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尘何安
繁体版

第17章 义体管家初显灵

    天下并没有随着常青的美梦变得安定下来,而常青,也没多少美梦可做了。

    因为诸葛玄已经和杨志拟定好了一份对他的专项教育计划,诸葛玄练文,杨志练武,目标就是让常青到弱冠之时,文能烁古今,武能定乾坤。

    这不是开玩笑,是诸葛玄和杨志对常青说的原话。

    按诸葛玄的说法,八岁就能知晓天下大义,和大人说话的时候还经常能语出惊人,这样的才智,烁个古今而已,已经是诸葛玄的保守估计了。

    至于武方面,杨志也很干脆,常青刚刚八岁(虚岁九岁),身高已经超过五尺了,只要照着这个势头长下去,那就是完美的将军身材,不管什么武艺不武艺的,手持丈八钢槊跟人对刺,天生就比别人长半尺一尺,这在马战中的优势,不言自明,如此天赋,怎么能浪费了呢?

    两人对常青的未来都充满了信心,常青自己本来也是,只不过一天之后,就不一样了。

    原因嘛,太累了,太难了。

    先说学文,诸葛玄直接跳过了原版五经,直接从孟氏易开始,让常青学习易经,本来易经就晦涩难懂,而孟氏易又从四季、五行、阴阳的角度把历法和算学引入到易经之中,虽然让原本玄之又玄的易经变得更有现实意义,但没有算学和历法基础的人直接学习孟氏易,比学习古文易经更难。

    头一个时辰结束之后,常青就已经头晕脑胀,第二个时辰结束之后呢,常青已经眼冒金星,手脚发凉,有一种自己马上要一命呜呼的感觉。

    而学武这一块,杨志也不含糊,直接弄来两个三十斤的大石锁,让常青先从练力气开始,可怜常青虽然身高超过五尺,可体重也不过七十多斤,两个石锁加一起都快和他一样重了。

    常青抬起这两个石锁之后,全身的肌肉都因为紧绷而颤抖起来,根本坚持不了多久,杨志这个不顾后果的训练方法,直接把常青干到了床上,再起不能。

    深夜,全身酸痛的常青根本无法入睡,一想到明天还要继续,常青突然有了一种穿越过来还不如不穿越的想法。

    我去,我都来这八年了,亲人都送走三个了,诸葛师父和杨师父竟然恐怖如斯吗?

    闭上眼,常青强迫自己不去想学习上的事情,但脑海中总有一个光标在闪烁,让他无法入眠。

    随着这个光标的闪烁,一行小字浮现出来:歧路司义体管家提醒您,您今日身体必需的营养成分摄入严重不足,请及时补充。

    哦?原来不是在脑海中浮现的,而是在视网膜上打出来的。

    但是这个必须的营养成分摄入不足是什么意思啊?以前没见过有这种提示呀,难道说自己的外挂续费终于到账了?还是说看到自己遇到了危机,老天爷终于看不下去,给自己送挂了?

    天可怜见,常青这八年来遇到的最大的危机,居然是自己的两个师父。

    常青苦笑着摇了摇头,在意识中向义体管家输入指令:查看营养成分详细分析表。

    蛋白质.........缺失****g

    微量元素:铁..........缺失****mg

    微量元素:碘..........缺失****mg

    。。。

    常青不差不要紧,一查发现缺的还挺多。

    常青挠了挠自己的头,这咋办?大晚上的,加个餐?或者明天去和两位老师说一下,给她们一个适合自己的食谱,让他们每天照着食谱做?

    关键是怎么解释自己每天要吃这些东西呢?虽然诸葛玄的学识在东汉末年是众多顶流之一,但是也理解不了科学呀,更别说营养、膳食、微量元素这些东西了。

    常青有些头疼,在心里默默地问道:我该怎么补充这些营养成分啊?

    歧路司义体管家,正在为您检索……

    检索结果,可使用精神刺激系统,加强分解酶分泌,使您充分吸收肠道内剩余的营养物质。

    还真有办法?常青立时来了精神,继续对义体管家发出指令:激活精神刺激系统。

    歧路司义体管家:警告,检测到原生神经网络,强制刺激可能会对您的神经网络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是否继续……

    不愧是用来管理义体的软件,啥功能肉体也承受不了,果然人类就应该机械飞升。

    常青看着义体管家的提示,还是不甘心,又命令道:以半功率模式启动。

    歧路司义体管家:指令接收……正在进行神经扫描……扫描完毕,正在以半功率模式启动精神刺激系统。

    一阵腹痛感突然传来,有那么一瞬间,常青好像看到了自己人生的走马灯。

    半功率启动也这么要命吗?

    幸好剧烈的疼痛只有一瞬间,之后转为了还在忍受范围内的疼痛,大约持续了半个时辰,常青的肚子才渐渐平息,但常青一把手放上去,还是会有阵阵的余痛传来,以此来证明歧路司义体管家的高效与实用。

    常青擦了把额头上的冷汗,命令道:检索,是否还缺少必要营养物质。

    歧路司义体管家:检索完毕,还缺少各类营养物质如下……

    不行,以东汉人的饮食习惯,想要义体管家再也不跳提示是不可能的,也为了自己的身体能健康成长,看来有必要让东汉人提前领略一下未来两千多年的中华美食了!

    常青虽然自己做饭不怎么样,但是在上辈子混帮派的时候,吃的多呀,只要不是太离谱的常规美食,常青基本都吃过,所谓照猫可以画虎,只要自己这超越当下两千年的“美食理论”和诸葛家的大厨能完美融合,那一定能做出让整个大汉都震惊的菜品来的!

    汉末特级厨师常青的厨艺之旅,马上就要启程了!

    才怪。

    第二天一早,来到厨房的常青就傻眼了,他翻遍了整个厨房,也没找到一口铁锅。

    是的,东汉还没有铁锅这种东西呢,铁做的烹饪器皿都很少,大部分还是陶器和青铜器,极少的一些铁质的餐具。

    常青仔仔细细地回忆了一下,从出生到现在,自己真的一次都没吃过炒菜呢,原来原因在这里。

    而另一个常青今天想要找到的重量级食材——豆腐,果不其然,也没有。

    说好的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呢?按理说距今已经有三百多年了,按理说早该普及了呀?

    豆腐可是常青设想中最容易制作和找到的可以大量摄入蛋白质的食品了,但谁能想到,豆腐其实不是刘安发明的,最起码要到唐朝末期甚至是宋朝时,豆腐才走向民间,被广大劳动人民所认可,目前来说,还差着好几百年呢。

    没有铁锅,没有豆腐,两个老师还在磨刀霍霍向常青,小常青的心态一下子变回了八岁,面对着茫茫无尽的书海和体能训练,常青默默下定了一个决心。

    一定,要把铁锅和豆腐搞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