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的小事
繁体版

37. 馒头

    周白二人随着滚滚人流,进入水车博览园中。正对博览园入口,是水车广场。周轻云把玩手中的小水车模型,自嘲道:“以后当志愿者,我也顺便批发点应景的小玩意儿卖啦。这么大的人流量,不失为发财致富之道。小谷同学,有什么货源吗?”

    白谷逸摇头说道:“她明显就不是志愿者。”

    周轻云一扬手中的模型,说道:“知道那你还买,又被当成冤大头坑了,怎么会值这么多。”她的语气颇有一点儿不满。

    白谷逸一脸无所谓地说道:“不管是不是志愿者,我觉得这个小玩意儿价钱公道,就买呗。想那么多干嘛。”

    什么叫公道?周轻云转念一想,如何计算出小水车模型中凝结的无差别人类劳动?既然买卖双方都觉得值,便是童叟无欺的交易。这可能就是公道。她上前两步,指着水车广场正中高耸的一个黑到发亮的雕像,说道:“这是为了纪念谁?”

    白谷逸头一摇,说道:“走,过去看看。”

    两人信步来到站立的雕像前。这雕像左手拿书,右手摆动,目视前方,好像在指挥什么,又好像在思索什么。雕像下摆放着好多各色小花。白谷逸上得跟前,念道:“这位古人叫做段续?是因为水车总是一桶又一桶、断断续续的嘛?”一边说着,他的手臂不停旋转。

    周轻云跟在身后,细细阅读雕像下刻写的碑文,说道:“这位段郎出身名门望族,兴盛显赫。历任云南道御史、什么城县丞…”

    “那个字念什么?”

    周轻云掏出手机,点击屏幕,搜索三秒钟,说道:“这个字,应该是念郾(yǎn)。”

    白谷逸顺着周轻云停顿之处,继续读碑文道:“郾城县丞,湖广布政司参议、密云兵备副使、山东按察使司副史,曾奉命督修显陵。”

    他略微停顿,抬头含笑道:“这位段郎还去过你们山东哎。”

    以前的山东,是现在的山东吗?不过东南西北中,履历不可谓不丰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志在四方。周轻云接着念道:“他三下江南,将水车引入兰州。段公遗爱大矣!”江南自古以来便是鱼米之乡,河流交错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水车出现在彼处,好像呼吸一样自然。

    白谷逸等周轻云读完碑文,问道:“轻云小姐姐,既然历史上,兰州的水车是从别处引进,脱胎于南方的筒车,为什么最后这里却成了‘水车之都’,竟能与荷兰齐名呢?”

    这其中有什么特别的缘分?

    周轻云陷入沉思。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世界运行的方式,能不能用供求关系加以解释?她脑海中灵光一闪,语气严肃,认认真真说道:“是不是和气候有关。你看,江南一带河网密布,家家临河而居,本就不缺水;兰州在大陆腹地,虽然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却干旱少雨。”

    白谷逸眉头微皱,问道:“所以呢?”

    周轻云回答道:“所以水资源的稀缺性是不一样的。在这两个地方修建水车的边际收益更是不一样,水车一定会在兰州大放异彩。”

    白谷逸变得更加困惑,问道:“什么叫边际收益?”

    周轻云看着他求知若渴的目光,眉飞色舞说道:“举个例子来说,我一天没吃饭,现在有一个馒头,我吃了会觉得非常满足;等到我吃过两个馒头,吃第三个的时候就可能感觉不到满足。馒头还是一样的馒头,我却不想要了。”

    白谷逸点头说道:“好有道理。在南方,水车只是锦上添花,有无均可,日常用水取之不尽。而在这里,则是雪中送炭。”

    周轻云微笑道:“所以说边际效用递减。”

    白谷逸竖起大拇指说道:“厉害!”他沉思片刻,说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不是也是同样的道理?”

    周轻云不由打一个响指,愉快点头。

    白谷逸抬头盯着段公雕像,感叹道:“水车,是我们兰州吃到的第一个馒头。我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