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以崇祯之名再造山河
繁体版

第49章 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朱由检屹立于御台之上,衣袖一甩,朗声道:

    “诸位爱卿,如今我大明所面临的,究竟是一场怎样的较量?这是一场关乎人口与粮食的战争。唯有摆脱灾情所导致的粮食危机,稳固后方根基,方能在兵员输送与食物供给上源源不断,为前线将士提供坚强后盾。当万众一心,共同抵御外敌之时,纵使建奴有如天神下凡,也必将在我大明的铁蹄面前,折服于地!”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无不为之震动。

    尽管辽东前线流传着“清军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说法!

    但还存在着另一种声音,那就是“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的另一番景象。

    这一句,实则道出了大明军队内部的困境与隐患!

    即由于军饷发放不及时,甚至克扣、食物不充足,导致士兵士气低落,战斗力受损!

    即便人数众多,也难以形成有效的战斗力。

    朱由检知道自己此时面临挑战,除了应对陕西王二起义引发的农民起义浪潮外,还有辽东前线的兵饷危机。

    即将到来的崇祯元年,一场宁远兵变虽不至于动摇国本,却暴露了辽东守军中普遍存在的欠饷与官贪问题。

    在朱由检的规划中,粮食危机的解决将是平息农民起义的关键!

    虽不至于彻底杜绝,但至少能够将叛乱的火苗压制到最低限度。

    有句话叫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朱由检觉得很适合现在的情况!

    一旦农民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辽东前线的粮食供应充足,即使出现欠饷情况,也不会轻易引发大规模的哗变。

    只是这一切仍处于设想阶段,效果如何,还需待卢象升赴陕西平叛的结果来验证。

    对于税收革新、辽饷的合理分配,以及军事的具体方案,朱由检寄希望于孙承宗等人的廷议,以及魏忠贤在朝堂上的推动。

    他并不惧怕东林党与江南士绅集团的反对,作为皇帝,有时展现出铁腕手段,也未尝不可。

    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某些牺牲在所难免!

    即使面对士绅阶层的强烈反对,他也有决心以雷霆手段,扫清阻碍国家前进的障碍,哪怕鲜血染红了道路,也在所不惜。

    辽东,皇太极的天聪新政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朱由检也决心掀起一场属于自己的革新风暴。

    大明帝国,虽历经沧桑,但在朱由检眼中,它依旧拥有着焕发新生的可能。

    朱由检的目光透过皇极殿,穿越了千山万水,直达辽东的边陲。

    在那里,皇太极正以自己的方式,开始了属于满清历史的新篇章。

    朱由检很期待,期待自己的中兴之治,将会与皇太极的天聪新政来一场硬碰硬的较量!

    念及此,朱由检的胸中涌动着一股难以抑制的豪情壮志!

    他闭上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让这份澎湃的情感在体内流淌,而后,他暗暗发誓:

    要么,满清屈膝于我的脚下,成为大明版图上的一块新土;

    要么,我将亲手终结这一切,以身殉国,自挂于煤山之巅。

    朱由检收敛心绪,清了清喉咙,朗声说道:

    “诸位爱卿,既然对农部的革新政策没有异议,那么,就请户部协同内阁共同商讨此事,务必尽快推进。”

    说完,他目光转向户部尚书来宗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期待:

    “来爱卿,朕希望此事能迅速落实,时间越早越好!”

    来宗道听罢,连忙躬身应道:

    “陛下,臣遵旨。只是,臣尚有一事不明,还望陛下解惑。”

    朱由检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

    “你说!”

    来宗道的目光落在托盘中剩下的那件作物,疑惑道:

    “陛下,盘中还有一物,外观与番薯有所不同,不知是何作物,恳请陛下指点。”

    朱由检闻言,轻笑一声,解释道:

    “朕一时疏忽,忘记介绍了。此作物名为土豆,也有人称之为马铃薯。其产量与番薯不相上下,同样属于高产作物,只是不能生食,但完全可以作为主粮充饥。”

    稍作停顿,朱由检继续说道:

    “若今年同时种植这两种作物,朕相信,等到年底隆冬时节,全国因灾荒而引起的饥民问题,至少能解决一半以上。”

    来宗道听罢,眉头微蹙,提出了一个实际的担忧:

    “陛下,既然这两种作物如此高产,是否应当将其视为奇货,严格限制外带,以防被鞑子获取?一旦他们掌握了这些作物,必然会导致其食物存量大幅增加,对我大明构成更大的威胁。”

    朱由检闻言,短暂的沉思后缓缓开口:

    “来爱卿,你所虑并非无道理,但天下之大,岂能有千日防贼之理。我大明疆域辽阔,即便封锁了关隘,也无法完全堵住人迹罕至之地。况且,过度的防备往往会导致人力物力的浪费。只需专注于推广即可,无需过分担忧外泄的问题。”

    朱由检稍作停顿,目光扫过满朝文武:

    “朕还是要强调,这些作物虽高产,但只能作为应急物资。在灾情严重的省份,优先种植,以缓解当地的粮食短缺问题。但对于那些粮食富足的省份,仍应以稻米为主,切不可本末倒置!”

    来宗道听罢,立刻躬身一礼:

    “臣遵旨!”

    朱由检沉吟片刻,继而说道:

    “来爱卿,朕这里有几种作物,户部可以依据这些作物,专门寻找擅长种植它们的人才。”

    说罢,王承恩迅速取来纸笔,递给一名御史。

    御史恭敬地接过,提笔准备记录。

    朱由检缓缓开口:

    “番麦、棉花、花生,还有……如果能找到烟草的话,那就更好了。最重要的是能够培育棉花的熟练工人。一旦有贤才被招揽,务必立即告知朕,朕要亲自接见他们。”

    来宗道听罢,先是微微一愣,随即道:

    “陛下,关于番麦、棉花、花生,臣皆有所闻,唯独这烟草为何物,臣却未曾听闻,还请陛下明示!”

    朱由检闻言,有些尴尬地轻咳了一声,随即说道:

    “无妨,无妨!此物不找也可!”

    说完,他暗自嘀咕了一句:

    “如果没有,那就当戒烟了!”

    朱由检稍作停顿,随即转换话题:

    “崔呈秀等人的情况审理得如何了?刑部侍郎可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