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梦笔谈
繁体版

第二章 《药》和《伤逝》

    前一节已经用如此多的篇幅描述了鲁迅先生的生平和主要作品,但是还不够。关于这位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艺术家),需要更多篇幅聊聊笔者的敬仰之情。

    即使是这样的现代文学巨擘,仍然能听到一些批评的声音,例如“鲁迅的局限性”、“他只会骂人”等等。其实不然。

    笔者是幼年时期在家里老人的书架上从《药》、《伤逝》两部开始系统性了解鲁迅先生的作品。《药》揭露了长期的封建统治给人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暗中颂扬了革命者夏瑜英勇不屈的精神,指出了辛亥革命未能贴近群众的局限性。作品在结构安排上,以华老栓夫妇给儿子治病为明线,以革命者夏瑜被军阀杀害为暗线,双线交织,构思精巧;在人物刻画上,善于运用白描手法,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形象生动,技巧高超。

    除去对于中心思想一类的提炼性总结,我们可以从这部小说的许多细节发现。这部小说真实地再现了1920-193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孝道和亲情、革命和斗争、在鲁迅先生的叙写中以小见大,情节多线流传,实为小说中的高超制作。

    文中许多对话也反映了当时民众的一些语言特点,例如直白而祈使的父母(老栓对小栓)、夫妻之间的对话(老栓对华大妈)以及邻居好心人(例如康大叔)的极富中华生活气息的语言类型。

    文中后半段,革命党人夏瑜的母亲祭扫墓地时的场景尤为动人:

    “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你还是忘不了,伤心不过,今天特意显点灵,要我知道么?”他四面一看,只见一只乌鸦,站在一株没有叶的树上,便接着说,“我知道了。——瑜儿,可怜他们坑了你,他们将来总有报应,天都知道;你闭了眼睛就是了。——你如果真在这里,听到我的话,——便教这乌鸦飞上你的坟顶,给我看罢。”

    “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这短短一段话非常详尽地摹写了夏瑜的家人的思想状态和行为模式。鲁迅先生对国民性的深入理解,甚至将写未写的生物常识(鸟类受人打扰便飞走了)和就义革命党人母亲的认知摹写,让这篇短篇小说成为众人必读的经典。

    由于《药》已经入选普通高中语文教材,情节一般公众已经完全了解,无需花费大量时间分析。第二部希望说到的是《伤逝》。这是一个悲喜交加的爱情故事。小说以主人公涓生哀婉悲愤的内心独白的方式,讲述了他和子君冲破封建势力的重重阻碍,追求婚姻自主建立起了一个温馨的家庭,但不久爱情归于失败,最终以一“伤”一“逝”结局。

    但笔者对于涓生独白方式写就的本部小说的理解却多于爱情喜剧转悲剧的起承转合。本文从一名文艺男青年的角度描绘了涓生自己对于子君到来时看见她柔和新鲜容颜和场景的兴奋,关于雪花膏、鼻尖等场景。同时也写就了这名男士对于周遭其他亲友看待自己恋情的相容,合适和朋友圈的压抑、封建思想和众人人性的不能统一,以及很多中式农耕文化中婚姻恋爱经典情节的再现和思考,例如做饭、写信、五四式新青年关于爱情理想的创造、官太太和子君最终走向的不同、父母关系(儿女的债主)等等。其中有一些情节很有意思,例如:

    “我一个人,是容易生活的,虽然因为骄傲,向来不与世交来往,迁居以后,也疏远了所有旧识的人,然而只要能远走高飞,生路还宽广得很。现在忍受着这生活压迫的苦痛,大半倒是为她,便是放掉阿随,也何尝不如此。但子君的识见却似乎只是浅薄起来,竟至于连这一点也想不到了。

    我拣了一个机会,将这些道理暗示她;她领会似的点头。然而看她后来的情形,她是没有懂,或者是并不相信的。”

    “逼我做出许多虚伪的温存的答案来,将温存示给她,虚伪的草稿便写在自己的心上。我的心渐被这些草稿填满了,常觉得难于呼吸。我在苦恼中常常想,说真实自然须有极大的勇气的;假如没有这勇气,而苟安于虚伪,那也便是不能开辟新的生路的人。不独不是这个,连这人也未尝有!”

    “她早已什么书也不看,已不知道人的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是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

    我觉得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分离;她应该决然舍去,——我也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责,忏悔了。幸而是早晨,时间正多,我可以说我的真实。我们的新的道路的开辟,便在这一遭。”

    显然按照本文文字的走势,子君逝去了。难逃《氓》“士之耽兮,尤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的类似形势。

    这篇小说对于人性幽微的描写非常精准。作为女性笔者,虽然单看这一部小说,仍然退却不了男性凝视女性的窠臼,但由于泛读其他鲁迅先生的作品,对其对新文化运动中女性主义和女性尊重的重视感到十分鲜见并敬佩。就个人解读而言,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通透,他是一个真正活明白,并且会以一种道和合适的行为方式修炼自己了的人。

    以上是笔者幼年时期大约是10-12岁首次接触鲁迅先生作品时阅读的两部,从这儿,一名男性作者成功地打开了笔者的心扉。此后笔者又阅读了鲁迅先生的其他关于革命、关于战争、关于生命的作品。但这两部作品无以复加地使得笔者从此对鲁迅先生本人产生了巨大的敬仰和崇拜之情。参考朱安女士和许广平女士的生平考,本人对鲁迅先生的文笔和人物状态不得不抱有个人化的巨大的赞颂和敬仰。

    笑话称:“看男作家的作品就像吃一席满汉全席,但他又把你放在了厨房。”然而鲁迅先生的作品幽微细腻地塑造了生命中多个庄严和具有社会角色、不同土壤特性的女性角色,或者悲剧、或者平实、或者激进而事业、或者传统而智慧。鲁迅先生对女性人物精神的饱满塑造,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