文学与音乐相通相似处。小时,看过《堂吉诃德》的动画片,很有趣。听说书更好看,没看过。

    通达够了,就可任性,有了底气,就有豪气。

    三月九日

    蒙田不事体系是什么?人与大自然在一起才有希望,才会创作出艺术的制高点。(不由想起莫奈的画作,成年累月观察光与影在自然界中的变幻,画出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意象名画。)

    琴棋书画要通,人文素养的基本。

    如能做到,是一种感知丰富,进退自如的生命境况。

    艺术的素养可以提高生活,及生命的层次。

    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是一个长期努力向上的事情。

    三月十一日

    文笔清如水,人只有靠思想才能伟大,才能与宇宙沟通。

    灵感的瞬间需及时记录,过后回忆也不真切自然了。

    书看得越多,越不知怎么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应是天才作为。

    书看得越多,就越不支声了,因不敢卖弄。这样也不行,要有自己的文字,为自己留下点什么才可。

    在这世间,不卖弄也得勤动文思,勤于思考,不是卖弄,而是依当时的心境写下时光中自己的心。

    文字反应的只是一部分,而另一部分,不可说,留在心里,多年后又是否记得呢?我想,印入生命的事情,是不会忘记的。尽管脑海中有一橡皮擦,也擦不掉印刻的痕迹。

    三月十二日

    梦幻的梦幻,不可说、不可说,才知世间的种种不可说,竟是如此。就让其梦幻般的封存吧。人生还有许多乐趣,只愿此生无忧无虑,清澈单纯地生活,无复杂来袭,只愿有花有果的来因,不愿有花无果的不明,摆正心态,轻盈向上。

    文人有一颗敏锐、善感的心。每一个在人生旅途中给予灵魂滋养的人都要永远珍藏,在心里默默给予一块珍贵的地方。

    关于爱情,其实觉得,一生只爱对的那一人是幸运的。无须伤感的离别是最好的。一生一双人,是最好的爱情。可谁又能十分幸运地一次就遇到唯一那一对的人呢?寻寻觅觅,伤伤感感者无数,也许世间就是如此,完美的、圆满的只是极少数造物者给予世人的美好念想。

    三月十三日

    又回归到了自己的世界,带着多一份的人生历程。有时,关上了一扇窗,上天就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启动开启了正式的文学之旅。\ufeff

    \ufeff多动笔触与文思,等待下一段人生的历程。就像此本随笔,之前密密集集,不懂空行会更雅致,现在懂得空一行,或几行的美观。希望以后读之,清朗且可观,带着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与清香。\ufeff

    \ufeff多着笔,勤动笔触,好的文思慢慢就会牵扯进来。勇于写下,写多了,自然就锻炼出了力量。还是喜欢那句话:先无马,后有马,后千里马,后脱缰,文学之行应是如此。

    备注:此篇整理于一九年九月《时光回溯》丨2017年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