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娇质子的黑月光重生后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 撑腰

    苏秋禾坐在四轮车上,看着影卫同嬷嬷将人一一带走,众人敢怒不敢言,唯有苏落一人用手指着自己,十分不可置信。

    “我?连我也要学规矩吗?我什么都没做啊!”

    苏落说着没头脑的话,惹的高姨娘一阵恼怒,一巴掌拍到了苏落背上:“小女失礼,还望嬷嬷严加教导,好好揪一揪她这没规矩的脾性。”

    高氏说着,向几位行礼,影卫跟着将人带走,后院只剩苏秋禾等人。

    “县主,奴乃奉常大人特派,圣上特意交代过,这些日,奴定会将苏府上下整顿干净。”

    “那就有劳安大人了。”

    微微施礼,安大人带着人便下去了。

    “她们这是去账房?”

    挽苏伸头探脑,使劲看了看,苏秋禾敲了敲四轮车:“能让人乖乖听话的,除了权势,便只有钱财了。”

    挽苏侧目,突然笑着凑近:“县主这话不对,能让人乖乖听话的,还有忠义,就像我这样。”

    “哦?”

    突然放大的脸让苏秋禾晃了下神:“如此忠义,不如减些月俸,为我分分忧?”

    “县主,这话也不对,我那月俸,哪里是钱财,那是我的命啊,它减了,等同于折我的寿啊!”

    两人贫了一路,回了暖香阁。

    宫里来了不少人,苏府人多眼杂,苏秋禾并不急着找那三人的麻烦,毕竟这几日,苏府之人每一个过的好的。

    两位姨娘、三名贵女,每日都要去苏老夫人处晨昏定省,府中小姐被压着抄女训,两位姨娘抄经念佛,言行举止稍有不妥,便是一戒鞭。

    苏秋禾回府这么久,也是难得的同几人同桌,按理说是苏老夫人动筷才可开席,可宫里来人本就是为苏秋禾撑腰,哪会真的只教礼数?

    当戒鞭击出,苏老夫人吃痛的捂着胳膊,沾了竹水的软鞭韧劲十足,一鞭甩下去,疼痛翻倍却毫无痕迹,是宫中常见蹉跎人的方法。

    “安大人,这又是……”

    安大人目不斜视,只是抬手拿起木箸,双手奉给苏秋禾:“长幼尊卑老幼有序,可无论是何道理,自当是先拥国,后虑家,况且县主爵位在身,又是其个人的私宅,自当是主人先行。”

    苏老夫人十分怨怼,可她丝毫不敢放肆:“既如此,秋……县主,那便动筷吧。”

    苏秋禾明显爽到了,可她面上不显,平静地接过筷子,想了想又放下:“祖母毕竟是祖母,我这县主身份也只是虚名,还是祖母先吧。”

    “县主!”

    安大人打断了苏秋禾的话语,又将筷子拿起:“规矩使然,县主理当大方动筷,而不是妄自菲薄。”

    “奴知晓县主性子温良,可善良有尺,忍让有度,没有限度的善良便是无能,没有锋芒的善良便是懦弱,这便是奴要给县主上的第一课。”

    苏秋禾定睛看着她,好半晌才抬手去拿那双木箸:“有劳安大人上心。”

    年关刚过,苏秋禾回了趟侯府,却没见到小世子,勇毅侯称世子景逸感了风寒,去了山上修养。

    从侯府出来,苏秋禾难得起来闲心,在街边闲逛。上郡街头虽然没有全数复工却也是热闹非凡,大多店家门头上绑着一块红绸。

    “上郡如此模样,倒一点都不像是征战乱世。”

    苏秋禾放下手中的胭脂,有些感叹。

    “小姐,越国虽打得艰难,但这些年的对阵下也是有成长的,就像此次平川战役,僵持了这么多月,这要是在四年前,怕是早就被长驱直入了,所以这仗虽没赢,但百姓有了盼头。”

    “盼头又什么用,难到只靠祈愿,就能改变兵败国破的命运?”

    “当然不只是祈愿,这些商贩,每年的营收除了上税外,还会自发交与商会一半,而商会会将这些钱,如数购买军粮、棉衣等送往前线,那些举家赴往前线之人,留下的妻儿,会得到朝堂的厚待,今年街头如此热闹,也是因为她们的家人大多都在前线,毕竟是过年,总的让各家欢喜一番才好。说起来,越国如此团结,与小姐一家人密不可分。”

    “恩?”

    听到说起自己,苏秋禾抬头看向挽苏,挽苏神色不明,又有些感叹:“几十年前,越国可不是这般光景。”

    “说说看。”

    “越国军事孱弱,数得上名号的唯有勇毅侯一人,朝堂之上只有氏族,女子只能于家相夫教子,甚至连门都不能出,国内看似平静,其实早已腐朽,先皇逝世后,圣上登基,想改变现状却无人可用,正巧当年苏御史以草芥出身,一举击败众多氏族,拔得头筹,圣上顺水推舟,这才为天下寒门争得了一席之地,氏族的权势受到了威胁,反而让越国国力愈发鼎盛,而嘉南郡主在侯府长大,却无法习武,她不怨不艾,兴办女子学堂,让女子觉醒,虽然郡主死后,学堂逐渐败落,可她们早已不在囿于桎梏,拧在一起后倒成了战场的隐性力量,她们种粮制衣,国家低价收购,既保障了她们的收入,也给越国节了不少军需费用,士兵们知晓这些都是出自于家属之手,打起仗来倒是更卖命了,而这些,均是苏御史进言。”

    挽苏声音轻巧,苏秋禾听着倒有些感慨:“如此说来,我这个爹爹倒不是个攀龙附凤的凤凰男,还有几分自己的真本事。”

    “我只知道,当年若是没有郡主,给他添一分氏族的外衣,苏御史在朝堂之上,怕是活不到现在。”

    苏秋禾挑眉,刚要说话,便有人带着兵过来。

    “大人!就是她们俩!”

    布衣打扮的小厮大步上前,拦住了两人的去路,两名官兵模样的男人上前:“你们俩什么人?把照身贴拿出来!”

    两人对视,苏秋禾哪知什么是照身贴。

    “就是个证明身份的物件,上面除了刻着身份信息,还有小像。”

    苏秋禾眼神示意给他们,可挽苏龇牙一笑:“不是我不给,我忘记拿了怎么办。”

    看着眼见就要抽刀的官兵,苏秋禾无语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