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被金钗包围了
繁体版

第33章 暖床

    “诶,爷我还没出去呢。”

    晴雯见小主子扯开帘子便就上了榻,不自觉的裹紧了被子。

    贾琮麻利的剥光了自己的衣物,钻进了温暖又香气环绕的锦被中。

    晴雯哪撕扯的过小主子,眼睁睁的看着贾琮躺了进来。

    感受着两人并卧在床榻中,就差枕在一块,晴雯面颊的温度陡然升高,嚅嗫道:“爷,先让我出去吧……”

    晴雯才要起身,便被贾琮拉住了手腕,“出去做什么,倒春寒的天,怪冷的。”

    说着,贾琮还往里挤了挤。

    “别起身,被子进风。”

    虽然小主子入榻之后一直是规规矩矩的,晴雯的脸颊依旧是红得快要滴血。

    若有若无的身体接触,让晴雯难以平复下心绪,纠结了半响,晴雯才支吾着道:“等爷睡了,我再出去。”

    贾琮没同意也没反对,只闭着眼,似是准备睡了。

    才是及笄之年的晴雯,虽比贾琮大过三岁,反倒没有贾琮淡定。

    当然她作为入房的贴身丫鬟,在赖家非但只学了针黹女红,还有嬷嬷们灌输的男女之事。

    如今,正与小主子同床,不由得她不多想。

    过往所学的知识,不合时宜的钻入脑袋,实是让她难以安眠。

    如同一条木头一样,晴雯一动不动的平躺着。

    贾琮也没真睡,眯眼观察晴雯的模样,实是让他忍俊不禁。

    又过半响,晴雯已能平复下心绪,偏过脑袋看向小主子的侧脸,白皙的脸颊,精致的下颌线,鼻梁也恰到好处的挺拔,心里暗暗道:“爷生得皮相极好,就是瘦了些。如今更是要科举,每日费着精神,该叫灶房多送些吃食来。”

    “爷今日说娶我,不会真要娶吧。我不过一个丫鬟,明明能陪着爷,侍奉着就很不错了,竟也贪心不足,想要个姨娘的名分了?”

    “爷对我体贴着,真不想离开这房里。爷和我一样自小没了娘亲,我年长几岁该悉心照料起居才是。”

    晴雯思绪翩翩,看着贾琮的脸,逐渐出了神。

    “看什么呢?”

    贾琮突然偏过头,与晴雯对视。

    登时,晴雯的小脸涨红一片,赶忙转为平躺,就连耳根都是粉红粉红的。

    “没,没什么……”

    晴雯哪敢说出心中想法,要是说出口,那不如叫她出去挂在树上好了。

    “方才我说会娶你,你不会已经在畅想成亲后的日子了吧?”

    闻言,晴雯只觉得自己的脸快能烧水了,背转过身,朝向墙壁,嘤声答着,“才没有……”

    沉默一阵,贾琮枕着手臂平躺着,长叹口气道:“反正不能一直过这样的日子。”

    晴雯却很满意当下的生活,主子很是关照自己,不苛待,虽然有些喜欢捉弄人,但晴雯完全不反感,反倒欢喜占的多。

    “现在的日子不好吗?”

    晴雯轻声问着。

    “寄人篱下算什么好日子。倘若我一事无成,就得再回东路院那间鹿顶小房里吃苦了,可人生来不是为了吃苦的。”

    “人生一世,须臾一生,如果不是为了享受,为了快乐,却为了吃苦,那还有什么意义。你也是一样,取悦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

    晴雯默默想着,“陪在爷身边,不用漂泊无依,我就很快乐了。”

    贾琮的话似是拉近了两人的距离,也打开了话匣子,主仆二人谈天说地,尴尬的气氛随之舒缓许多。

    直到贾琮又问着晴雯的身世,晴雯已经没再回答了,而是传出了微微的鼾声。

    两人之间,隔着些许距离,不停有丝丝冷风,往锦被里钻。

    贾琮凑得近了些,贴紧晴雯的后背,掖了下被角。

    丝丝暖意透过晴雯轻纱般的小衣传递到贾琮身上。发香萦绕在鼻尖,沁人心脾,安人心神,就这样贾琮也慢慢合了眼……

    ……

    数日安宁,晨昏诵读,直到第二篇文章发售之日。

    事实上,贾琮还是低估了此世纸媒的传播速度。

    他的第一篇《状元郎归乡记》堪比意林,读者中的“逗你一笑”,收到刊物之后先将笑话看了,别的就随缘了。

    自此以后,京城里是争相传阅,人人探讨,议论之事除了爽文的爽点,旖旎风光的媚景,再就是“屋内风吹热”究竟是何许人物。

    会贤斋掌柜遵从贾琮的安排,让这风头传了几天,几乎传遍了京城,才打出“屋内风吹热”的第二篇大作《侠女传》名头,准备发表新报。

    一时间,此消息似是洪水一般漫过京城,不少人提前一日就在青乐坊驻扎了,只待能第一时间拿到小报。

    而宁荣街上的茶摊,摊主也遵循了贾琮的建议,在小店最醒目的位置,挂上了“说书栏目,屋内风吹热第二大作《侠女传》”的招牌,来吸引往来客人。

    来自现代的贾琮,对于生意是独具慧眼的。

    本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心态,真就有不少商客聚集到这茶摊里来,也是图个新鲜。

    此刻茶摊里,旧时泡茶的台子已经挪走了,正中央摆放了一张说书台。

    台后,说书先生一身灰袍衫,扶着折扇等候最新的小报传来。

    下面客官声音嘈杂,多是等不及了,各自根据《侠女传》的名字,来猜测其中内容。

    “侠女,侠女,肯定是路见不平救一书生,之后二人陷入爱河。”

    “这位仁兄你没看过第一篇吗?要是这等通俗之文,怎会在京城大红大紫。”

    另有人道:“或许是书生救下侠女,之后生了一段姻缘……”

    适时,说书先生拿到了第一手小报,一拍醒木,言道:“诸位久等,‘风吹热’公子的第二篇大作已经在老朽手上了,待老朽先通读一遍,再与诸位评说!”

    众目睽睽之下,说书先生飞速阅览起来,不觉口舌生津,连喝了三盏茶水,才压住体内邪火。

    见状,不少人嗤笑道:“老先生精神还真不错,看个文也能如此意动。”

    说书先生臊得脸红,轻咳一声便道:“诸位难道不知这位大才?非是老朽定力不足,而是这文章简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莫怪老朽不提醒各位,趁早多备上一壶茶水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