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的商业
繁体版

第三十四章 刘备无战略的二十三年

    上一堂课,我们讲了战略是什么,下面我们举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让大家看一看,战略对一个组织的价值有多大。

    老师接着他上次讲的内容往下讲。

    “历史上有伟大成就的人都是战略家,我们耳熟能详的当属诸葛亮未出茅庐三分天下战略。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刘备表达了自己‘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志向之后,诸葛亮给出了‘三分天下’战略。刘备顿开茅塞,如拨云雾而睹青天。”

    “诸葛亮的三足鼎立战略,是在认清宏观形势,在清楚地知道谁自己真正的竞争对手之后,在深刻理解‘知彼知己’之后,确定的竞争谋略。‘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这是当时的宏观形势。这是什么形势?乱。‘不与曹操争锋、以东吴为援’,这是竞争策略。‘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在正确分析了两个主要竞争对手的实力后,首先确定无法与排在第一位的曹操和排在第二位的孙权竞争,然后定下联合孙权来制衡曹操,从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策略的可行性主要是排在第二位的孙权同样觉得自己一家是无法与曹操抗衡的,也需要帮手。孙刘联合不仅仅是刘备的愿望,也是孙权的愿望。”

    “占荆州、得西蜀以为根据地。‘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阜国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战略要点就是市场定位,这些地方是曹操、孙权势力未及之地,是‘市场空档’,因此是刘备的主攻之地。”

    “制定实现战略目标的策略,要进行优势和劣势分析、比较。‘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这是刘备目前具有的优势,汉室血统,出师有名,有‘品牌’号召力,‘有卖点’。‘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这是下一步工作安排和竞争策略,占地盘、稳边疆、提高核心竞争力。‘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帅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无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是对兴汉的设想,在建立根据地之后择机而动,对谁带队、选择哪个方向都做出了明确的谋划。”

    “诸葛亮的战略最后有什么结果呢?结果就是建立了蜀国,刘备当上了皇帝,三分天下有其一。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是公元184年,刘备三顾茅庐是公元207年,也就是说在请到诸葛亮之前,刘备打仗打了23年,干了23年,仍然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垄。诸葛亮的战略让他成为蜀国的皇帝。这就是战略的价值。”

    “刘备不可谓不仁义,关羽、张飞、赵云,不可谓没有本事,但就是没有成就。如果说关羽、张飞、赵云是管生产、做营销的强将,那不什么23年都白忙活了呢?为什么?这个问题者我们做公司董事、高管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你的身份决定了你的职责,你是职责是负责宏观问题的,是为公司指引方向的,而你却天天想做微观的事情,公司不迷失才怪了。方向迷失了,再努力都是徒劳。我之前的一个学员说过一句话,我认为很有代表性,他说:‘我们都曾经为错误的决策作出过更趋贡献,现在看我们成了公司的罪人。’”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宣传,一个小公司要战略干什么?这很有可能是有些人假借成功人士之名不怀好意的说法。公司没有战略就象没头的苍蝇,你愿意你就可以信他们说的,让你信的潜在根源,一是因为你是一个没有志向的公司领导者,二是你没有思辨能力,思维方式存在漏洞。不论公司大小,战略都要有,只不过战略设计的目标大小有别而已。那种无战略的想法,和有战略但执行不到位的,公司团队是不称职的。现在,很多公司的上层,重术轻道,重经营、轻战略,重管理、轻治理,善于做部门经理或者员工的工作,习惯与员工比高下,而不愿意或者不会制定战略。不会制定战略与战略无用是两种不同的认识,我们经常遇到的是战略无用论,而不是不会制定战略。认为战略无用就不去制定战略,而不会制定战略,其前提是可能认识到了战略的重要意义。”

    “我们在与公司接触过程中,经常发现很多公司可以说是没有战略,与老板谈话,他们对自己的公司如何做没有成型的、系统的、完整的想法,他们信奉‘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一遇到变化或者客户要求不知道自己该坚持什么,该舍弃什么。对于战略总想立竿见影,没有执行的耐心。为了迎合客户、政府、投资人的要求,随意变化自己的想法,这样做坏处很大:第一,总是半途而废。当员工正在按照老板的命令落实战略的过程中,公司的战略又变了,员工没有一件事能够完整地做完,不能形成完整的工作经验。公司的事情半途而废,员工都是半成品。第二,资源浪费。每一次战略的变化都是从一个方向走向另外一个方向,投入前一个方向的资源都可能成为公司的成本。第三,公司领导层失去威信。对于一个善变的领导层,时间一长员工会认为是一个骗子。第四,工作没效率。执行‘朝令’不如执行‘夕改’,对于‘朝令’,员工往往会等,看看是不是还有‘夕改’,造成公司工作没效率。第五,公司建立不起来竞争优势。落实战略的价值在于培养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建立公司的竞争优势。战略的经常变化和摇摆,无法实现战略的功能和价值。”

    “好了,今天的课我们就讲到这里。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由我来回答。”

    下面静悄悄,没有人有问题。

    在学校有两种学生几乎不提问题,一种是学习极好的,因为他们什么都会,无须问。一种是学习极不好的,因为他们什么都不会,不知道该问啥,不会问。

    清新世界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管,显然属于后者。