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繁体版

第一百零三章 追击项羽:陈下之战。

    刘邦派出多路使者,号召能打的人,都来参加这次对项羽最后的决战。其中,两个人成为了刘邦重点关注对象。

    一个是彭越(梁地),另一个是韩信(齐地)。

    彭越不想来,又做了一个举动,给刘邦送来粮食,还说了这样的话:魏地初定,尚畏楚,未可去。

    彭越表面上说,分不开身,实际上是表达了一个观点:我不想来。

    韩信没有说来,也没有说不来。他聚集部将,却迟迟没有出发。没有动静,就是表明,我也不想来。

    刘邦通过这个现象,得到一个结论:彭越和韩信想要坐山观虎斗。

    要想战胜项羽,就要韩信、彭越加入战局。如何让这彭越、韩信出兵,成为刘邦要解决的问题。

    这个时候,还是张良站了出来。张良一针见血说了韩信、彭越为什么不来:你给的条件,不够吸引他们。

    又指出韩信、彭越之举,只有一个目的:要分封。

    张良给刘邦说了这样一段话:项羽穷途末路,支撑不住。楚军快被打垮,韩信和彭越还没有得到分封的地盘。所以,他们不来是很自然的。

    刘邦听懂张良话中的意思,彭越、张良不来,是想趁火打劫,要分封。

    接着,张良没有拐弯抹角,直接挑明:想要韩信、彭越加入战局,打败项羽,只有和韩信、彭越,平分天下。

    张良给了刘邦思考的时间,也给他出了一个选择题:是想分封韩信、彭越,与之平分天下?还是想集中优势兵力,灭掉项羽。

    刘邦懂抓重点,他要灭掉项羽。毕竟,项羽才是刘邦威胁最大的敌人。项羽不死,刘邦未来就会遭殃。

    此时,刘邦已经过了五十五岁,项羽过了三十岁。项羽年轻就是资本,上天给刘邦的时间,还有多少?所以,刘邦要集中火力,先消灭项羽,终结西楚霸王时代,开创属于他的时代。

    张良是聪明人,很快想到了办法,给刘邦提供了一个分封方案:把从陈县以东到海滨一带地方都给韩信。把睢阳以北到穀城的地方给彭越。

    张良这个方案,给韩信、彭越一个信号:他们不是为刘邦打工,而是刘邦给他们一个创业的机会。

    张良没有丢掉刘邦为了获胜,不惜一切的脸面。同时,也没让韩信、彭越觉得刘邦非他们莫属。

    替别人打工,做再多事,也没有干劲。所以,很多人前期干劲十足,后面应付了事。为自己打工,就会有超强的积极性。

    张良想的办法是如何调动别人工作的积极性。

    最后,张良拿出最后的结论:彭越、韩信来,项羽必败。

    刘邦不要过程,就看结果。只要能击败项羽,分点地又有什么。反正,也是项羽封国,对刘邦没有任何损失。

    刘邦派出使者给韩信、彭越传达了封地的意思,很快得到了一个效果:我马上出兵。

    彭越从梁地南下,韩信从齐地南下。镇守齐地的人物,被韩信交给了傅宽。

    灌婴、靳歙等部将也来了。他们很听话,没有提任何条件,主动率军前来参战。他们不仅亲自来,还带来一支机动性好、战斗力强的骑兵。

    刘邦在等援军时,也没有闲着。他又做了一个决定:派刘贾、英布在项羽南方捣乱。

    其中,英布表现很出色,做通了镇守九江国楚国大司马周殷的思想工作。

    由于史料残缺,对于周殷个人信息记载比较少。他是什么时候出生,又是如何加入项羽,史料没有记载。

    周殷也是陈平献策刘邦,提到关于项羽身边五大异姓能臣。这五人指的是范增(战略家、谋臣)、龙且、曹咎、钟离昧、周殷。

    如今,范增、曹咎、龙且,先后告别历史舞台。钟离昧还在固陵战斗,周殷的任务,驻守九江。

    周殷能够得到陈平高度评价,说明他个人能力相当突出。

    他的官爵是楚国大司马,说明战功显赫,武力值不低。

    他能镇守住九江,说明这个人不仅能力强,战功多,还得到项羽信任。从侧面来说,周殷和九江一定有什么关系。

    周殷第一次出场,被历史记住,就是接替龙且、项它等人,镇守九江。虽然丢了几个县,但,九江在周殷控制之下。就连英布这样的英雄人物,用武力都不能拿下九江。

    然,深受项羽信任,委以重任的周殷,却做了一个决定:投降。

    至于,周殷为什么会不战而降,背叛项羽?

    我想有以下原因:

    1.英布思想工作做的好。

    2.周殷识时务,深知项羽大势已去。

    虽然,史料没有记载,英布说了什么。但。记录了一个结果:周殷叛楚。

    周殷叛楚,要争取表现,取得战功,为以后铺路。

    他以舒县的兵力联合英布率领的军队,对不肯降汉的九江国国都六县(地名),发起进攻。因为战事很激烈,再加上旧恨(英布妻儿被诛),他们做了一个举动:屠戮六县。

    随后,周殷、英布发动九江兵,加上刘贾率领的汉军,闹出了大动静,攻寿春,屠城父,阻断项羽逃亡江东。

    项羽听说韩信、彭越、曹参等人南下,灌殷、靳歙等人西来,英布、刘贾等人北上,周殷又背叛他,刘邦又跟他打消耗战。

    固陵,这个地方不安全,容易被合围。项羽将阻挡刘邦南下的任务交给了钟离昧,他亲自率军南下。

    刘邦听说项羽跑了,又一次发动攻击。

    这一次,刘邦打赢了。

    其中有三个人表现很厉害,因功封爵。

    丁义(宣曲侯):以卒从起留,以骑将入汉,定三秦,破籍军荥阳,为郎骑将,破钟离昧军固陵,被封侯侯,食邑六百七十户。

    靳强(汾阳侯):秦二世二年八月以郎中骑千人在阳夏起兵。汉元年,护送刘邦参加鸿门宴。以中尉破钟离眛军,立下了赫赫战功。

    灵常(阳羡侯):以荆令尹汉王五年初从,击钟离眛及利几(陈令),破之,徙为汉大夫。他是楚将,阵前起义。这说明刘邦对楚军展开了心理战。

    拿下固陵,刘邦又追击,这就是第三仗:陈下之战。

    汉五年十一月,刘邦等来了两支援军。

    靳歙出济阳,击项悍,来到陈地,汇合刘邦,做好战斗准备。

    灌婴虏楚柱国项它,再俘楚将周兰,与刘邦在颐乡会师,抵达战场,随时听候命令,发动进攻。

    夏侯婴指挥车兵,跟随刘邦,追击项羽,抵达陈,集结完毕。

    樊哙在固陵破钟离昧,趁势南下,将项羽围困在陈,提前抵达作战岗位。

    楚降将令尹灵常,也加入战斗。周勃不甘寂寞,也来凑热闹。

    刘贾据守灵寿,屠城父,切断项羽逃亡江东。

    此外,还有蛊逢、丁义、尹恢等人也抵达战场。

    还有数十位列侯,也参加了这场战斗。

    此战,记录了一个结果:大破之。

    汉军大胜,楚军有十几名将领,被斩杀。利几(陈令)降,陈县破。其中,灌婴取得了骄傲的成绩:斩楼烦骑将二人,俘获骑将八人。

    陈下之战,汉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追杀楚军。项羽,已经穷途末路。此战,也标着着拉开了亡项羽之曲。那些观望的诸侯,也积极加入收尾工作。

    刘邦完成了战略包围,项羽已经无路可逃。既然逃不掉,那就痛快的打一场。

    项羽,是这个时代男儿翘楚。岂会,怕了刘邦。

    当初,他敢以三万人,奔袭以刘邦为首的五十六万诸侯联军。现在,他手握十万重兵,岂会怕了刘邦。

    此战,不胜,英魂长留。

    我,项羽,不畏生死,不惧战斗。

    这就是西楚霸王项羽,最后一战:垓下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