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知晚意
繁体版

第三十七章 招贤纳才

    晚意去家中学堂看望了烨询,透过窗户只见一位穿着青布细直裰,带着璞头的中年男子正在向烨询讲着《中庸》里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讲究君子对人是有原则和睦相处,小人是无原则苟同,烨询却是马上反驳道:“先生,若是君子看见不同即使不对也不坚持自己的主张从而盲于附和,即使内心坚持了自己的主张,但这种隐忍最终又有什么意义呢?”

    晚意站在窗外,听见烨询这不解的质问,本以为这位先生会生气,但他却慢慢说道:“中庸主张取长补短,折中公允,却也失了事物的本来面目,若为君子,当如你所说,取长补短,并不一味的妥协与隐忍退让,你能这样思考,很好,今晚就写写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明日上课前交给我。”晚意点点头,看来大舅舅推荐的这位方先生并不是没有才华,只是因为一身傲骨不肯折节才一直榜上无名的吧。

    大双收拾好烨询的书包,转身离去,却突然发现三姐姐站在窗外,便激动的大声喊道:“三姐姐,三姐姐!”

    坐在案前的方少华也抬起了头,见到了这位三小姐,便微微点头示意,晚意却郑重侧身一礼,方少华连忙站起身来,晚意带着云竹走了进来,对方先生说道:“小弟幼年家中多有娇惯,学识尚浅,不知可给先生造成困扰?”

    方少华并不敷衍,真诚的说道:“令弟虽读书上有欠缺,但勤能补拙,难得的是令弟有一颗悲天悯人,善于思考的玲珑心,我听他说起那段游历的经历,确实做到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小小年纪若是肯上进,必有大才。”烨询倒是恭敬朝着方少华行了礼:“学生不才,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方少华点点头,晚意上前抚摸着烨询的发顶,已经十岁的少年,唇边冒出细细的胡须,眼中却比从前更坚韧,晚意欣慰一笑,转头朝着方先生问道:“方先生,我们准备明日启程去宾县的温泉庄子上修养,今日看到先生讲课,想着带着先生和烨儿一起去,庄子很大,虽然天气转凉,但不妨碍先生和烨儿去附近走走,跑马都可以,我看先生也不是一味死读书之人,不知先生可否?”烨询却是惊叫道:“真的吗?我和先生能出去骑马吗?能去爬山吗?”

    晚意笑着回道:“当然可以,一切以先生为主,只有先生和你一起你才能去,不得无故缺课。”

    方少华点点头,烨询兴奋的带着大双小双去给先生收拾箱笼去了。

    晚意说道:“我看先生言谈举止,以及大舅舅信中所言,先生似乎对朝中发生之事也颇为了解,先生大才。”

    方少华忙回道:“三小姐谬赞,昔日同窗在朝中为官,我本为他做过几年幕僚,后家中老母病逝,回乡丁忧后就歇了心思,是姜大人不嫌弃在下才疏学浅,教了姜家几位少爷这么些年,如今来了京城,姜家少爷要去书院读书,本就要启程回通许,姜大人却是推荐了在下来为烨询做先生,至于对朝中之事有所了解,实在是因为我和朝中几位好友还保持书信联络,不至于坐井观天而已。”

    晚意便试探的问道:“不知先生家中还有何人?”

    方少华摇摇头:“幼年与寡母相依为命,如今家中只剩我一人而已。”

    晚意便道:“不知先生可有要好的如先生般能力出众的友人,我正要找人为我打理名下的田产铺面,却苦寻不到,不知先生可否推荐一二?”

    方少华想了想:“若是小姐允许,我有一友人窦林修,此人与我一同长大,只是不热爱读书,却是对帐算账的一把好手,也管着东家许多铺面,只是原先跟着的人家因被连累判了流放,产业悉数充了公,现下刚到京城投靠我,若是小姐允许,我酉时就可以带着此人来见见小姐。”

    晚意点点头,便告辞离了家塾。方少华看着远去的晚意的背影,倒是一阵感叹,有这样的姐姐在,难怪小少爷心胸豁达,看法远超一般读书人。

    晚意去了荣锦院,禀报了自己去庄子养病的事情,太夫人倒是没有过多挽留,吩咐刘妈妈给装了几块皮子,怕晚意到庄子上冷。晚意告辞出来,回了清和院,问了父亲的去向,知道在思柳榭,便只是派了张妈妈前去回禀。

    晚意对前来的罗娘子吩咐道:“家里的事情你看着做主,只是二姐姐的一应嫁妆要采买起来,府里绣娘不够就抓紧请些绣娘过来,等着姚家定下日子了派人去庄子上给我说一声。”

    罗娘子连忙应是,斟酌着说道:“上次您让把宋姨娘变卖首饰的事情透给四小姐,四小姐院子里洒扫的婆子说四小姐砸了许多瓷器,屋子里的东西丢的到处都是,连着院子里的人好几天都不敢大声说话。”

    晚意点点头,看来这换药之事梁晚晴是知道的,要不然早就冲到宋姨娘处大闹一场才对。倒是云竹禀报晓春姐姐来了,晚意便点点头,晓春见了晚意,恭敬的行了礼,笑着说道:“二姑娘本也是要跟着三姑娘去的,自家姐妹总是要在一处才好,只是嫁衣还未绣完,想着额外挪动总是不如在府里便宜些,便想着留下来。还请三小姐见谅。”

    晚意点点头:“自家姐妹有什么见谅不见谅的,我已经交代了罗娘子,不可有闪失,若是有拿不准的,也可去请教大舅母二舅母,虽说制孝期间不可随意走动,只要过了七七,想必外祖母也不会计较,毕竟都是骨肉。”晓春笑着点点头便退了出去。

    晚意刚午睡醒来不久,倒是碧青就进来回话:“小姐,方先生带着那位好友来求见小姐,您看是在哪里见他?”

    晚意便让让人将他们二人带去了清和院的偏厅,窦林修看着气定神闲的晚意,赶紧低下了头,拱手施了一礼后便站在一边,晚意看着这位窦先生一身靛蓝的细布直裰,脚上的布鞋倒是没有一丝灰尘。

    晚意请他二人坐在下首,两人见推辞不过便坐了下来。晚意随即开口问道:“窦先生原来在哪家做事?听方先生说您在经商上颇有天赋,能力也很不一般,正好我要找一个人打理产业,不知先生可有什么高见?”

    窦林修不敢隐瞒,大方说道:“原是通许知州窦家总管,我与这窦家也是有些同宗之谊,便跟在知州窦大人身边多年,前些时日朝廷税银舞弊案发,因着窦家与此案颇多牵连,窦大人下了天牢,府中其他人皆被流放,家产悉数上交,在下因着往日行事出面较多,若不是窦大人一力撇清在下,在下一家恐也难两全。”

    晚意倒是很惊讶,但还是笑道:“先生有此经历却能坦坦荡荡诉诸于口,小女佩服,只是小女的产业比不上窦家家大业大,恐委屈了先生大才,若是先生愿意,小女不胜感激。”

    窦林修倒是惊讶晚意还敢用他,但想想这位将来就是世子夫人,也就不见怪了,倒是赶紧起身谢过晚意,晚意又接着说道:“如今官场动荡,我虽在闺中,却也希望能知晓朝中大事,免得家中被连累,不知先生能否为我留意这些?”

    窦林修倒是不推脱:“但凭小姐吩咐,若是消息来源,经商之人常在那市井之地,倒不难得,只是毕竟有限,若是想要知道些中心的消息,还是要靠着方兄或者您未来的夫婿定国公世子才好。”

    晚意点点头,便说道:“既如此,您就从明天开始,先行搬到孟二胡同处的宅子居住,那有一房家生子,可以伺候您的饮食起居,我名下的产业随后我会派身边的丫鬟跟您交接,也会给各处掌柜带话,所有的账目先过了您的眼再送到我这里来,若是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皆可以您的意思为准,若是您有拿不准的,可以写信或是到宾县的温泉庄子来找我。晚意名下这些田产,就拜托给您了!”

    窦林修倒是受宠若惊,赶紧站起身来朝着晚意拱手致谢:“多谢小姐信任,我必将产业打理的井井有条,还请小姐放心!”这个处处碰壁的中年男子眼眶都有些湿润,带着一家老小来投奔方少华,实在是无奈之举,自己跟罪臣有所牵连,田产金银也一并充公,来了京城却也是生计艰难,家中妻子幼子跟着自己忍饥挨饿,此时能得到三小姐的看重,能再得一展才能的机会,实在三生有幸。

    晚意看着窦林修通红的眼眶,倒是示意他坐下,对着方少华说道:“方先生,您若不嫌弃可否帮我做事,不算幕僚,也不仅仅是烨儿的先生,窦先生能做的他做,若是他做不来的还望先生施以援手。”

    方少华点点头,这辈子自己与仕途无望,不若好好教导这位梁府的小少爷,若是以后能有个一官半职自己也可以尽心辅佐他,也不算埋没了自己前半生所读的圣贤书籍。至于朝中诸事,自己本就一直留意,遂对着晚意说道:“小姐若是想知道这税银案,在下倒是一直留意着,现在就可以讲给小姐听听。”

    晚意坐直了身子,恭敬说道:“先生请说。”

    方少华思忖片刻:“前些时日,户部侍郎康福同被御史王钊参了一本,说是户部税银火耗过高,往年地方炼银铸成官银不过损费十之一二,现如今却达到十之四五,户部却并不责问,相反还将十之四五虚报朝廷为十之五六,令国库亏空,皇上震怒,下令彻查,当即就将户部侍郎康福同下了昭狱,康福同却是在狱中咬出了许多人来,其中最震惊的当属礼部侍郎周贤,重臣会推此人进内阁的折子才刚递上去,却没想到此人却参与了税银贪腐案,周大人一直喊冤,刑部倒是迅速将周府的管家交出的账本以及认罪书一并交了上去,大家本以为皇上会下令处死周大人,却没想到皇上并不发作,现下朝堂人人自危。”

    晚意问道:“周大人下狱,那么周府上的其他人都如何处置?”

    方少华说道:“听说都被下了天牢,等待三司会审后再行决定。”

    晚意送走两位先生,私下让张妈妈给两位先生一人五十两银子傍身,本就是读书人,也不好当面给银子,站在廊下想起那个朝气蓬勃的周姐姐,一阵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