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尘何安
繁体版

第4章 何处黄天何处汉

    子夜时分,常青饿得睡不着觉,肚子里空落落的,说不出来的难受,把困意驱散地一干二净。

    二百多人的队伍堆在路边的一大块空地上夜宿,行李和食水全都被官差收缴了上去,走了三个多时辰,没吃东西,也没喝水。

    有几个身体虚弱的老者在路上已经昏倒了,常青本以为这些郡卒会让这几个老者倒在路旁自生自灭,结果没想到,那个功曹掾直接叫出来几个青壮,架着这几个老者强行赶路。

    常青偷偷瞄了一眼那几个老者的方向,胸口看着已经没什么起伏了。

    这狗杀才,只看人头,根本不管死活。

    常青翻了个身,盯着暗淡的天空,心想,这下不去当壮丁也不行了。

    就在常青一片灰心,呆望天空的时候,一道歪歪扭扭的细长黑影从他头上掠过,斜斜扎向了在附近站岗的一个郡卒。

    只听到那个郡卒发出一声短促的痛呼,而后又高声叫道:“敌袭!”

    霎时间,无数细长的黑影在难民们的头上飞过,有些扎在了郡卒们的身上,有些扎在了难民的身上。

    “是黄巾贼!黄巾贼来偷营了!”功曹掾疾声大呼,一手执剑,一手拿火把,指挥着手下的军士散开隐蔽。

    只可惜他的目标太过明显,又一轮箭雨过来,大部分箭矢都飞向了他。

    功曹掾拼命挥剑挡下了几支,但还有更多没有挡下来的,一波攒射之后,功曹掾倒在了这片荒野之上。

    夜袭的人准头并不好,箭矢也大多绵软无力,两轮过后,只有三名郡卒倒下,剩下的十二名反倒结好了阵势,向着箭矢飞来的方向冲了过去。

    对方似乎也没准备多少箭矢,看到郡卒们发起了冲锋,远处一个声音也高声呼喊了起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一时间,许多声音跟着应和了起来,只不过喊得杂乱无比,有跟着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还有喊“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甚至于还有喊“杀狗官”的,相比于整齐划一的郡卒,这伙人无疑是乌合之众中的乌合之众。

    十二名郡卒,六人持环首刀在前,六人持长矛在后,只一轮突刺,就挡住了黄巾军杂乱无章的冲锋。

    后排的六名郡卒还想抽矛再刺,但黄巾军人数实在太多,仅仅迟滞了片刻,便又一窝蜂地涌了上来,各个仿佛悍不畏死一般,丝毫不在意前排六名郡卒的劈砍。

    “大贤良师赐我真法!”一个光着上身的精壮汉子从队伍中冲出,哈哈大笑着扑向了两名郡卒,郡卒虽然被这个疯子一样的大汉吓了一跳,但手上没停,两把环首刀一下子就洞穿了这名大汉的胸腹。

    那大汉一口鲜血喷出,却好像没事人一样,顶着刀伤硬生生把两名郡卒勒在怀里,仿佛自己的躯体就是精钢打造的一样,能轻易碾碎普通人的血肉之躯。

    “大贤良师在上!我乃不死之身!”看到两名郡卒在自己怀中逐渐没了动静,这大汉又开始高呼狂笑,只不过嚎叫了没两声,便抱着两名郡卒,重重地倒在了地上,俨然是没了气息。

    常奕被这些突袭的黄巾军吓得不轻,一时竟忘了逃跑,只是抱着常青惊恐道:“黄巾贼都这么疯狂吗?杨兄,我大汉朝的军士,能挡住这些疯子吗?”

    杨志见他好像被吓得失了心智,一巴掌拍在他脸上,吼道:“大汉朝是死是活和咱们有何干系?咱们快趁乱逃出生天吧!”

    说完,杨志一把拉起常奕,将常青抱在怀里,对着自己的两个妻弟说:“快走,快走!照顾好你们女儿,快走!”

    难民们此时也是炸了锅,有人向着黑夜里逃窜,有人跑去栓马的地方想拿回自己的行李物资,还有人不知是不是被那几名郡卒的热血感染,竟然也抄起石块、木棍什么的冲向了正在围攻郡卒的黄巾军。

    而黄巾那一方本就人多,此时在外围的黄巾军不知是杀得兴起了还是怎么回事,也开始冲着难民挥起了刀,难民们既无甲胄也无刀剑,几乎是一眨眼的事,就倒下了七八个人。

    这时一个黄巾军的小伍长看到了拴在不远处的马匹,连忙呼喊了五个人跟着自己去和难民抢物资,去抢物资的难民约有二十来人,根本不惧怕这区区六个黄巾贼,双方立刻扭打在了一起。

    杨志看着现在的一片混乱,又看了看自己这一行人中的三个小娃娃,叹了口气说道:“别管那些东西了,咱们先逃,吃的喝的,总会有的。”

    一行四大三小,一直狂奔到黎明时分才停了下来,几人一晚上没有吃喝,此时此刻早已精疲力尽,但杨志仍不敢放松警惕,害怕附近仍有巡逻的官役或是黄巾军,直到找到了一处还算隐蔽的废墟,才放下心来,让众人在此处休整。

    几人围坐在一起,各个饥饿难耐,再加上缺水,三个小的已经近乎晕厥。

    常奕还处在混乱之中没有回过神来,毕竟常奕长这么大也没见过那种带着疯狂的厮杀,此时还在心悸打颤,一副惊吓过度的样子。

    常青上辈子算是对这种场面见得多了,有那么点见多不怪的意思,只是毕竟年纪尚小,这一夜折腾下来,整个人都快虚脱了,谁也没发现常青情绪上其实还挺稳定的。

    虽说情绪稳定,但常青还是挺忧虑的,如今吃的、喝的都没了,众人又都累成这个样子,天知道杨志还能不能再靠他的“神奇小能力”变出野雉、野兔子来。

    就在常青默默回味着炖兔子的香味时,杨志赫然从怀里摸出了一个略有些干瘪的水囊,对着众人说道:“逃出来前我偷摸藏的,一人两口,快喝吧。”

    我去!这人难不成真是哆啦A梦?回忆着上辈子看过的古旧影碟,常青的脑子很快就被问号填满了。

    因为杨志又从怀里掏出了一大把有些发馊的麦饭来。

    啃了两口麦饭,感觉三魂七魄逐渐归位,常青忍不住感慨道:“杨伯,将来我若当上大官,你就是我的大树将军。”

    常青这是说了个从母亲处听来的汉初典故,讲的是光武帝麾下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冯异的故事,是说当年光武帝征战河北之时,恰逢饥寒交迫,冯异将军总能或捧出豆粥,或做好麦饭,解决光武帝的饥馑问题。

    后来天下平定,众将军每有讨论功勋时,冯异总是自己一个人坐到大树下面,不参与争论,因为自己的功劳,在跟随光武帝征讨河北时的那一碗碗豆粥、一碗碗麦饭中,早已有了定论。

    此时常青把这个典故抛出去,既有些戏谑,又有些显露自己的小野心的意思。

    常青本以为在场的除了父亲没人能听懂他在说什么,谁知杨志却面色严肃地摇了摇头,认真说道:“光武帝的功绩哪里是我们这些后人能比拟的?而我又如何比得上冯公孙呢?”

    杨志这一番话,让常青在心底升起了一股弄巧成拙的羞耻感,一时间捧着麦饭不知是该说话,还是该吃饭。

    也就在这时,天空中飞来几只乌鸦,嘎嘎叫了两声,在常青的麦饭上留下几点白色的记号之后又扬长而去。

    常青低头看着已经没法吃的麦饭,心想:得,这刘秀怕不是个小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