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诸子
繁体版

第二章

    新纪元102年,纷争百年有余,自从石伟的一表上书唐王朝后,各国政治、经济、外交空前紧张,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涌动,空中暗含阴霾,其后五年战争终于爆发,各国纵横交替人才此起彼伏,霸主地位轮流交替,在这一百年中元,清两国先后被灭,晋,隋积弱,明、宋次之,周商唐赵四国鼎立。石伟自从上表过后从此消失人间,任天下褒贬,唐王李展赏半壁江山的代价,未能将其收服,其后五年唐王朝励精图治,打破思想枷锁,无所不用其极的增加国力。大有不战而屈敌的一种大势,战争在新纪元007年有唐朝邻国清王朝,连接元王朝,向唐王朝共同发起了战争,聚两国国力尽起全国精锐,叩关攻唐,在此时间,明王朝联合宋王朝,向晋发起了战争,周商赵隋,也伺机而动,八方十国至此征战不休,也都自强不息,各种文化思想也是百花争鸣,唐王朝一度陷入危机,后唐王不得不起用老将李健,后方交与杜悔,经过三年的苦战,翻转战局,以少胜多,靠李健老将军的稳狠手段,和杜悔的政治外交,在元清两王朝国家空虚,后续不足时,周、商借机一起瓜分了元,清。在地域分配时唐王不幸病逝,年仅38岁,英年早逝,李健老将军气血不足,三年征战,和后续无人,回京休整,没有了武力震慑,和国力支持,杜悔仅仅得到了战后赔偿,地域分配中,所得少的可怜,唐王朝也只有隐忍不发,011年商王朝趁李健将军病逝,新君继位之际联合周王朝,向唐王朝发起了战争,新君李岚亲帅全国之师,素服亲战,哀军之气,战意森然,十战皆捷。战争,杀敌一千损己八百,更何况和两大国作战,后由于元清旧民起义,周商国内政体不稳,又见唐朝誓死抵挡,见赵国在后也蠢蠢欲动,不得已退兵割地,年仅十八的李岚经此一役,君权军权集于一身,采用杜悔的建议休养生息,无为而治,广开言路,唐王朝虽然在边界上不时和周商交战,但对国力消耗不大,又可练兵,渐渐周、商以对灭亡唐王朝不报有任何信心,然世仇已经早已结下。

    明、宋联合向晋发起了战争,在晋朝将要被灭时,晋不得已向隋求救,不想隋不止不救还大大侮辱来使,想借机向晋发动战争,联合明宋瓜分晋王朝,011年在周、商国内国民起义被镇压时,晋进入了京都保卫战,隋军也整装待发,进入了晋军境内,意想不到的赵国骑兵在隋军进入晋土的同一时间,由名将赵铭铁骑突出,直捣隋王朝京都,隋军仓皇回护,在马坡岭被赵铭手下赵宇截击,大将司马辉当场被射杀,隋军大败,狼狈撤回小京城的上京,和隋京成犄角之势,勉力抵抗。012年秋赵铭接受隋和议,割地,赔款撤军回国,中途和晋使者面见,提供一地图,达成联盟,赵铭借道晋国,直插明都,明军和宋军回防,晋王朝得以保全,赵铭又在沿途伏击明军,抢夺物资无数,于年末雪前回赵,宋军在回军途中,突袭隋朝,隋从此一蹶不振,勉强依附于明朝,长河以南形成赵晋联盟,明隋与宋联盟,征战不休,然晋与隋早已今非昔比,勉力苟活,若非赵国西北接壤外族,无余力统一,长河以南早就纳入版图了。长河以北三大王朝鼎立。

    从石伟云游以后,各地一度兴起了文化星火,遍燃整个中原,与中古时流传下来的儒释道,兵、纵横、阴阳,相互辩论,由民间直至朝野,后世兴起的文化潮流主要分为,“元”与“和”,元的本质就是初始,提倡有初始的本质动机去看事情,回归本质的东西,打破所有的思想枷锁,回归自然的本质去求取生活,他看一切人类的活动都是围绕自我,人的躯体加一灵魂,主导这个人活下去,后者是更好的活下去,灵魂的一切活动都是保留躯体的生机,他的一切学说中心思想是,一切事情的本质是回源存己。元的学说在其内部思想并不排斥其他学说,他认为其他的学说都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期产物,在人类思想中根深蒂固,他把别的思想划归为人类思想的牢笼,和人类社会组成的秩序规则,他认为元才是人类现阶段人类向前发展的精神指导。

    “和”的学说脱胎与自然万物,讲究共存互助,主要讲和利关系,和损利关系,他吸收《阴符经》中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和的高境界。

    唐王首先把新的学说融合到传家的帝王心术内,后来各王室也相继引用作为愚民和驾驭各能臣枭将用,在朝堂之上据理力争的有力装备。

    新纪元117年,整个元渊大地从文化,思想,政治,外交,军事都达到了顶峰,百年风云,动乱八国,这是后世对此时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